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撤走了,齐灵公终于长长舒出一口气。一个多月来的高度紧张,此时一下子轻松,这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齐灵公就感到身体不适了。
身体不适,首先是精神状态上的不适。往往这个时候,就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
齐灵公的女人,首先当然是齐国夫人颜懿姬,这是一位鲁国公主。但可惜的是,她没有为齐灵公生下儿子。
不过还好,当时颜懿姬陪嫁过来还有一个媵女。
媵,原本指随嫁的人或物,男女都可以作媵。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媵女往往指陪嫁出去的女子。
当然,不是随便哪个女子都可以有资格成为媵女的。一般主人出嫁,作媵的是贴身婢女或一生相伴的比较近亲的好姐妹,如一母同胞的妹妹,也可以由同姓盟国赠送。
这习俗在后世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中是普遍流传的,所以有一首叫《达坂城的姑娘》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
在春秋时期,一国公主出嫁后随嫁的媵人,如果得到宠幸,往往也是可以封为妃子的。
如果放在齐桓公时代,其地位就是如夫人,而不仅仅是侍寝的侍女这样的身份。
颜懿姬的媵女正是她的侄女鬷声姬,颜懿姬自己不会生育,但作为媵女的鬷声姬却为齐灵公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公子光,齐灵公的庶长子。
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齐灵公就立了庶长子公子光为世子。
除了颜懿姬、鬷声姬这两位来自鲁国的女人外,齐灵公还有其他几个女人。史料留名的有两个,一个叫仲子,一个叫戎子。
仲子来自宋国,而戎子则是戎族女子。
仲子为齐灵公生了一个儿子,即公子牙,而戎子则没有生育。在所有的女人中,齐灵公最宠爱的却是来自戎族部落的戎子。
仲子是一个贤惠的女子,她见戎子受宠,为给儿子求一个安稳的将来,就将公子牙过继给不会生育的戎子抚养。
戎子当然非常高兴,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有孩子呢?所以戎子一直对公子牙非常疼爱。
所谓母以子为贵,戎子受宠,她向齐灵公吹枕边风的机会要远远多于齐灵公的其他女人。
所以,齐灵公得到的信息以及自己对公子牙的印象,就是公子牙是多么乖巧多么贤德多么用功读书等等。
对戎子来说,如果有机会让公子牙取代世子光成为齐国世子,然后再登上君位,那自己以后便是齐国太后,这多么风光。
但世子光已经于十多年前便被立为了世子,而且得到了群臣的认可。
到后来,代表齐国在国际会议上、联合国行动中露脸的,也往往是世子光。
而公子牙呢,从小到大,只知道猫在后宫,齐国各公卿大夫很多甚至都不认识他。公子牙唯一的资本,就是得到了两位母亲的欢心和父亲的好感而已。
但戎子一点也不担心。只要功夫深,不怕铁棒磨不成针。只要努力,机会一定会有的。
戎子一直在等待着机会,现在,机会出现了!
齐灵公在临淄被联军重重围困下吓坏了,甚至居然想抛弃齐国臣民自己一个人逃命,结果被世子光等群臣拦下。
前面说过,世子光最后用剑砍断了齐灵公座驾的马鞅,才迫使齐灵公不得不回宫。
齐灵公在群臣面前大大丢脸,回到宫里,阴沉着脸。
戎子见国君脸色不对,忙过来服侍,吩咐左右赶快端茶送水。
齐灵公黑着脸,咬牙切齿道:“这个逆子,寡人迟早要杀了他。”
戎子忙惊问何事,齐灵公气不打一处,恨声说道:“居然敢在寡人面前拔剑,坏寡人大事!”
然后,将世子光如何无礼自己的事对戎子讲了一通。
戎子好生一阵安慰,总算把齐灵公的火气给压了下去。
过了不久,联军撤退。正如公子光以及群臣所分析的那样,晋国根本没有想要灭亡了齐国的意思。
但齐灵公在危难之际,居然做出抛家弃国的举动,这令齐灵公实在难以面对齐国群臣。
齐灵公很郁闷,也很后悔,但更痛恨世子光:如果当初寡人到了邮棠,你小子按照寡人的要求将都城守住即可。那寡人这些糗事又有谁在意呢?
现在搞得寡人下不来台,寡人这脸丢大发了。
戎子一直关注着这些天齐灵公的举动,她很确定,世子光已经成了国君的眼中钉肉中刺!此时正是另立世子的好机会。
于是,戎子吹了一股阴冷的枕边风:既然世子不孝,何不另立世子?
齐灵公本倒没想着这一出,听戎子这么一说,顿时眼前一亮:对啊,废了世子光,另立公子牙为世子,那公子牙岂不是全听自己的?
齐灵公捏了一把戎子的粉脸,柔声道:“那就依爱妃所言,寡人立即召重臣商议此事。”
戎子听得心花怒放,喜滋滋跑去找仲子:“姐姐,大喜事啊,国君准备废了公子光的世子之位,立牙儿为世子了。”
谁料仲子一听此言,大惊失色。问了情由,忍不住责备戎子:“妹妹怎么可干涉国政大事,废立世子,举国震动,岂可儿戏?稍有不慎,那是害人害己之大祸啊。”
仲子也不待戎子再说什么,急匆匆求见齐灵公。
仲子对齐灵公道:“妾惊闻国君欲行废立之事,虽后宫干政实乃大罪,仍诚惶诚恐冒大韪以劝国君。
自立储以来,世子行为举止,无有不当。文采武略,实乃众公子之典范。
更兼十数年来,世子屡屡代表齐国参与盟会,与各国诸侯相交,受诸侯认同。
若世子无过而突然被废,一则有专擅且鄙视诸侯之嫌,认为齐国专擅,不尊礼制。
二则有遭诸侯怀疑之据,认为齐国有乱,欲图不轨乘机侵伐齐国。国已遭难,恐难再承受诸侯讨伐。
妾虽不才,犹知废立世子乃国之大事,当慎之又慎。齐国早有世子,且符合纲常礼制,若废长立幼,恐朝野不安,人心不稳,远端生祸,国君必将悔之啊。”
这一番话,出自一女子之口,难能可贵!这位叫仲子的齐国夫人,是齐国历史上可以被史料以褒扬语气记录的少数夫人之一。
我们回过头看看,至少到齐灵公这一代为止,有哪个齐国夫人或者齐国太后是有好名声的?
但是齐灵公听得进吗?他冷冷道:“立谁为世子,那是寡人的事,由寡人说了算。”
然后再也不理会仲子的苦苦相劝,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