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到一百岁的秘诀

一九六二年春天,我在美国哈佛大学参加了七十三岁的保罗·利希教授的终讲。随后,他被返聘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合同为期五年,直到他七十八岁合同才终止。

二十三年后,我在延世大学讲了最后一次课。考虑到晚辈们的未来发展,觉得还是以一名大学教授的身份讲课比较好,因此我决定这次终讲采用大学里正规讲课的形式。我现在把精力放在社会教育上,有时也到大学里进行特别授课。我还在为包括读书运动在内的市民社会团体做志愿服务,但我的经验是,个人举办的自由活动效果会更好。

退休后,我写了几本哲学著作,做了比在职时更系统的讲义,做了更多次演讲。我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年过七旬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觉得自己并没有在精神上衰老。我想带着这种精神上的渴望,努力工作到九十岁。是我的这种思想成就了事业,而事业也继续让我精神矍铄。

就这样,到了九十岁时,我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曾经一起共事的金泰吉教授和安秉煜教授相继离开人世。我觉得即将轮到自己了,一阵空虚感袭来。我觉得自己精神面貌上没有发生变化,即使不再具有创造力,但依然精神抖擞,只是身体条件跟不上了。当时得到的人生教训是:无论是谁,只要努力,在六十岁到七十岁时,都能在精神上成长、成熟,并且利用在这期间的积累,直到九十岁依然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来自我的人生体验和自信。

如今我已迈进一百岁的门槛,感觉孤零零的。从现在开始,我要继续坚持好好照顾自己。虽然不知道在精神方面和工作方面会如何,但身体上的衰老仍在继续。我感觉精神与肉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了。我认为自己还可以继续成长。我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想给晚辈和其他人一些示范和帮助的意愿并没有减退。

说得好听一点儿,我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倾注心血,这种努力一直引领着我活到了一百岁。我一生中工作最繁忙的时期,是从四十岁到六十多岁,以及从九十七岁到一百岁。再往后,我想继续像现在一样活着,继续做事。

正如歌曲《你老过吗,我年轻过》唱的那样:“你活到一百岁了吗?我已经历过一百岁了。”人到三十岁之前是接受了完整的教育的。六十岁到九十岁,是学以致用、报效社会的宝贵时期。我相信人人都是这么活过来的。

“拥有”是为了给予,

而不是为了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