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宋徽宗为何“捉刀”

“捉刀”一词的本义是“持刀”。有一则典故说,魏王曹操以为自己貌丑不能够威震异邦,便叫崔琰假扮魏王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却持刀站立床头。后称代别人做文章为“捉刀”。此处借用其意,指徽宗命他人替自己作画。

宋徽宗,名赵佶,北宋皇帝、书画家。作为皇帝,他是个对内贪暴、对外懦弱无能的亡国之君,但作为艺术家,他却是杰出的。

在绘画艺术上,赵佶有所开拓,有所建树,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画以精工逼真著称,工花鸟,相传用生漆点鸟睛,尤为生动。据统计,赵佶存世画迹有二十余件,但这些作品中,究竟有多少出自赵佶的手笔,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

宋代的蔡绦、邓椿在他们各自的著作《铁围山丛谈》和《画鉴》中,均明确指出,赵佶的一些作品多出自画院画家的代笔。

现代一些学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传世赵画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考证,所得结论更加惊人:

现存的宋徽宗的绘画,百分之八九十是画院高手的代笔,只有《雪江归棹图》、《御鹰图》等少数作品尚无人提出异议。

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代绘画大师、年富力强的一国之君(徽宗18~43岁在位),为什么要在别人的作品上签上“宣和御制”、“宣和殿御制并书”或命人代为写上“御制御画并书”等字样?这真是一个费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