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长袖善舞
- 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
- 荀川
- 2207字
- 2021-10-28 00:30:03
在医院了解了一下情况,李墨林让护士找了一个护工过来照顾张太祥和苗顺发,自己和刘志坚则陪着刘科和杨建业去外面吃饭。
实际上苗顺发和张太祥还没到需要护工的地步,只是李墨林不放心才请的,反正请护工一天也就两块钱,对李墨林来说,两块钱还买不到饭桌上的一瓶酒。
这钱花得李墨林不心疼,却让张太祥和苗顺发心里暖暖的。
李墨林没去国营饭店,那边的菜品少,带着刘科等人去了周青的饭店。
不能做批发,周青就把自己的精力全放在饭店上了,几乎天天在这守着。
“墨林老弟,快进来坐!唉……刘队长也来了?”周青认识刘志坚。
像刘志坚这样的人,周青可不敢得罪。
李墨林给周青稍微介绍了一下:“老周,这位是市里的刘领导,这位是报社的杨社长。你给我们安排一个包间,然后给我们上一些下酒菜。”
一听是市里的领导,周青被吓了一跳,赶紧殷勤地打招呼,然后领着一行人去包间,也不用问点什么菜,只是问了一下大家口味,然后忙着去安排。
酒菜还没上,李墨林发了一圈烟,大家只是闲聊。
等了不到二十分钟,八菜一汤已经上桌。
最后,周青亲自拿了两瓶三十六块一瓶的五粮液进来:“各位领导,菜已经上齐了,如果不够,随时可以叫我加菜。今天各位领导能来我这小店,让我这蓬荜生辉,我敬大家一杯。”
说话的时候,周青已经轮着给所有人满上酒,自己也倒了一杯。
周青口将酒喝了:“各位领导随意!”
这杯子都是小杯,一满杯也就几钱,众人皆是一口喝完。
周青见大家都喝了,心里高兴,虽然大家会来这,能给他这个面子,主要是因为李墨林,但这也算是混了个一面之缘,只要见过了,总能客气上两句的。
“那我就不打扰各位领导谈事了,有事随时叫我。”周青说完,立刻退了出去。
刘科看了看门口,开玩笑说道:“刚进来的时候看了一下大厅,这饭店的服务态度还是很不错的呀!”
现在的国营饭店服务态度很差,里面的工作人员一个个跟老大爷似的。
就这年头,有一些国营饭店甚至会在大厅内拉上横幅“不得无故殴打、辱骂顾客”。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有一些国营饭店的工作人员看你不爽了,真打你!
普通人挨打了还没地方诉苦,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李墨林笑了笑,说道:“老刘,私人饭店跟国营饭店可不一样,国营饭店不管盈亏,都有国家兜底,对于私人饭店来说,顾客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不好好招待着,可是做不长久的。”
杨建业对这方面比较了解,开口说道:“个体户的服务意识通常都要比国营单位的要强,不管是商店、理发店、餐厅,从服务意识这一块来说,个体户几乎全面胜出。”
“但也有弊端,很多人态度好,但以次充好,经常骗人,我们做了很多采访,有不少市民都上过当。”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是很客观的问题,有很多小商贩没有店铺,会弄一些普通人分辨不出来的东西高价售卖,现在的人对各种骗术不了解,所以经常有人上当。
李墨林说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不是依靠个人自觉就能解决的,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然后坚定落实,国家起到一个监管的作用,不过这个过程比较长,可能要十年,甚至二十年。”
杨建业惊讶的看着李墨林:“想不到李老板对这方面还挺有研究!”
李墨林摆摆手:“我这算不上什么研究,就是瞎说的。”
“李老板客气了,我也见过不少个体户的老板,你是我见过最有见地的。”杨建业由衷的说道。
现在的个体户几乎都没有什么文化,一百位个体户,其中只会算数不识字的文盲要占到二十人,这些大多都是挑担子走街串巷;小学文化大概有五十人左右;初中文化大概二十九个;剩下一个是高中及以上文化。
就这文化水平,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高深见解?
至于那些大学文凭,辞掉公务员创业的大佬,大多都是1984年以后才开始,在1984年以前也有,比如后来的饲料大王,但这只是极个别。
一阵闲聊后,大家也都多了几分熟悉,尤其是李墨林跟杨建业,聊得很来。
见交情攀得差不多,刘科说道:“杨社长、墨林,咱们还是说说案子的事,怎么样?”
“行!”李墨林答应,目光却看向了杨建业。
杨建业轻轻叹息一声,说道:“老刘、李老板,这个事,我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但这个案子有点大,影响也比较恶劣,可能会被当典型抓,市里领导都知道,甚至省里都有可能会知道。省报如果得到消息报道了,我们市报不报道的话,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站在杨建业的角度,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好在李墨林早有计划:“杨社长,这个事情我们也不让你太为难,你压两天先不报道,我明天就去市里找吴领导说,只要他点头,这个事就没问题。”
杨建业也非常痛快:“只要无领导点头,我完全没有意见。”
“有杨社长这话我就放心了。”李墨林笑呵呵说道:“杨社长,咱们也算是一见如故,有机会我们多聚聚,吃吃饭喝喝茶。”
杨建业是市报社的社长,跟省里同圈子的人肯定也认识,如果他想要捣乱,很容易就能把这些事捅出去。
这个事捅出去不细查还好,真要细查,李墨林怕瞒不住,所以能压住最好就压着,不要搞得人尽皆知。
杨建业能做到报社的社长,肯定是有一定文学素养的,现在都是传统文学。
搞传统文学的人,很多人都喜欢玩一点看着高雅的东西,比如自己写写诗词、文章,喝点茶讨论一下文学等等。
杨建业还真就喜欢这样的调调:“李老板也喜欢品茶?”
李墨林笑着摆手:“我这就是半吊子,当当听众,跟杨社长学学还行,让我说个子丑寅卯出来,恐怕是不行的。”
杨建业心里颇有些得意:“咱们都是讨论学习嘛!”
李墨林不轻不重的拍着马屁:“那就明天,我去市里,我请杨社长喝茶,跟杨社长学习学习。”
“不敢当,咱们互相学习。”杨建业满脸笑容说道。
李墨林搞定杨建业,刘志坚则在一旁陪着刘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