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派唢呐经典作品与演奏指导
- 吴安明编著
- 540字
- 2024-11-02 08:48:41
上篇 皖派唢呐演奏知识
一、唢呐的起源与发展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手笛”,大唢呐又称“海笛”。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言的音译。唢呐大约于公元3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上已有唢呐吹奏形象。在金、元时期,唢呐传到我国中原地区。明朝的王磐(约1470—1530)被称为“南曲之冠”,他的代表作《朝天子·咏喇叭》则是对唢呐最好的描述。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被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到了近现代,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民乐队合奏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提高、创新及吸收西方管乐的演奏技巧,唢呐的表现力得到了丰富提高。唢呐现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