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房天使情
奔赴火线勇担当

平度市卫生健康局 刘丽娜

我是平度市人民医院第一批隔离病房护理队伍中的一员。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的欢乐祥和,“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成为我们每一名中国人最强烈的心声。清晰记得我们按下红手印,剪掉长头发,主动请缨支援武汉;清晰记得我们每天关注着新闻,祈祷着家国平安、山河无恙。紧张待命中,我接到了去隔离病房报到的通知,放下电话,看着只有18个月大、感冒刚刚好转的儿子,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婆婆看了看我,轻轻地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转身进了厨房,忙活着做了一桌子我爱吃的菜。看着家人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知道,他们是在担心我,但是又深知这是我必须去做的。我故作轻松地说:“妈,我最爱吃您做的鱼了,等我回来,咱们就把那条大的做着吃了。”我们都努力地笑着,费力地寻找着话题。匆忙吃完午饭,我离开了家。

说实话,虽然我们已经演习过多次,心里也早已做好了准备,但是当我穿上防护装备,站在隔离病房最后一道防护门口的时候,还是犹豫了,莫名的恐惧感扑面而来,让我觉得无论多严密的防护都形同虚设,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平安出来,能不能再抱抱我亲爱的儿子,还有尚未知道消息的妈妈。对着病区长长的走廊,我足足站了两分钟,“保护好自己,救治好病人,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院领导的话在我耳边回响,是的,我们一定会胜利。我握紧拳头,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

进入隔离病房,打针、输液、消杀、处理大小便等平常很简单的事情,变得异常困难。不仅仅因为防护服对身体的束缚,更是因为身体每一个轻微的动作都极有可能造成面部暴露。为了减少穿脱防护服次数,我们尽量不喝水,甚至借助纸尿裤,一班八个小时下来,大家常常嘴唇干裂,浑身湿透。即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说过放弃。

就在一切工作紧张有序进行的时候,患者王大姐病情突然加重,大家的神经瞬间绷得紧紧的,病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透过厚厚的防护服和面罩,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和心跳。启用无创呼吸机、鼻导管高流量吸氧、抢救用药、血气分析、做好气管插管准备……我寸步不离地守候在患者身边,一遍遍指导她呼吸,不停地安慰她、鼓励她,缓解她的急躁情绪。由于不停地忙碌、说话,防护服又像个闷罐一样,汗水流满前胸后背,衣服都被湿透了,护目镜也看不清了,连走路都费劲。同组的姐妹通过监控看我实在太累了,想进来替换,我没有同意,因为患者病情变化快,而我对她的情况更了解。就这样,我和主治医生在污染区足足待了六个半小时,直到患者病情稳定下来。王大姐坚持拉下呼吸机面罩,感动地说:“你们太辛苦了,谢谢!”那一刻,我忘记了防护服里憋闷的感觉,忘记了护目镜压迫面颊的疼痛,甚至忘记了离家时孩子依依不舍的眼神。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隔离病房确诊患者清零。从进病房到解除隔离整整一个月,当我再次踏进家门的时候,儿子看见我竟然愣神儿了,躲在奶奶身后怯怯地喊了声“姨”,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摘下口罩,儿子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惊喜,一下子扑过来,抱着我的腿“妈妈妈妈”地喊个不停,一整天都粘在我身上,连睡觉都扯着我的衣领。看着健健康康的儿子,我更明白了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没有国,哪有家?哪一个妈妈不爱孩子?哪一个妻子不爱家庭?但是医者仁心,家国情怀,即使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援鄂青年医疗队员: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曾经,我因肩上的责任之重而倍感压力,现在我要感谢这种压力和使命感,那是促进我加速成长的动力。如今,我们勇立潮头,在最美的年华里,不负使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