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敏感是种天赋Ⅲ:沟通篇
- (丹麦)伊尔斯·桑德
- 3010字
- 2021-06-03 16:37:29
Lesson3:为何会有愤怒情绪
一段关系之所以会出现嫌隙,通常都是愤怒所致。愤怒带给每个人的感受不一,轻者可能只是“我才不在乎呢”的感受,但重者很可能会勃然大怒,气到抓狂。
在受伤破损的关系中,双方或多或少都会有愤怒情绪,但是不见得每个人都会表达出来,有些人甚至会刻意忽略这种情绪,只因为从小就被教导“生气是不对的”。问题是,当人对某些事物感到生气却浑然不觉时,会造成看不见的伤害,最终就会以消极的方式表现出来。
消极的愤怒
一般人的愤怒情绪,经常会以下面这些消极方式表现出来:
·约会时迟到。
·不接电话。
·忽视对方的需求。
·拒绝眼神接触。
·不愿正面回应。
·不想理解对方,只想简短、冷漠回答了事。
·不回对方电话。
·不采取主动。
·忽视对方的存在。
·不论对方说什么,都沉默以对。
·拒绝联系。
上述要点不一定都是愤怒的消极表现,但是可能性很高。而且,你的烦躁和生气程度有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严重。假如你不确定自己感受到的情绪是否是愤怒,就应该把焦点转向脑中的念头,探究真正的情绪。
这些反应都和愤怒有关:
·他凭什么啊!
·我被耍了!
·这不公平!
·又不关我的事!
·他这样做很差劲!
·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只要留意自己的想法,你就有可能发现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情绪。在和他人接触时,“意识到自己生气了”是件很重要的事,这样愤怒的情绪才不会像个看不见的讨厌鬼藏在心里。要知道,无意识的烦躁或怒气很容易造成误解,甚至会无预期地摆你一道,让你在准备打开心房时跌大跤。
生气的真正原因
有时候愤怒只是伪装,在它背后通常藏着更脆弱的情感,如无助、渴望被爱或懊悔等。很多人都会表现出愤怒或生气,拒人于千里之外,因为这样就不会感受到对对方的需求。如果你愿意更深入地探索,留意心中感受,或许就会发现表面那股愤怒情绪已经消失无踪。如果你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懊悔和无助,通常就会找到新的突破口。
建议大家可以用“我希望”的句式来表达心中的无力感。比方说:
·我希望可以给你想要的……
·我希望可以还你一个愉快的童年……
·我希望自己可以早点发现这个问题……
·我希望可以从头再来……
·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假如你的感受是懊悔,也可运用相同句式,把“我希望”改成“我很抱歉”,例如“我很抱歉自己没办法做得更好”。在与人接触的时候,表达自身脆弱的效果会比单纯的愤怒更好。
愤怒是人们对抗不愉快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有时候,直接把怒气发泄在父母或伴侣身上会让事情变得比较简单,这样总比暂时没法过好日子而懊悔来得好。
人生有困境很正常。眼前的挑战可能看似难以征服,你甚至根本不希望它存在,只要跨越过去,你不仅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也会觉得自己成长许多,对自己更加满意。
困境使人成长,危机亦是成长的转机。多数人不敢面对人生给予的挑战,只是紧抓着“为什么会这样?”的懊恼,把怒气发泄在我们觉得该负责任的人(通常就是最亲近的人)身上。所以,当我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因为别人的某事而恼怒时,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挫败感。
错位的怒气
有时候,我们会把怒气出在无辜的人身上。好比在面对父母离婚,或在原本可以得到安全感和爱的家长身上受挫时,孩子很容易把生气的情绪转向他们潜意识认定有能力承受的对象,年纪大一点的青少年也是如此。那些从未对父母表达过怒气的青少年,很容易怀疑自己是否被爱,或担心爸妈无法处理他们的愤怒,从此分道扬镳。
另一个怒气错位的典型案例,就是当爸妈偏心时,被忽略的孩子把爸妈没有公平对待每个孩子的怨气,发泄在特别受宠的兄弟姐妹身上。简单来说,对兄弟姐妹或学校老师生气,感觉比直接对父母生气更安全。即便已经成年,多数人也还是想保留父母美好的形象。
在下面的案例中,你会看到斯文如何避免用批判眼光看待自己的父母。
我有好几年都过得不快乐,最后决定接受心理咨询。我和咨询师聊到童年,想起那时在学校发生的事:同学嘲弄我,老师却完全不管我们。时隔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自己没自信的原因,这让我整个人如释重负,决定停止咨询疗程,心里想着以后每件事都可以变得更好。
只是,心理咨询的效果没有持续太久。思考了几年,我决定继续咨询疗程。这段时间我变得更成熟了,也准备好更深入地挖掘内心。之前第一次咨询时,我完全不想讨论父母的事,我总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但这次,我认为或许有讨论的必要。当我开始描述妈妈是怎么忽视我,只顾自己,完全不管我时,羞愧和焦虑感突然涌上心头。我很努力地和这些感受对抗。这次的咨询很漫长,我也趁此机会重新回顾与母亲相关的痛苦记忆。虽然不舒服,但我感觉对自己很有帮助,也更了解自己。曾经,对老师的怨言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但现在这些事不再影响我了。
——斯文,61岁
大部分来找我心理咨询的客户,一开始会想先排除父母的责任,也就是希望问题不在父母身上。当然,如果你在过往事件中找到了引发问题的原因,只要这个发现能让你变得更好,就算和儿时的亲近照顾者无关也无妨。假如找不到,或许就表示你需要更深层地探索。
职场上也会出现怒气错位的情况。比如说,公司里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上司或经常激怒大家的经理,从没有人敢表达出对他的不满,这时候,你的挫折感就很容易转移到其他无辜的人身上,去抱怨某个同事,让他日子难过,把挫折感和怒气统统往他身上丢,这都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好。
一般来说,倒霉的承受怒气的同事,通常都是那些个性和善、不会张牙舞爪的人,大家都认为对他们发泄怒气是很安全的事。
不小心承接的怒气
当同学或同事和你分享自己被第三者恶劣对待的事时,你却对讲述人产生了愤怒情绪,通常是因为那个第三者恰好是你在意的人,如此一来,情况就会变得很尴尬了。为了避免让自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你可能需要选边站,要么跟着对第三者生气,要么就对跟你分享秘密的人生气。
在家也会有同样的情况,而且常常在当事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例如爸爸正在对某个人生气,而你心里也冒出了不知从何而来的怒气。你或许会觉得不高兴,像是对爸爸有股强大的烦躁感,却无法在第一时间就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留意是不是家中其他亲人惹怒了你,爸爸只是承接了你的怒气而已。即便愤怒的情绪并不明显,这种情况也会经常发生。人很容易在无意间被旁人的肢体语言影响,甚至会因为其他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信号而产生情绪波动。
在我父母的年代,多数的妈妈都没有机会,也不敢跟家人开口说想外出找工作。可以理解,这件事势必会让妈妈们心生挫折,孩子也会在这种不健康的情感氛围中成长。孩子们很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吸收了妈妈对爸爸的怨恨,失去了和父亲发展良好亲密关系的机会。
如果你觉得心里有股自己也不明白、不明来路的怒气,不妨静下心想想在过往的人生、人际中,是否曾对谁感到愤怒,才让你现在有这样的愤怒情绪。
练习
1.检查自己的生气程度。
2.你是否比自己以为的更生气?
3.你有生气的各种念头吗?
4.你是否表现出消极的愤怒?
5.假如你真的很生气,请想想:
● 这股怒气是针对正确的人吗?
● 这股怒气是否盖掉了其他感受?
● 有无可能你是承接别人的怒气?
● 有无可能是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无力?
6.练习用以下句型造句,表达无力感和懊悔:
● 我希望……
● 我很抱歉……
Lesson3 小结:留意抗拒、愤怒和烦躁的感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因为怒气而降至冰点,有时甚至会导致双方不再往来。你可以试着去了解自己生气的程度。
觉得愤怒时,我们通常会先往外(也就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请留意这种情绪是否是错位的怒气,或因为他人而来,又或是自己为了掩饰脆弱。相信这么做一定会给你带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