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状元文章
- 大明:从弃婴到盛世帝王
- 小巴卡
- 2015字
- 2022-04-21 10:57:13
巧!太巧了!
后世的平常人所见到八股文基本都是这一篇,只要网上一搜,出现在首页的就是这个。
他也曾经试图研究过八股文,所以研读过那篇范文好久。
虽然忘记了那篇范文是谁写的了,但是朱政煊隐隐记得,应该是清朝时候的一个状元。
状元卷应对这等考试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很快,朱政煊便回忆起了全文。
当他开始动笔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写了一半了。
特别是朱允炆,这家伙竟然已经写到“后股”了,再写完“束股“就要结束了。
“贤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第一句刚刚写完,宋濂便轻轻招呼朱元璋过来看。
他呆了半天,宋濂便在他身边站了半天。
要知道,他可是宋濂最看好的学生。不仅过目不忘,而且悟性极佳。
刚刚他迟迟不动笔,宋濂都恨不得替他写了。
朱元璋连忙走了过来,一看“破题”这两句,不禁暗暗叫好。
立意新颖、深刻!
如果能一直以这等水平写完,一定会是一篇佳作。
朱政煊还在继续“盖贤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朱元璋和宋濂两人顿时被朱政煊的文章所吸引。
朱元璋还好些,文化修养不算太高。
而宋濂则完全被朱政煊的思想、文笔和立意所折服!
及至中股结束……
当朱政煊写下“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而也”时,宋濂忍不住轻声叫了一声好。
朱元璋看宋濂如此反应,便知这是一篇佳作。
中股乃是一篇八股文最精彩,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部分。
如果说八股文总共一百分,那中股部分便可以占到八十分。
为了不影响朱政煊继续写文章,朱元璋与宋濂便轻轻走开。
走到离众人稍远的位置,宋濂轻声说道
“恭喜皇上,此子真乃旷世奇才也,非文曲下凡不能做出此等文章!这真是天佑我大明也!”
“哦?此文果能担此盛誉?”朱元璋极力压制着心中的兴奋问道
“状元之文不能比也!”宋濂笃定地说道
“宋师父,我写完了!”朱允炆首先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将试卷交上。
他是所有人里完成得最快的。
他刚刚交卷,朱政煊也站了起来“宋师父,我也写完了。”
背书独占鳌头的两人,现在依然是出类拔萃。
这引得众人侧目,这俩人还是人吗?
朱元璋接过朱政煊的卷子,然后仔细看了起来。
虽然看得不甚了了,但是朱元璋却知道这的的确确是篇好文章。
好文章就是一道好菜,只是闻闻味,便已经让人心旷神怡。
“宋卿,你看……”
片刻之后,宋濂答道“完美,正如我刚刚所说,没有一点瑕疵”
宋濂拿着朱政煊的卷子,一时间竟有些爱不释手。
“宋卿,再看看允炆的试卷如何?”
宋濂这才反应过来,然后仔细看了起来,边看他还边点头。
只是,再没有了看朱政煊卷子时候的兴奋。
“如何?”
“皇孙这篇文章也堪称佳作!”宋濂中肯地说道
虽然朱允炆的这篇比不得朱政煊的那篇,但是放在考场上依然能中个进士。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这等文章,朱允炆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朱政煊看宋濂那表情便知道了朱允炆试卷如何。
这让他不禁多看了朱允炆几眼,朱元璋能执意让他继承大明江山看来还是有道理的。
如果今天自己不是作弊,打死他也比不过朱允炆。
朱元璋和宋濂依然在咬耳朵……
“这两篇文章哪一篇更优秀?”朱元璋问道
宋濂刚要说是朱政煊的更好,旋即他便反应了过来。
皇室子孙怎么能不如其他孩子呢?
“两篇文章各有千秋,臣以为不分伯仲。徐政煊的文章立意和文采都属上乘,而皇孙这篇的格局却更大。”
朱元璋眉眼俱是笑意,两个孙子竟然都是天才。
看来,他老朱家的大明江山是稳了。
陆陆续续的,其他人的卷子也交上来了。
只不过,其中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是交的白卷。
这要是在平常,朱元璋一定会狠狠地责罚这些交白卷的。
但是,朱元璋今天高兴,所以不光没有责罚他们,甚至还鼓励了一番。
这让众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至于刚刚叫板的朱植,此时已经没了脾气。
因为他已经看过朱允炆和朱政煊的卷子了,平心而论,他觉得哪怕再过十年,他也未必能写出那样的文章。
甚至他悲观地认为,自己就算学一辈子也未必能达到朱政煊的高度。
但是,他依然不服气。
治国嘛,可不是要靠文章治的,而是要靠策略和手段。
“父皇,您老人家难得来一趟文华殿,不如也考考我们的策论吧”
朱元璋高兴地说道“好,朕也正有此意!”
由于时间已经有些晚了,朱元璋和宋濂决定策论不再进行笔试。
依旧是朱元璋出题……
只见他思索一番后说道“我大明立国未稳定,尔等且说说,我大明现在所面临的危机在哪里,还有解决这些危机的方法又有哪些?”
朱植连忙说道“父皇,这个题目可否由我来作答?”
朱元璋点点头“好,植儿,这题就由你先来作答吧”
“父皇,我大明初立,内忧乃是民众依然贫苦。但是,此却不足以动摇我大明之根本。”
朱元璋马上说道“暴元之所以覆灭,其根本便是百姓食不裹腹,你怎可说民贫不会动摇大明根本呢?”
“父皇,暴元之所以覆灭,乃是其腐朽所致。元之朝廷大员压榨无度,百姓无以为生,故反耳。而我大明,民虽贫,但却不至于百姓饿死,况且,我大明吏制清明,官与百姓同甘共苦。故,我大明实无内忧矣!”
朱植侃侃而谈,朱元璋频频点头。
朱植说得没有错,只要百姓还饿不死,就不会造反。
而且,自古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要解决了这个症结,百姓便不会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