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
黄茶的特点
黄茶和绿茶不同,黄茶没有绿茶那么青翠的色泽,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无一道“闷黄”的工序,但是在香气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黄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如今的黄茶多产自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茶区。可惜,从市面产品来看,大部分黄茶已出现“绿茶化”的倾向。
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之分
黄茶根据采摘茶青的不同又分为三个子类: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是采摘细嫩的单芽或一芽一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幼芽色黄而多白毫,故名黄芽,香味鲜醇;代表品种有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黄小茶是采摘细嫩芽叶,多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加工而成,其品质不及黄芽茶,但明显优于黄大茶;代表茶品有远安鹿苑、平阳黄汤等。黄大茶要求大枝大杆,鲜叶采摘的标准为一芽四五叶,一般长度为10~13厘米,成茶比较粗老,但是滋味也最浓郁;代表茶品有霍山黄大茶等。
黄茶暖养肠胃促消化
黄茶的市场定位比较尴尬,说鲜美不如绿茶,说醇和不如乌龙、普洱,说香气不如红茶,说清爽不如白茶,故而黄茶的市场一直在萎缩,甚至以前著名的黄茶如霍山黄芽、沩山毛尖都已经改制为绿茶。可是黄茶的存在还是很有意义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茶叶采用闷黄工艺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闷黄的意思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十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氧化,形成黄色。这个过程里产生大量的消化酶,不仅减轻茶叶的寒性,而且饮用后,对肠胃的调养非常有益。坚持适量饮用黄茶有助于预防消化道疾病,也可以缓解现代人不爱运动造成身体脂肪堆积的情况,对于防治食道的病变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