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到底意难平

从“社会人”的角度讲薛宝钗是个完人,从自然人的角度讲薛宝钗是个奇葩一样的存在。

社会人要遵从约定俗成的规范,比如致力于仕途经济就是上进,要八面玲珑、喜怒不形于色等等、等等。圣人云父为子纲,贾政见到宝玉就连骂畜生,连自己都骂了还以为在教训儿子。宝钗认同当时主流的价值观。不仅自己认同还对黛玉宣讲看杂书会“移了性情”,所谓移了的性情不过是发现真实的人性而已。黛玉感激她,是感激她肯对自己说指点的话,不表示黛玉同意她的观点。

不爱花儿、粉儿,不喜装饰,只是宝钗要给别人的印象,她指点莺儿给宝玉的玉打络子配色头头是道,她并非不爱美,而是自觉自愿压抑自己的天性,她从不任性。

薛宝钗压抑天性始于丧父。哥哥不成器,家族兴败的担子压在她的肩上,看似安享尊荣的生活,实际每一刻都在寻找救命稻草。林黛玉初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怕的是别人笑话,薛宝钗的小心更甚于黛玉。“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入宫和维护贾府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都是为挽救薛家这条沉了大半的船。

人们总因为最后嫁给宝玉这个结局忽略了薛宝钗的努力过程,很少看到她苦心积虑的奋斗史。宝玉挨打,听到袭人说是因为哥哥薛蟠的缘故,薛宝钗一反平日的冷静跑回去跟薛蟠闹,是她面对自己千辛万苦的努力即将付之东流的绝望,那是她唯一一次崩溃。第二天她草草梳洗,又跟着薛姨妈去看宝玉。贾母的夸奖像一颗糖,是对她从前的肯定,对她是个不小的安慰。

忽略高鹗后四十回的乱判,只看前八十回,黛玉不是体弱夭折,薛宝钗是没有机会当上宝二奶奶的。当上了又怎么样呢?贾府大厦倾颓,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钗的愿望都落了空。

黛玉尚有宝玉这个知己,薛宝钗薄命比黛玉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