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甘草

别称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乌拉尔甘草、甜草、国老、甜根子,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野生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朔州等地,人工种植主产于新疆、内蒙古、甘肃的河西走廊、陇西的周边、宁夏部分地区。多生于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亚洲、欧洲、澳洲、美洲等地都有分布,并大都有传统的药用作用和其他用途(图2-138)。

根和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趁湿切去茎基、串条、枝杈、须根等,放干燥处风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因炮制方法不同而功效略有偏向,生甘草偏于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炙甘草多缓急止痛、益气复脉等。煎汤内服,调和诸药用量宜小,2~6克;作为主药用量宜稍大,可用10克左右;用于中毒抢救,可用30~60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咳嗽气喘、痈疽疮毒、腹中挛急作痛、缓和药物烈性、解药毒。清热应生用,补中宜炙用。实证中满腹胀者忌服。

① 主治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主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②主治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③主治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④主治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如芍药甘草汤。⑤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但久服大剂量甘草,可引起水肿,影响性功能。

图2-138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