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伢崽要当兵

1914年1月8日,李天佑出生在广西临桂县高陂寨一个贫农家庭。父母带着他们兄弟姐妹5人住在用杉树皮盖起的老屋里,家中除租种地主土地外,别无长物。

小天佑只读过两年私塾,很小就参加生产劳动,跟着母亲上山砍柴、割草、挖野菜。11岁时就背上母亲编织的草席,翻山越岭去几十里外赶圩卖席。那时,穷人多富人少,好不容易卖一张席,也只能换二三斤米。一家老小常常靠野菜充饥。

12岁时,小天佑随全家搬到龙胜县(今永福县)金竹坳,进山砍柴烧炭,终日劳累,卖柴卖炭,仍然维持不了一家的生计。1927年春,13岁的李天佑又随父母搬到桂林。在这里,他沿街叫卖过柴草、扁担、豆腐和蔬菜,还在米粉店里当过童工,吃尽了苦头,还是不得温饱。

家庭的居无定所,超负荷的劳动,艰苦的生活,在李天佑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于是,他萌生了离家出走另谋生路的念头。

李天佑离家出走后,一个人在桂林街头转来转去,彷徨,苦闷,茫然不知所措。乡下无法活命,城里谋生更难,以后咋办?他边走边想,越走越难受,越想越发愁。突然,他想起前几天在米粉店听几个顾客谈论过李明瑞部队在桂林招兵的消息,心中一动:反正现在无处谋生,不如去招兵站看看,也许能报上名当兵吃粮去。

李天佑来到招兵站,军官一见他是个伢崽,便笑着问了问姓名和家庭情况,然后问他为什么要当兵。

李天佑说:“家里太穷,当兵吃粮,谋个活路。”

“今年多大岁数?”

李天佑最怕问到这一点。他怕说了真话,会嫌他小而不收他当兵。他只好默默无言,低头站在那里。

“怎么不说话呀!”

又是一阵沉默。

军官说:“算了,回家去吧!我们不收伢崽当兵!”

李天佑听说要他回去,急得愤愤不平地反问:“老总!为什么大人能当兵,伢崽就不能当兵?”

“当兵要背枪支子弹,行军打仗,伢崽行吗?”

李天佑听他这么一说,便理直气壮地说:“老总!你小看我了。行军打仗难不住我,吓不倒我,我有一副铁肩膀,一双铁脚板,背枪支子弹,行军打仗我都干得好。”

军官听他口气不小,非常自信,还以为他吹牛,不禁“哦”了一声,微笑地直望着他。

李天佑见军官不相信,便一面伸出脚板、露出双肩给他看,一面自豪地说:“请看我的脚板,茧厚皮粗,不怕荆棘刺,不怕碎石碰,翻山越岭,如走平地。还有我的双肩,骨硬如铁,筋粗如钢,挑起重担,日行百里,夜行九十,难道还不能行军打仗?”

军官看了看小天佑的脚板,又摸了摸他的肩膀,果然与众不同,便破例收下了他。

李天佑听说同意收他,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连声说道:“老总!你真好!”

李天佑报名当兵几天以后,正逢李明瑞部有人来桂接兵,他便随军到武汉地区接受新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