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选最贵重最漂亮的拿
- 新婚夜!嫁给纨绔世子后我真香了
- 我不怕痒
- 2094字
- 2022-09-19 21:45:46
谢柏仁侧眸看她:“可我见你,对穷苦日子更加乐在其中?”
谢茯苓轻笑:“今日的苦,是为了来日的甜。”
说完,她抬眸看着江面的雾气,漆黑明亮的双眸,透着憧憬的光。
谢柏仁喝了口茶,不置可否,唇角,却悄然翘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他这妹妹啊,向来是个有主见的。
做哥哥的,当然只能陪着她、护着她。
谢柏仁收回目光,转向凌霄:“我在凉州埋了几坛好酒,若是朱南星努力些,今年该是能喝上了。”
凌霄轻笑:“运气好的话,今年我亲自为你酿酒,梨花酒、青梅酒、蜜桃酒……每个季节酿几坛。”
“果酒太甜。”谢柏仁回他。
“烧刀子喝不喝?”
“喝。”
月下饮酒,谈笑风生,倒是有了几丝岁月安好、和乐融融的景象。
可惜,缺一堆柴火。
周围人在吃吃喝喝,暖玉和手炉傍身,谢茯苓被烘得暖洋洋的,困得厉害。
索性,她闭上眼睛休憩。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震天的炮火声惊醒了她。
半夏惊呼了一声:“对面炸了!”
谢茯苓头重脚轻,揉着“突突”跳动的太阳穴,睁眼往江上看去。
只见,白茫茫的江面被一簇火光点燃。
一簇簇的火光,犹如一串火龙,由点连成线,把江岸照得亮如白昼。
“咻咻”的声音遥远地传来,而后火星冲天,炸成一片片绚丽的烟花……
“是烟火!”
半夏兴奋道:“姑娘,殿下是在给你放烟火呀!”
不止半夏,巡逻的侍卫,隐在暗处的侍卫,全都惊讶又欣喜望着江对岸。
元宵,他们的郡王殿下为郡王妃放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烟火——炸毁敌军的驻地和渡江船只。
江面倒映着长长火龙、月光,美得动人心魄。
谢茯苓耳根子有些发热,心里甜得似要溢出蜜来。
迎着众人的目光,谢茯苓轻咳:“朱南星真是浪费。”
“嗯?”一众人齐齐盯着她。
谢茯苓笑了一声,补充道:“不过,我很喜欢。”
今夜,怪浪漫的。
可惜,这份浪漫,她和朱南星只能隔江共赏了。
又赏了一会儿“烟火”,谢茯苓从软椅上起身,拍拍手:“今夜不给朱南星回个礼,说不过去。
文竹,点够一百人,跟我干活儿去!”
墨城炸锅了,江对岸的冲天火光,照亮了半个夜空。
轰鸣声,响彻四野。
百姓只当叛军要打过江来了,全都收拾细软、拖家带口涌向城门,却又被城门守卫用刀剑阻拦回去。
朝堂上,睡得冒鼻涕泡的小皇帝朱容止,被人从摇床里抱起来,紧急抱去了议事殿。
很快,朝服穿得歪七扭八的官员陆续仓惶入宫。
城中,百姓纷纷收拾细软物件,拖家带口涌向东、南、北边四个城门。
一时间,墨城乱成一团。
谢茯苓站在墨城的城墙上,咋舌道:“这墨城的城墙,还是不够高,看不了太远。”
夏冰弱弱开口:“属下可以带您站得更高。”
谢茯苓环顾了一圈,没看到更高的建筑物,就转头问夏冰:“譬如?”
夏冰回道:“站在属下的肩上。”
谢茯苓一愣,摸了摸胳膊道:“这就不必了。”
她掰着手指头数了许久,对夏冰道:“打信号,行动!”
夏冰应了一声,掏出一枚骨笛。
尖锐又急促的声音,犹如野鸟啼鸣,却极具穿透性。
很快,上百个黑影在墨城中四散开。
半个时辰后,墨城外,江边小树林。
谢茯苓看着地上堆满的漂亮珍宝,非常满意今夜的行动。
她问:“没把那些大人的家底掏空吧?”
一众侍卫回道:“就选了贵重漂亮的拿。”
毕竟,他们的那位殿下,从前就喜欢花枝招展、漂亮的物件。
“嗯嗯!”谢茯苓赞许道:“干得不错。”
大部队打道回驻地。
等朝臣们议事完毕,焦头烂额地回家,就惊闻府中失窃,收藏多年、逃亡都没舍得落下的珍宝被盗贼取走了……
谢茯苓耳朵热了三天。
探子来报,小皇帝那夜受到惊吓之后,每日啼哭,尤其是夜里,哭得格外厉害,哭晕了数次。
墨江对岸,硝烟遍地。
那夜,朱南星带人烧毁了叛军三个大营,毁了叛军积攒几年的硝石、船只、兵器,活捉数位叛军将领。
听说,惠安帝气血逆行,晕了好几日。
天气渐暖一些后,朱远志带兵渡江支援朱南星,谢茯苓也带上半夏和他们路上救下的无家可归的女子,渡江去清理战场。
二月初,春雪未歇。
经历过大战的土地,被腐烂味和烧焦味笼罩着,放眼看去,硝烟弥漫。
烧了一半的旌旗,在寒风中摇曳。
萎靡的乌鸦,抖着翅膀在地上啄腐尸。
瘦得皮包骨的野狗,耷拉着尾巴捡食,被乌鸦啄得凄厉惨叫。
谢茯苓捏紧用帕子制作的“口罩”,戴着野猪皮缝制的手套,心情沉重。
躺在这里的士兵,全都是大周人。
明明是同胞,有朝一日却兵刃相见,拼个你死我活,只为他人铺路。
谢茯苓吸了一口冷气,吩咐道:“分小队挖深坑,整理尸身,雕刻石碑。
把这些尸体集中摆进坑里,浇火油火化之后,撒上石灰再埋。”
有侍卫问道:“可是,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该怎么刻字呢?”
谢茯苓沉默了片刻,回道:“那便在碑上刻上编号、立碑日期。”
此行,谢茯苓带了上千人。
一路上,都在不停挖坑埋尸、修建屋舍、安抚在战乱中离散的百姓。
和朱陵游这边不同,惠安帝这边,手下对百姓极尽剥削,天灾加上人祸,简直民不聊生。
路上,谢茯苓遇见不少东躲西藏的百姓。
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无论老少,听见一丝风声,脸上立刻露出惊慌恐惧的神色。
打听之后,才知晓,叛军隔三差五就会到百姓家中,打着“征税”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
……
一个年迈的妇人给谢茯苓磕头:“郡王妃,求您救救我的女儿,救救我们村的妇人!
那群畜生不是人啊,他们不仅抢夺钱财,还抢年轻女子!我那可怜的女儿,已经被抢走两年了,也不知是死是活。”
见老人下跪,其他百姓也跟着下跪:“求求您,救救我的家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