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哲学思想之源——柏拉图的“理念”学说体系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法学家,出身在雅典一个贵族家庭。柏拉图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最初对诗艺感兴趣,后来从事哲学研究,并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0岁时,柏拉图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自此,苏格拉底成了他的良师益友。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为反对民主政体,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死后不久,柏拉图离开雅典,在随后的10到12年之间一直四处漫游。约在公元前387年,他返回雅典,在那里创办了一所学校——柏拉图学园,免费收徒,吸引了希腊各地很多学者。该园连续开办了900多年。而柏拉图余下40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雅典度过的,传授哲学学说和写作哲学论著。他的最著名的弟子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17岁来到学园时,柏拉图已经60岁了。柏拉图于公元前347年去世,享年80岁。
以柏拉图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30多篇对话和13封信。经过学者们多年的研究,大体上分辨了真伪,确定了著作的先后分期。现在比较公认的有25篇对话和1篇替苏格拉底作的《申辩》为柏拉图所作,一般认为其中有7封信是比较可靠的,他的代表作有《国家篇》、《斐多篇》、《会饮篇》、《曼诺篇》、《巴门尼德篇》、《智者篇》、《泰阿泰德篇》、《蒂迈欧篇》等,而《国家篇》(又名《理想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
哲学就是寻找事物的本质,求得万事万物的一个根本。西方哲学的起源——希腊哲学很早就开始不断地探索事物的本原。希腊早期哲学家如泰勒斯和德谟克利特都是在物质世界中寻求事物的稳定本质,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改变了这一研究方向。柏拉图在物质世界以外寻求事物的本原,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一、真实世界之外的理念——柏拉图的理念论
在《国家篇》第五卷的后半部至第七卷的末尾,他阐明了自己的理念论,后来在《巴门尼德篇》中进一步发展。他认为在特殊的道德以外还有一种一般的道德。这种一般的东西本身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但当它们出现在时间和空间中时,就是具体的、变动的、有生有灭的。柏拉图把这种一般的东西称作理念,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独立于事物和人们的认识之外,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例如善的本身、美的本身、正义的本身等。至于我们感官所接触的具体、变动的世界,则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
柏拉图用“分有”来解释一般概念与个别事物、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个别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享了理念,我们日常所见的物体都是理念或形式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
柏拉图认为,各类事物都有自己的理念,因此理念是多,不是一。最高级理念就是“善”,善不仅是一个道德范畴,也是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范畴,善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善使我们洞察到理念,它还管辖着各种理念,使它们构成一个有秩序的真实世界。理念是各种具体事物所要追求的目的。其他的理念都以善的理念为目的,善是宇宙的最高目的。众理念组成一个目的论的宇宙体系。这是西方哲学最早的目的论学说。柏拉图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用逻辑思维来把握理念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秩序。
柏拉图的理念论完成了对智者哲学的批判,重新确立了思想在发挥哲学功能上的权威,正如黑格尔所说:“柏拉图的学说之伟大,就在于认为内容只能为思想所填满,因为思想是有普遍性的,普遍的东西(即共相)只能为思想所产生,或为思想所把握,它只有通过思维的活动才能得到存在。柏拉图把这种有普遍性内容规定为理念。”
可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心主义的,这种把物质世界与感觉世界截然分开的做法违背了客观现实,使得客观物质世界在理念面前黯然失色并完全消失。物质世界只是每个人意识中理念的产物。他在赞美“理念”的同时也过高评估了它的地位,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成为西方哲学史唯心主义的开山鼻祖,是对理念高于物质作论证的第一人。因此可以说他过去曾经是,并且现在仍然是唯心主义者的首领和导师。
二、从知识论到辩证法
柏拉图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认识问题的人。他的认识论依然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上的,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必须是确实可靠和真实的。所谓确实可靠就是不允许有矛盾和错误,能够明确地加以表达;所谓真实就是要永恒不变,不允许变动不居。因此,真正知识的对象不是我们日常接触和可见的感性世界,而是理念世界。感觉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知识,只能产生“意见”,因为感觉是相对的、易变的。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理性活动、即思维活动获得。
柏拉图提出,人的知识(理念的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并不需要从实践中获得。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它可以不断投生。人在降生以前,他的灵魂在理念世界是自由而有知的。一旦转世为人,灵魂进入了肉体,便同时失去了自由,把本来知道的东西也遗忘了。要想重新获得知识就得回忆。因此,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真知即是回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就是柏拉图所谓的“回忆说”、“灵魂不朽说”,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神秘的、带有原始性的唯心主义体系。
当然,柏拉图并不认为,所有的人都具备这种回忆的本领,只有少数有天赋的人即哲学家才具备。因此,他肯定地说:除非由哲学家当统治者,或者让统治者具有哲学家的智慧和精神,否则国家是难以治理好的。这种所谓“哲学王”的思想即是他后来理想国的支柱。
在古希腊文献中,柏拉图的对话第一次运用“辩证法”这一概念,并将它提到哲学的高度。他把“真正的知识”称为辩证法,认为它是最高等级的知识,即关于善的知识,它指导人的伦理行为。
他说:“当一个人企图靠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正如我们比喻中的那个人达到可见世界的顶峰一样。”而这个过程就是辩证的过程,而“当灵魂的眼睛真的陷入了无知的泥沼时,辩证法能轻轻地把它拉出来,引导它向上”。辩证法不必凭借假设而可以直接认识理念和第一原则。在西方哲学史中,这是第一次将辩证法提到这样的地位。
而在柏拉图自己的著作中,可以说处处闪烁着思辨和推理的火花。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存在感性和理性、“意见”和“真理”、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个别和一般、“多”和“一”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尤其到了后期对话,更是讨论到“存在”和“非存在”、“动”和“静”、“同”和“异”等范畴的联系,与他前期绝对“理念”的说法相比,更是向辩证法前进了一步。
三、想象中的“理想国”
《国家篇》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也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最好表达。在这本著作里,柏拉图书写出一个美丽的乌托邦,一个自己的“理想国”,而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在文章的开篇,柏拉图首先讨论了什么是正义问题。他从个人生活开始,探寻什么东西给人的生活带来善和正义,然后论证国家生活不过是个人生活的放大,进而讨论国家生活中的正义。
他认为,在理想社会中,应该包括三个自由民等级:供养者(从事工农商的普通匠人)、卫国者(武士)和统治者。他指出,为满足人的需求需要分工,供养者创造社会必需品,掠夺与安全需要产生卫国者,因为武士擅长战争术和统治术,统治者则掌握处理城邦事务。
等级的划分不是取决于财富,也不取决于出身,而是以天资为基础的。三个等级的划分有道德上的必然性,对应三种美德:供养者持有节制的美德,卫国者持有勇敢的美德,同时也有节制的美德,统治者持有智慧的美德,三种美德构成国家道德上的善。还有第四种美德——正义,它与前三者相结合。它意味着一种和谐的秩序。而统治者的聪明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和训练。他们20岁前学习音乐和体育,30岁前学习科学,35岁前学习哲学,参加社会事务15年,50岁时成为社会统治者。
与此同时,柏拉图对希腊流行的各种政体作了仔细考察,最后得出结论是: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又称平民政体)、僭主政体(贫者用武力推翻富者建立的军事专制政权),依次序一个比一个坏。柏拉图特别厌恶民主政体,他认为国家大事交由那些无知无识的平民领袖来处理不仅可笑而且十分荒唐。他称那些作威作福的平民领袖是“带毒刺的雄蜂”。
在柏拉图的心目中,最好的政体是贵族政体。他这种提法并不意味着世袭的贵族政体,也不意味着君主政体,而是意味着实行选贤任能的贵族政体——即由国中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来统治。这样的人并不是通过公民投票来选举,而是通过选拔任命产生的。而最好的管理者就是“哲学王”。
他说:“只有在某些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无论他们出于自愿与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在正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简言之,就是由哲学家来当统治者,或者让统治者具有哲学家的智慧和精神,而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理。
此时的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的决策比法律更高明,有“贤人而无须法律”,到了后来,他开始修正自己的这种想法,在坚持哲学家是国王的前提下,柏拉图也承认了法律的作用,主张人治与法治相结合,甚至认为“无法之国家必覆灭。”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柏拉图的理想国实际上是以斯巴达的原始共产主义为蓝本的,是希腊城邦奴隶制度的美化,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马克思曾这样指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分工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就这一点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但尽管如此,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读者是广泛的,影响是深远的,摩莱利、圣西门、傅立叶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或多或少受到过柏拉图的启发,虽然这种理想的模式在现实中永远无法实现,但它在某些方面给后来的政治体制的完善提供了一些参考。
一直以来,柏拉图都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光辉而又伟大的名字,他是高高在上的先驱者,是遥远年代里必须仰视的神祇,是可以超过但却无法逾越的前辈,他所创造的哲学思想至今是人们不断汲汲吸取的源泉,他庞大的理念和体系还在为后人所解读。
如果说,世界是一个必须不断追问下去的问号,那么哲学就是一把可以打开的钥匙,从柏拉图到今天,哲学的发展是几千年的事情,但是今天读柏拉图留下的意味隽永的对话,人们还是会感到有新的收获,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可突破的时代局限性,但无疑,柏拉图是伟大的,即使是处于希腊奴隶制度的现实中,即使是跟现代人有了如此长的时空距离,但他给人们留下的却是无法一言以蔽之的巨大宝藏。他不仅系统地阐述了理性主义的本体论,也系统地阐述了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他是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理想国”的开创者,在他的哲学体系里,真、善、美与理性如此恰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流传千古的西方哲学的理性之源。
2.古代欧洲文明的汇总——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出身于一个宫廷医生家庭,与王室关系密切。17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跟随柏拉图学习达20年之久,随后到各地游历讲学,一度担任马其顿王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教学活动十几年。他常常在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给随行的学生们授课,以至于被称作“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是欧洲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各个方面。他的著作流传下来的有6大类:第一类是逻辑学著作,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正位篇》、《辩谬篇》等,约在公元6世纪,后人将这6篇文章汇编成书,史称《工具论》;第二类是自然科学著作,有《物理学》、《论天》、《论产生和毁灭》、《气象学》、《动物志》、《动物分类学》、《动物的起源》等;第三类是心理学著作,有《论灵魂》和《自然短论》;第四类是哲学著作,后人将他在不同时期的演讲汇编成书,共14卷,并命名为《形而上学》(也称《物理学后篇》),需要指出的是,“形而上学”一词并非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将关于宇宙本原的理论称为“第一哲学”;第五类是政治、伦理学方面的著作,有《尼各马可伦理学》(10卷,亚里士多德死后由他儿子编辑而成)、《犹德穆伦理学》、《大伦理学》、《政治学》、《雅典政制》;第六类是文学理论著作,有《修辞学》、《诗学》等。
亚里士多德从中等奴隶主的利益出发,在概括当时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既批判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也批判地吸取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并对之前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创立了内容丰富、独树一帜的哲学体系。
一、第一哲学
亚里士多德将科学分成四大类:逻辑学,它是求知的工具;理论科学,它是以求知本身为目的的科学,分成第一哲学、数学和物理学;实践科学,它探求作为人的行为标准的知识;生产科学,它寻求制作有实用价值与有艺术价值的东西的知识。
他又进一步将第一哲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分开。他认为,第一哲学专门研究存在本身以及它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也就是说,哲学研究客观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产生、运动、变化、灭亡的最根本和最原始的原因,他称之为“第一因”。第一哲学包含了关于实体的学说、四因说、形式质料说以及潜能和现实的学说。
哲学离不开存在。所谓存在,既可以是具体存在的东西,也可以指一个性质、一个数量或者任何像它们那样成为宾词的东西。不过最根本意义上的存在是指标志一种东西的实体,其他东西都以这个实体为基础,所以实体是哲学中最核心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一切东西的主体或基础,也就是说,实体的首要特征在于它是独立存在的,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东西。从逻辑关系上说,实体是主词,别的范畴概念都是宾词,实体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第一的。
在早期的《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指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即某一个体;第二实体指这种个别事物所属于的种或者属。亚里士多德对这两种实体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说,一切实体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它们都不能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但相对而言,第一实体是最真实存在的东西,第二实体的实体性不如个别事物,因为它们可以被用来表达个体,成为判断的宾词。
第一实体的思想表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素朴的唯物主义色彩,即把自然界当成是真实的、不依赖于人们意识的客观存在。第二实体的思想表现了他把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的倾向。
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形式和质料以及两者结合而成的个体都是实体,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形式才是最后的最根本的实体,他称之为“现实实体”。他认为实体除了有主体或者基质的含义外,还有本质的含义,而形式正是规定某一事物本质的东西。这种理解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要说明事物的存在,必须在现实事物之内寻找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这是事物产生、变化、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因。归根结底,四因最后又可以归结为质料因和形式因,因为事物变化的动力,在于它们追求一定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就是要获得确定的形式,所以动力因和目的因最终也是形式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和质料不能分离,两者的区别只是相对的。
他又指出,形式和质料的关系又可以看成是潜能与现实的关系。质料形式化,就是从潜在的东西发展成为现实的东西的过程,质料是变化的起点,形式是变化的终点。从潜能成为现实,就是事物的完成,或达到了它自身的目的。他把潜能到现实的过渡称为运动,认为事物的生成变化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潜在到实在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认为,潜能和现实这对范畴很好地解决了自古以来关于运动变化问题的争论。他的这一思想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关于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思想。当然,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又表现出了唯心主义的倾向。他认为,如果不断追问事物的目的因,就会推到一个最终的目的或者形式,叫做“第一动因”或者“不动的原动者”,这是一个永恒不动的独立实体——“神”。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推动者的学说对中世纪和欧洲文艺复兴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优秀的自然科学家,他仔细观察过自然界的许多领域,并作过许多试验,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的自然哲学的一个根本观点是目的论,即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场质料趋向形式的运动,由于形式包含目的,所以自然界的每一个体都包含目的,世界就是一种趋向目的的运动过程。受目的论的影响,他的自然哲学中既不乏有科学价值的东西,也有一些流于荒诞的臆测。
他认为物体永远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分为四类:本质上的运动、数量上的运动、性质上的运动和位置上的运动,其中位置上的运动最为重要。他还把运动放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考察,认为不能设想没有运动的空间,空间是一个围绕他物的物体与另一个被围绕的物体之间的界限;而时间则是运动的度量,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时间具有无限性和永恒性,是无始无终的。
亚里士多德还把宇宙分成地球和天体两大部分,分别由不同质料组成。地球上的东西由土、水、火、气四种基本元素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每种元素都有两种基本特性,例如:土,冷而干;水,冷而湿;气,热而湿;火,热而干。土和水比较重,又具有引力,因此处于下面,并趋向宇宙的中心。气和火较轻,总要向上升,因此位于上面,离宇宙中心较远。天体则由“以太”这种元素构成,以太既精纯又完美,它不会消灭,也没有变化,所以是神圣的。
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着共同中心的天体的体系,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依次排列于地球的外层,月亮离地球最近,然后是太阳、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最外面是恒星,它们组成一个以地球为中心的同心球层。亚里士多德地心说后来被托勒密接受并进一步系统化,成为基督教认可的正统学说,它统治科学领域达千年之久,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
亚里士多德在生物学领域也有独特的贡献。他观察了500多种动物的生活情况,首次做了动物分类的尝试,他还解剖过几十种动物,研究它们的生理结构。但是,由于受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不少的错误观点。他还认为整个自然界、甚至无机界都有灵魂的存在,整个生物界都是按照灵魂等级的高低形成的一个阶梯,顺序依次是植物、动物、人。亚里士多德还否认生物的进化,认为物种是不变的。这些观点曾经长期窒息了科学的发展。
三、逻辑学和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是获取真正可靠的知识的方法和工具,在此意义上,逻辑可以说是哲学的导论。西方哲学史历来认为逻辑与哲学是同一的,而其雏形的开创者正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对形式逻辑作了系统研究,他确定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范围和原则,使之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所以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形式逻辑之父”。他提出了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具体地说,同一律指思想内容必须确定,矛盾律指思想内容不能自相矛盾,排中律则是指思想不能模棱两可。他还对概念进行研究,并将它们分类成十大范畴:本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动作、遭受。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五大谓词表:定义、种、属差、属性、偶性,他称之为副范畴。他还研究了推理,提出归纳和演绎两种逻辑方法:归纳法是由许多个别事例推出普遍的原则;演绎法则是由普遍的原理推论到个别的事例。简单的演绎推理就是三段论法,即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亚里士多德认为,演绎和归纳两种方法不可分割,但是他更为看重的是演绎推理。
亚里士多德强调思维形式和存在形式的一致性,认为逻辑的形式和规律是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形式和规律的反映。范畴,一方面是最单纯的语言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存在的最基本形式与最普遍关系的表述,最明显地体现了客观逻辑与主观逻辑的结合。十个范畴不是机械的并列,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还强调在进行逻辑论证时不仅要保证形式的正确,还要注重论证内容的真实。这些都具有素朴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对哲学思维的深化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尽管形式逻辑曾一度被用来作为论证中世纪基督教教义和教条的工具。随着现代辩证思维的出现,形式逻辑被作为一门初级思维的工具。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与他的第一哲学、自然哲学关系密切。他肯定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事物,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认识的源泉。他还指出,认识活动起源于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和知识。人首先通过感觉灵魂回忆过去,并形成经验;然后通过理性灵魂,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认识事物的一般和必然本质,产生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认识;最后,亚里士多德把认识活动归结为灵魂的功能和作用。
亚里士多德还把知识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是纯技术的知识,只有实用价值;然后是理论知识,具有理论价值;最高级的知识是哲学,哲学的目的不是求实用,而是为了求知而求知。只有哲学才是自由自主的科学,它只倚靠能动的理性和纯粹的思维,哲学知识是最高尚和最神圣的知识。
四、政治伦理观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他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作为政治动物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国家之中,社会生活是人类生存的目的。亚里士多德重视国家的作用,认为国家并非家庭和社会的机械之和,而应该是根本和本质。政治是最高的东西,政治权力是最优越的权力。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和国家而存在,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培养个人成为良好的公民,使公民过有德性和幸福的生活。
那么,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制度才是合理的呢?亚里士多德拥护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他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有些人生来注定要服从,有些人则注定成为统治者。亚里士多德主张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建立一种自然的、合理的关系。他认为最好的政治社会应该由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他们是一个国家中最安稳的公民阶级,拥有适度财产,恪守中道,而极富和极贫阶级都做不到。
亚里士多德还探讨了政体的问题。他认为有三种好的或者说是正常的政体,它们分别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与此相对立的是三种坏的政体,即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三种好的政体腐败之后就会变成坏的政体。以中等阶级为基础的中间类型政体,统治基础广大,统治手段温和,能够缓和阶级矛盾,可以实现长久和稳定的统治。
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目的,即善和至善。善也就是美德,所以美德就是人生目的的实现。他把人分成政治动物和理性动物,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美德就是行德;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美德就是知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的美德与其激情、行动有关。激情过多或不足而引起的行为都不好,只有激情适度所产生的行为才是美德,这种美德就在于能支配和控制激情,遵循“中道”。中庸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基本特征,正如他的名言:“美德是一种适中”,“过度和不足都是恶性的特征”。
人们怎么才能获得中道的美德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应把这种中道当作机械的算数中项,它是相对的,要受时间、地点、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没有一种绝对的标准。其次,掌握中道要靠每个人的智慧和见识,即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经训练而得来的“实践智慧”。根据这种智慧,人们就能在行动时找到一种合理的、合乎中道的行为原则,从而具有美德。
知德是一种偏重玄思和沉思、为求知而求知、为研究学术而研究学术的纯思辨活动。它脱离行动,建立在与“实践智慧”有别的“理性智慧”之上。行德使人成为好公民,知德使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与行德相比,知德的行动是悠闲自在的,它以自身为目的,是一种神圣的生活,是人的最高幸福,它产生的愉快是纯粹和持久的。
亚里士多德首创了系统的伦理学说,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其中有奴隶主道德意识的糟粕,也不乏合理的辩证法因素。
亚里士多德死后,他所建立的逍遥学派由他的弟子们继承下去。先后继任的有德奥弗拉斯特、斯特拉图、吕科等,他们着重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在生物学、物理学等方面作出了贡献。这个学派的后期主要是整理、注释和阐说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曾一度活跃。6世纪初,拜占庭皇帝尤斯底下令禁止亚里士多德学术的传播,逍遥学派因此瓦解。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兼容并蓄了以前的各种哲学和思潮,将它们融合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因此就难免充满矛盾和混乱。他的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世纪,被正统经院哲学和僧侣神学所利用,成为僵死的教条。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力图重新理解他的原著和政治思想,恢复他思想的本来面目。现代哲学中许多重要的词汇都可以溯源到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以他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当之无愧地成为古代欧洲文明的集大成者。
3.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托勒密的“地心说”
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168年),古希腊天文、地理、地图、数学家。生于埃及,父母都是希腊人。有关他的生平,史书上很少有记载。
公元127年,年轻的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城去求学。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且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他曾长期住在亚历山大城,直到151年。他是当时那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影响人类达1000余年之久的“地心说”理论的集大成者和代表者。
托勒密于公元168年去世,他是自伊巴谷去世以后,西方出现的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
一、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托勒密
除了在天文学方面的造诣,托勒密在地理学上也作出了出色的成就。他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为整个地球,主要研究其形状、大小、经纬度的测定以及地图投影的方法等。他制造了测量经纬度用的类似浑天仪的仪器(星盘)和后来驰名欧洲的角距测量仪。通过系统的天文观测,编出了1000多颗恒星的位置表。
托勒密有《地理学》著作8卷,其中6卷都是用经纬度标明的地点位置表。他的多数地点位置好像都是根据他的本初子午线和用弧度来表现的平纬圈之间的距离来计算的,因为他的经度没有一个是从天文学上测定的,只有少数纬度是这样测定的。
托勒密采用了波昔东尼斯测定的地球周长的较小数值,这就使得他所有用弧度表现的陆向距离都夸大了,因为他把每一弧度的距离定为500希腊里(约合79.25千米),而不是600希腊里(约合95.1千米)。这样一来,从欧洲到亚洲横贯大西洋的洋面距离,看上去就比埃拉托斯特尼的计算值小得多,这项计算最后还导致了哥伦布从西面驶往亚洲的企图。托勒密对世界情况比他的前辈熟悉得多,埃拉托斯特尼的地图东面只到印度的恒河为止,但是托勒密知道有马来半岛和“蚕丝之国”,即中国。
除了《地理学》著作以外,托勒密还著有三本重要的著作:《天文学大成》、《天文集》和《光学》。
托勒密的主要著作在希腊被称为《大综合论》,阿拉伯人把它取名为《天文学大成》,它取自阿拉伯语的定冠词“al”和他们对希腊词“伟大”的发音,这正是子孙后代对托勒密的赞颂。
《天文学大成》共计13卷,概括了希腊时代天文学的全部成就,尤其是总结了亚历山大学派天文学家的成就,以及天文学家伊巴谷的发现和阿波罗尼等几何学家的理论体系,是一部古代天文学的百科全书。
在托勒密的著作中,今天还容易得到和广泛被阅读的唯一一本是《天文集》,这是占星学方面的书籍,这本书很长而且全面,是自然主义的。在书中,托勒密假定能存在某种形式的、来自天体的自然辐射影响着人类。现在占星学的大多数概念和争议都可以追溯到这本著作。
托勒密的最后一本重要著作《光学》,从许多方面来看都算是他所有著作中最成功的一部,他在书中提出和说明了各种基本原理,但他对折射的了解似乎是纯经验的。他绘出了光线以各种入射角从光疏媒介进入水的折射表。
二、托勒密的宇宙地心体系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
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是运用数学计算行星的运行,托勒密还第一次提出“运行轨道”的概念,设计了一个本轮—均轮模型。按照这个模型,人们能够对行星的运动进行定量计算,推测行星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在一定时期里,依据这个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预测天象,在生产实践中起过一定的作用,并取得了航海上的实用价值,从而被人们广为信奉。
地心说的本轮——均轮模型,毕竟是托勒密根据有限的观测资料拼凑出来的,他是通过人为地规定本轮、均轮的大小及行星运行速度,才使这个模型和实测结果取得一致的。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观测仪器的不断改进,行星位置和运动的测量越来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的实际位置同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偏差,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但是,信奉地心说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由于地心说本身的错误造成的,却用增加本轮的办法来补救地心说。起初这种办法还能勉强应付,后来将小本轮增加到80多个,却仍不能满意地计算出行星的准确位置。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了。到了15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的模型。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心说承认地球是“球形”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托勒密提出的行星体系学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首先,它肯定了大地是一个悬空着的没有支柱的球体。其次,从恒星天体上区分出行星和日月是离我们较近的一群天体,这是把太阳系从众星中识别出来的关键性一步。
托勒密本人声称他的体系并不具有物理的真实性,而只是一个计算天体位置的数学方案。至于教会利用和维护地心说,那是托勒密死后1000多年的事情了。教会之所以维护地心说,只是想歪曲它,用以证明教义中描绘的天堂、人间、地狱的图像,如果编纂教义时流行着别的什么学说,说不定教会也会加以利用的。所以,托勒密的宇宙学说原本同宗教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