2_关于原始人

本书从“猿之末、人之初”开始,以原始人为背景,探讨“人为何物”。

以原始人为背景探讨“人为何物”有着特别的意义。人类诞生之前和人类早期的生存博弈,决定了人类的基因、人类的体形、人类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现代人是原始人的后代,今日是昨日的延续。

聚焦原始人对回答“人为何物”的意义,可以从时间概念上认识。人类历史的一大特点是,原始的昨日之长,与文明的今日之短,形成强烈对比:前者已有几百万年,后者才万年历史。昨日与今日之时间比例决定了,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特征来说,现代人都不过是刚刚穿上文明外衣的原始人。

聚焦原始人对回答“人为何物”的意义,还可以从“纯洁性”上认识。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创造了大量概念,制定了众多行为规范,来限定人可以是什么,不可以是什么。比如,法国人于18世纪创造了“文明”这个词,表示有文化,这个词很快风靡欧洲,又传遍世界。从这些概念出发,受其束缚,最终我们认识的,都是经过包装的人。跳出这些概念,回到原始人的自然状态,我们才能认识更真实的人,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进化问题。布罗代尔(2016),第34页。正因为如此,现代学者对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的研究一直都兴趣盎然,西方学者喜欢称此为史前史研究。近几十年来,史前史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本书系统介绍了原始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社会与精神世界,与已有关于史前史的文献相比,在目的和方法论上均有重要不同。

表1以过去部分重要研究成果为例,总结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也扼要解释本书与已有研究的异同。

表1 对原始人的一些重要研究研究方法

从表1可以看出,本书的研究目的和哲学家最为接近,但在研究方法上,有三点超越过去的哲学思维。一是得后发之利,更加充分和综合运用各专业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二是用模型讨论“人为何物”的问题,第一次实现了将这个重要哲学问题的讨论结构化和体系化,是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将以暴力为中心,建立起对人的完整认识。

从表1还可以看出,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从专业角度给原始人研究添砖加瓦,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认识人创造的社会和意识。服务于这个目的,本书不受专业限制,以原始社会为大背景,从跨界、跨时空综述与人类进化、人的属性和人类社会有关的问题,达到说明问题的效果。表1中列举的内容和其他已有研究成果,是本书的基础,书后面对它们有更多介绍和诸多借鉴。

在某种意义上,“人为何物”是世界上最容易回答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谁都能满怀信心说上几句。但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谁都不能简单将其讲透讲清。客观看,从科学家、哲学家到普通大众,大家对“人为何物”都有一些好的认识,也都不能全面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本书试图改变这种情况,在关于人的认识上取得一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