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

《通玄真经》即《文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

《汉书·艺文志》仍刘向《七略》之旧,着录《文子》九篇,并注曰:“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于是,文子其人和他生活的时代,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普遍的看法为楚平王(前528~前516)时人,老子弟子(其姓名则有多种说法)。有的道士也持此说,并予以仙化。

今本《文子》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作十二卷(篇)。该书以老子之言为教,特别强调以老子之道德论治国。正统道藏》所收注本有:唐默希子《通玄真经注》十二卷,宋朱弁《通玄真经注》七卷(缺《自然》《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五篇),元杜道坚《通玄真经缵义》十二卷,其自注云:《文子》十二篇,凡一百八十八章,道坚随义析之,增八十一章,章别其旨,题曰《缵义》,以便观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