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霄派
神霄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宋末,流传于南宋至元明。“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神霄道士以此名其派,盖取其高远尊贵之义。
神霄派的创始人,为北宋末道士王文卿,神霄派为了标榜其教之古远,称其教源出于神霄玉清真王,或玉清圣境元始法王,火师汪真君则为阐教之祖师。宣称王文卿之法术即为火师汪真君亲传。
神霄派以传习五雷法为事,谓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灾。这是神霄派区别于其它道派的主要特点。其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与内外合一说。谓天与我同体,人之精神与天时、阴阳五行一脉相通,此感必彼应;而其基础又在于行法者平时的内修(内丹修炼),行法者内修功行深厚,风云雷雨可随召而至。
继王文卿之后,有萨守坚者,以神霄雷法闻名于两宋之际。至南宋,神霄派在江南地区十分流行。元代神霄派除莫月鼎一系十分昌盛外,还有其它一些支系同时活动。入明以后,仍有神霄道士的活动。除前述莫月鼎一系传至周玄真,享誉于元明之际外,又有周思得显名于永乐间。此后传奉萨守坚道法的道士,继续传行,称“西河派”,或“天山派”,其详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