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冰:大国工匠泽被后世

李冰(约公元前3世纪)

战国时代卓越的水利工程专家。秦昭王后期(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蜀郡太守。主持设计和兴建都江堰,凿离堆,凿溷崖(今夹江境内),治洛水(今什邡境内),导文井江(今邛崃境内),开广都盐井等全蜀重大工程。

江水初荡漾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文明无一例外发源于水。

这样的水也曾以岷江的名义流淌过巴蜀大地。

水诞生了文明,同时又在毁灭文明。人们对水又爱又恨,亦欢亦悲。岷江就是这样一条变幻无常、神鬼莫测的河流。早在秦代,岷江就被列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之一。它孕育成都平原,衍生江源文明,堪称我们的母亲河,但它同时又泛滥成灾,旱涝无常,冲毁庄稼,卷走牛羊。岷江两岸的人民上午还在载歌载舞,欢庆丰收;下午可能就要抱头痛哭,因为丰收的五谷或许已然颗粒无归。

因此,唐代诗人岑参在《石犀》一诗中写道:“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

从岑参的诗中,我们不难想象几千年前沿岷江而居的蜀人的生活状况。而事实上,现实比诗歌更糟糕。所以,历代治蜀者都明白,治蜀必先治水。

尽管大禹和蚕丛、柏灌、鱼凫、望帝、丛帝等古蜀王为岷江治理殚精竭虑,但因为客观原因,岷江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治理,蜀人依然时常过着“几为鱼鳖”的悲惨生活。不过,古代治水者们的艰辛付出,却为都江堰的修建提供了坚实的精神、物质与技术准备。

此刻,时代呼唤着一个大禹似的治水英雄出现。

得蜀则得楚

正如长城的修建不是为了参观游览,都江堰的修建,最初也不是为了四川盆地的农田灌溉。

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战争。

时值战国末年,社会板荡之际,秦惠文王给他的大将司马错一个重要使命,亲率大军,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此前,大夫张仪和大将司马错还在朝廷上有过一次激烈的辩论。主张连横策略的张仪认为,蜀国不过是与戎狄为邻的西僻小国,攻蜀价值不大,他主张伐韩亲魏善楚,下三川(河、洛、伊)兵临周城,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司马错恰恰与他意见相反,站在作战地图前,深具政治眼光和军事眼光的他,慎重而坚定地对秦惠文王说:“其(蜀)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以势如破竹之势,将巴国与蜀国纳入了秦的版图,改置为巴郡、蜀郡。于是,秦国把以楚国等为主要兼并对象的统一全国的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战争需要储备大量的物资作保障,为此,非常重视生产的丞相范雎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成都平原。在人们尚不能完全认知地理的时代,岷江一直被认为是长江的主流,楚国位于长江中游,因此,位于长江上游的巴蜀,既是秦国的战略后方,又是顺江而下灭楚,进而统一天下的战略前哨。

范雎将发展蜀郡的经济提上了重要日程。但是,该向秦昭王推荐谁做蜀郡的太守呢?范雎陷入了沉思。

此刻,蜀郡期待一位德才兼备的治水官员出现。

冰从何处来

公元前276年。

这个人来了,他的面目有些模糊,他的身世有些渺茫。

他就是李冰!

关于李冰,历史文献中记载很少,语焉不详,因为那毕竟是一个遥远的年代。他究竟生于何时何地,属秦人、晋人、蜀人,还是氐羌人,是否凿过离堆、导过江流,都是学者们曾经怀疑的,甚至有人怀疑是否确有李冰其人。

现存典籍中关于李冰的事迹,最早见于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河渠志》,书中记载:“蜀守冰,凿离堆……”司马迁著史严谨,惜墨如金,他介绍的李冰,因为言语太简,只有官衔和名,没有姓,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班固著《汉书·沟洫志》时,在“冰”字前加上了“李”,这个足以辉耀千古的治水者才有了完整的姓名。

晋代江原(今崇州)人常璩在完成《华阳国志·蜀志》时,比较详尽地记述了李冰在蜀治水的事迹,为我们勾画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的事迹。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里也有记述,而且,许多典籍中还说李冰曾与战国时代的鬼谷子为友,知天文地理,察水情,还留下了三石人镇水,兼做水位测量准则。

1974年3月3日,事情发生了转折。在都江堰内江河床安澜索桥段下,人们从4.5米深的地下出土一尊完整的石像,引起了整个水利界、文化界和考古界的轰动。石像高2.9米,肩宽0.96米,厚0.46米,重约4.5吨,造型简洁朴素,神态从容,平视而立,眼角和唇边微露笑容,身着秦冠服,手置胸前。两袖和衣襟上,有浅刻隶书题记三行,共计三十八字,字迹清晰,字内朱砂犹存。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袖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右袖为“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水万世焉”。

至此,关于都江堰的创建者是李冰已为确论,但是关于李冰是哪里人却又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李冰是秦国人,依据来源于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之记载;有学者认为李冰是蜀人,依据是《蜀王本纪》之记载;有学者认为李冰是巴人,依据是清代陈怀仁《川主三神合传》之记载;还有人认为李冰是逃亡犯人,依据还是《蜀王本纪》之记载。其实,李冰是哪里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四川留下了一座灌溉了两千多年且至今仍在发挥效益的都江堰!

在都江堰,有许多关于李冰伏龙的传说。

其实,传说往往来源于生活。因为在那个认知有限的年代,岷江就是人们眼里一条喜怒无常、难以降伏的“恶龙”。

秦昭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76年,深思熟虑后的秦昭王在他的书房内拟了一道任命的诏书。这是一道任命李冰担任蜀郡太守的诏书,从此,一个关心民众的官员,有了一份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权力,对李冰、对国家、对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幸事。大约就在李冰到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74年,他开始着手修建都江堰。岷江出山口那片平坦的区域,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修建者多达十万人,李冰则以蜀郡太守和大国工匠的双重身份成为这项工程的总设计师。

经过数次或溯江而上,顺流而下的认真勘测,李冰决定,不修建水坝,修建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来构成都江堰的渠首工程,三大工程顺应自然,首尾呼应,实现了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互为一体,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而密如蛛网的沟渠则是蜀郡农业生生不息的经络与血脉。

李冰和当时的水利工作者们是非常有智慧的,两千多年前,他们就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使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也依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仍惠及后人的一项古代大型生态工程。它开创了中国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文明划时代的杰作。

妙手筑杰作

人们忍不住要问:为何一座用凿子、榔头、长锸修建的水利工程,一座用石、土、竹、木铸就的水利工程,在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之后,依然能长盛不衰、功效日巨呢?

智慧的李冰,把都江堰工程的修建之处,选择在岷江的弯道上,利用弯道的水流规律,把江水引入都江堰渠首。因为都江堰的海拔为七百三十米,而成都平原周边海拔在四百三十米左右,形成了3‰-6‰的坡降。成都平原从岷江的出山口起,就像一把扇子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徐徐展开,都江堰恰巧处于制高点的柄端,西北面的绵竹市、彭州市,东南面的成都市、金堂县、大邑县、新津县、仁寿县、简阳市、中江县、三台县,地势顺势而下。渠首高,灌区低,这就使广阔的川西平原及其附近浅丘地区得以实现自流灌溉。

李冰就像一位长者,他站在都江堰边,抚摸着江水,梳理着江水,指挥着江水,告诉它们:“你走这边,它走那边。”

岷江水顺着弯道流下来,水面自然变宽,水速减缓,于是鱼嘴分水堤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川西平原,成为成都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内江下段即为府南河,流经成都并汇入长江;外江泄洪排沙,与青衣江、大渡河汇合后,亦流入长江。依据四六分水原则,平时六成江水流入内江,保证成都平原的航运灌溉;夏季洪水到来之时,则利用弯道水流运动规律,将六成以上的江水泄入外江主流,只有四成水流入内江,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涝之灾。同时,内江最终入口宝瓶口,如同约束江水的瓶颈,以它永恒不变的宽度,牢牢地控制住入水量,使多余的江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转而从飞沙堰溢入外江。如果水量仍然过多,宝瓶口边的溢洪道将对内江水流再次分流,以确保成都平原安全。

不仅如此,全世界水利工程都为之困扰的泥沙排放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得到了最为精妙的处理——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运动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因此,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流流向了外江,分沙之后,仍有部分泥沙流入内江,这时,弯道又利用江水直冲水底崖壁而产生的漩流冲力,再度将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沙堰排走,洪水越大,沙石的排除率越高,最高时竟可达百分之九十八。而且,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所采用的“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湾截角”等治水经验和“杩槎”“竹笼”“干砌卵石”“羊圈”等独特的工程技术沿用至今,并被广泛运用于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防洪抢险之中。

天府从此名

都江堰建成后,泽被三郡,溉田八十余万亩,让原本水旱无常的巴蜀大地出现“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丰收盛景。据《史记·河渠志》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享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从此以后,蜀地经济空前繁荣,人们丰衣足食,盆地之内犹如天之府库,物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四川因此而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

此时,已是战国晚期。秦国因为有了蜀郡这样一个富庶的战略后方,国力与日俱增,成为当时中国疆土上最强大的王国。公元前223年,秦军击败楚军,俘虏楚王负刍,攻占楚国全境,在楚地设置楚郡,并在两年后统一了六国。

正是因为有了蜀郡做后盾,秦国才能在七国之战中“操纵予夺,无不如意,于是灭六国而统一天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王朝。

有史料记载,战争结束时,秦国骄傲的君臣们不得不承认,没有蜀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援,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至少要延迟近百年,这将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而蜀郡的后援,真正的幕后依仗,正是都江堰。

在随后的岁月里,都江堰凭着它对蜀地无私的灌溉,使成都成为富庶的天府之国,不仅养育了众多的巴蜀儿女,而且还曾多次赈济全国性灾荒,仅汉代就有三次。纵观中国两千多年历史,这样的庇护与濡养从没间断过。进入20世纪,因都江堰而造就的天府之国四川,对多灾多难的中国给予了更大的支持。抗战时期,蒋介石曾经说过:“只要能够坚守四川,守住西南,哪怕丢失了关内的十五个省,也一样能够打败日本。”四川因此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而四川的富庶与稳定是都江堰所奠定的。

抗战胜利后,《新晚报》曾经发表了社论《莫忘四川》,文章写道:

四川对于抗战的贡献是特殊的,抗战期中,四川不仅成为中枢政府所在,容纳了所有全国性的行政机关,养活了不愿做奴隶的官民,就支持抗战一事而论,征兵征粮,以四川的负担最重,出钱出力,又总是率先倡导。假如没有四川,我们就不能想象抗战何以能支持如此之久……

万世资灌溉

都江堰对天府之国的灌溉与滋养不仅体现在水利方面。

都江堰作为天府之源,不仅造就了天府之国,而且孕育了巴蜀文明,同时它不断地丰富着天府文化。余秋雨说:“都江堰是解读中华文明的钥匙。”清流千里的都江堰不仅是成都城市发展的摇篮,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而且还是长江上游文明的原动力。如果缺少了都江堰这个长江文明的原动力,巴蜀文明和长江文明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辉煌灿烂,中华文明也会因缺乏长江文明的重要支撑而黯然失色。

都江堰催生了道教。除了地理与思想上的因素之外,都江堰造就的天府之国的富庶为入教者需交五斗米,提供了物质保障。都江堰的创建直接促成了道教在四川的产生,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实际上就是清流千里的都江堰两千多年来对中国政治、经济、哲学、科技、文化和民俗的灌溉与滋养。

都江堰灌溉了文化。它造就了无数影响神州的文化精英。在都江堰的滋养与泽被下,都江堰灌区在每个时代都会孕育一批震惊宇内、影响时代的文化精英,比如汉之司马相如、扬雄,晋之常璩,唐之陈子昂、李白,宋之苏洵、苏轼、苏辙,明之杨升庵,清之李调元,近现代之谢无量、郭沫若、巴金、李劼人等。这些喝着都江堰水长大的文化巨擘,永远辉耀华夏文化的星空。

都江堰滋养了思想。它影响着中国思想潮流。从古至今,都江堰所灌溉的四川孕育了蜀地人民乐观、奋进、包容的性格。仅仅以20世纪为例,这一时期全国风起云涌的保路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出川抗战等各种时代巨变以及思想革故鼎新的浪潮中,四川人总是不甘人后,贡献杰出,可歌可泣。

千秋奉川主

除了修建都江堰之外,李冰还在岷江正流上主持修建了一条人工河道——羊马河,在南安(今四川乐山境内)与僰道(今四川宜宾境内)两地开过雷垣、盐溉、兵阑诸山岩河滩,兴建文井江、白木河、洛水、绵水等江河堤防,并引水灌田。

李冰任蜀守期间,对蜀地其他经济建设也做出了贡献。李冰“识察水脉,穿广都(今成都双流)盐井诸陂地,蜀地于是盛有养生之饶”。在此之前,川盐开采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李冰治蜀时期,当地人发明了凿井汲卤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这也是中国史籍所载最早的凿井煮盐的记录。李冰还在成都修了七座桥,据《华阳国志·卷三》载:“直西门郫江中曰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下石犀所潜渊中也;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西上曰夷里桥,上(亦)曰笮桥;桥从冲治桥西出北折曰长升桥;郫江上西有永平桥。”

大约公元前235年,李冰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时,因过度劳累,病逝于此,葬于洛水之旁的章山之上。

因为李冰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历代都有大规模的祭祀李冰的活动。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载:“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穿成都两江,造兴田万顷以上,始皇始得以利并天下,立其祠也。”从汉代开始人们对李冰进行敕封,汉高祖刘邦封李冰为“昭应公”,后汉又加封为“大安王”,蜀汉刘备又改封为“应圣灵显王”。又据《新唐书》和《太平寰宇记》记载,南朝齐建武年间(494年—498年)益州刺史刘季连将原渠首处的望帝祠迁至郫县,重建为今天的望丛祠,并在渠首望帝祠的庙基上修建专门祭祀李冰的崇德庙(今二王庙)。

祭祀李冰从唐代开始从民间活动升格为国家行为。在成都、什邡等地掀起了修庙宇祭祀李冰的热潮。唐朝皇帝专门敕封李冰为“神勇大将军”“司空相国”“赤城王”“济顺王”,并规定将祭祀李冰纳入官方的正式祭祀范围,每年春秋两季采用少牢之礼隆重祭祀李冰,祭品规格是两牲,即用羊和猪搭配上其他物品,由地方官员主持祭祀。而在民间,人们则以设斗牛戏等方式祭祀李冰。

李冰在宋代受到了空前的礼遇,被追加了“灵应公”“广济王”“英惠王”等封号,同时在崇德庙设置监庙官,并规定祭祀李冰排在与祭祀五岳同一级别。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官方正式将清明节定为放水节,初定每年祭祀一次,后改为每年春秋祭祀两次,同时开展了相关的商业活动,比如在节日期间集中出售各种商品,这已经具有“物资交易会”的雏形。

元代追封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重新把李冰从神归位到人间治水英雄的位置上来,把眼光重新瞄向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与共的都江堰水利设施上,同时重视每岁对李冰的祭祀。据《元史·文宗纪》载,元朝时的祭祀规格为:“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一、簋二、簠二、笾四、豆四、尊一、爵三、炉一、镫二。”

明代沿袭元代祭祀李冰的旧典,同样在春秋两季,由官员和在四川巡视的中央大员亲自到都江堰所在地灌县,对李冰进行隆重祭祀。为了迎接这些大员到灌县祭祀李冰,灌县还专门建有供官员休息的驿馆,久而久之,因驿馆主要接待朝廷大官,这条街道就被称为“大官(观)街”了。同时李冰父子的影响在民间不断扩大,明代掀起了一个民间祭祀李冰的高潮。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由四川省府出资重修崇德庙,使崇德庙的规模扩大到有正殿五间、寝殿三间、祀堂十二间、廊房二十八间的规模。这一时期,也掀起了兴建川主庙的高潮,夹江、简阳、犍为、长寿、江津、乐山、名山、什邡、内江、大邑、新都,甚至少数民族地区都纷纷修建了川主庙纪念李冰。

到了清代,多位皇帝先后为李冰加封了“敷泽兴济通佑王”“通佑显英王”“通佑显惠襄护王”等封号,并提高了清明放水节的规格以显示对李冰的尊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保持了清明放水节习俗,后曾中断。1990年,因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中共都江堰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清明放水节习俗。当年清明节,仿照1950年的形式举行了清明放水节典礼。为了增强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从1991年起,举办清明放水节时,增添了再现清明放水节以少牢之礼祭祀李冰的仪式,使祭祀场面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2006年,都江堰清明放水节被评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四川地区为纪念李冰而修建的各种庙宇比比皆是,川主庙遍布全川,将蜀人对李冰的爱戴和景仰之情流露无遗,春去秋来,岁岁年年,四川人民都没有忘记李冰,没有忘记这位敢于创新、造福于民的历史名人。

精神世代传

都江堰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水利工程。

在世界古老的水利工程中,古巴比伦王国纳尔-汉谟拉比渠和罗马的人工渠已消失,比都江堰晚五十年修建的郑国渠已断流,灵渠灌溉面积不断萎缩……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却延绵千年,永续利用。

这主要得益于历代管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们在继承李冰“工匠精神”的同时,也在传承李冰“造福于民”的为政思想,千百年来,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了细心的维护、修缮和拓展。

正是有了历代“李冰”们的辛勤工作,才有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的富庶和繁荣。

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都江堰灌区不断拓展。1978年前,都江堰灌区面积为678万亩;20世纪80年代,都江堰灌区进一步发展,三穿龙泉山,引水到丘陵,修建了人民渠六期、七期工程,东风渠五期、六期工程,都江堰灌溉面积扩大858万亩;90年代,灌区范围增加到三十四个县,1002.88万亩;到2019年,都江堰灌区范围发展到七市、三十八个区(市)县,面积1076万亩,雄居全国之首。同时还为众多大中小城市和工矿企业提供生活、生产和环保用水,创造了单江水利效益最好的世界纪录。

东流不尽秦时水,西望长陪太守祠。

只要都江堰还在流淌,李冰精神就会像奔流不息的江水,世代流传。

(王国平 撰稿)

【延伸阅读】

智慧润千载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体现了先人过人的智慧。

两千多年前的宝瓶口是玉垒山体的一部分。要把一整座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山体从中凿开,疏通一条河流,在战国时期,难于登天。在没有炸药,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全靠人使用锤子开凿,按照当代科学家的计算,至少需要三十年,而李冰成功开凿宝瓶口却只用了八年。

传说因为工程进展很慢,李冰为此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天晚上,他沿江走访,在江边遇到一个老太太,老太太招呼李冰喝水。离开时,老太太将没喝完的水随手倒在了烧得通红的鹅卵石上,只听见一阵清脆的爆裂声,原本滚烫且坚硬无比的卵石遇见冷水一下子就四分五裂了。李冰灵机一动,凿玉垒山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于是,李冰马上召集民工,将这一方法告诉了他们。第二天,民工们停止了敲凿石头,先将内江截流。同时安排了一批民工到玉垒山上去砍柴。民工们将柴架在山岩上,一层一层密密实实,细柴架底层,粗柴架上层,像给山岩盖上了一层层厚厚的棉被,等待着岩面改变它的冷峻形象。然后点燃了柴火。

烈火烧了一天一夜,巨大的岩石在烈火中变得通红。再将冷水源源不断地朝岩石泼去,嗞嗞的碎响声中,石头垮裂开来。等表面冷却后,李冰一声令下,数百人爬向山岩,对准裂纹,挥锤凿石。八年时间过去,宝瓶口终于让玉垒山敞开了胸怀。

都江堰用来截流的竹笼,相传也与李冰的另一次走访民间、了解民众疾苦有关。一天,李冰到都江堰灌区走访,坐在河边与一位洗衣妇女聊天。突然一个大浪打过来,放在水边的竹篮被冲得东倒西歪,眼看就要被冲走,只见洗衣妇女不慌不忙地从水中摸了一个鹅卵石,放在篮中,然后无论水流怎样冲击,竹篮都稳稳当当地停在那里。李冰突有所悟,回去之后,命人编织了竹笼,再往里面填充了卵石,用以隔水截流,效果非常好。这就是后来长期被用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竹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