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 新婚夜!嫁给纨绔世子后我真香了
- 我不怕痒
- 2056字
- 2022-09-29 14:43:37
谢茯苓没等到凌霄回来,月事先回归了。
提了整整一个月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四月,春种繁忙。
朱景天继位之后,朝廷那边不知道打了个什么主意,彻底消停了下来。
听说,朱景天一继位,就开始效仿朱南星,命人大肆耕种。
墨城周边城镇,但凡有田有地的地方,皆种上了粮食,长势极好。
谢茯苓神色复杂:“他挺聪明的。”
一个傀儡小皇帝,鼓励农耕,居然被采纳了?
多稀奇啊!
朱南星抿唇:“一直以来,是我小瞧他了。”
装柔弱,藏拙,扮猪吃老虎!
“他毕竟是燕王的儿子,从小就养在燕王身边。”谢茯苓唏嘘道。
披上狗皮的狼,终究是狼。反正,只要别对着他们露獠牙就好。
朱南星轻嗤了一声:“等着瞧罢,他现在能耍皇帝的威风,不过是权臣和皇室故意顺从。傀儡,哪有这么好当?”
一语成谶。
朱景天继位的第一年,墨城便遭遇了洪涝。
墨江两岸,田地尽数被冲毁。
朱景天大惊,派了上万将士去修筑堤坝,抢救百姓、农田和房屋。
无论他做什么,官员都顺从着。
当年,洪涝连续爆发了两轮,朝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秋天,颗粒无收。
朱景天终于意识到,自己被坑了。
指责他的折子,堆满书房。
十三岁的少年,穿着龙袍,坐在堆积如山的折子上,茫然无措。
小太监站在门口,看得唉声叹气。
朱景天在折子上坐了许久,才开口问:“小德子,朕错了么?”
小太监回他:“皇上不会有错。”
“是么?”朱景天眼神茫然。
小太监肯定道:“皇上是一国之君,不会有错的!”
朱景天沉默了许久,重新振奋起来:“朕明白了。”
他对小太监招手:“过来搭把手,帮朕把这些折子全部整理出来。”
这时,一阵脚步声在门外传来。
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板着脸,带着一群宫人过来:“请皇上安。
太后让奴才来问问,皇上可看完折子了?看完折子,得陪太后用膳呢。”
朱景天局促地站起身:“朕还没看完……”
大太监扯着嗓子道:“看不完,那便听着罢。来人,给皇上念折子。”
七八个小太监涌入书房,从地上捡起折子,七嘴八舌开始念了起来。
朱景天一句都没听进去。
他垂着头,掐紧掌心:兄长,你再等一等……
大太监念完一本折子,斜眼:“皇上,奴才们念的,您可听进去了?”
朱景天回神:“嗯?嗯!”
入冬后,墨城派了人到京城。目的,是要粮食。
朱南星气恼归气恼,还是让人称了五万斤麦子,分两批送往墨城。
清河郡那边,也运了几万斤米来。
然而,麦子才到半路,就被人给抢了!
紧接着,清河郡运往墨城的米,也被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山匪劫了。
眼看着,又要乱了。
这日,江蓠急匆匆地拿着信闯入松泉苑。
手中,还抓着信鸽。
瞧见谢茯苓和朱南星,他沉声道:“殿下,王妃,沉香传来消息,景公子中毒了。”
中毒?谢茯苓和朱南星闻言,齐齐惊诧地起身。
朱南星问道:“怎么回事?”
江蓠凝重道:“毒,是景公子自己下的。不仅他自己,太后及其党羽也中毒了。”
“他疯了?”朱南星又惊又气。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竟敢给当朝太后和权臣下毒,简直骇人听闻!
尤其,他还是被人控制的傀儡。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朱南星思索了片刻,对谢茯苓道:“媳妇儿,我要去一趟墨城!”
谢茯苓看着他:“早去早回。”
原本,她也想陪他一块儿去的,但是,她还得照顾蘅儿和骋儿。
果然,女子一旦有了孩子,就会被牵绊住……
朱南星将信纸烧掉,对江蓠道:“去备马。”
江蓠应声出门。
朱南星换了身便于赶路的衣物,又带了几样称手的武器、暗器。
谢茯苓不放心,又叫他把外衫脱下,在里面穿上防身的软甲。
她一边给朱南星整理衣袍,一边叮嘱:“去墨城之后,先和寄奴联系,以防有诈。”
朱南星应道:“好。”
谢茯苓又补充:“每隔一日,给我传一封平安信。”
“好。”
离开前,朱南星把她揽入怀里,吻到她几乎窒息,两人都气喘吁吁之际,才松开:“乖乖在家等我。”
谢茯苓点头。
怕她不放心,他摩挲着她的唇:“别担心我,照顾好自己和两个小崽子。我已经是做爹的人了,会护好自己的。”
谢茯苓弯唇:“我知道。”
朱南星又亲了她一口,才利落地出了门。
眨眼,脚步声就没了。
谢茯苓将朱南星换下的衣服收好,看了一眼晴朗的天气,对半夏道:“把蘅儿和骋儿抱去院子里,晒晒太阳。”
把两个小家伙哄睡着后,谢茯苓带上夏冰,乔装打扮出门。
两匹马驶出城门,往北边疾驰而去。
路上,夏冰不解地问:“粮食,放在清河郡更安全,为什么,要绕好大一圈,耗费人力物力,偷偷摸摸运到京城以北?”
谢茯苓握紧缰绳,凝视着前方:“东陵郡和清河郡富饶,粮食连年丰收,天下皆知,对吧?”
“属下明白了。”夏冰回道:“大家都知道清河郡有粮,造反的人也知道清河郡有粮。
要造反,先抢粮。把粮食运走,才不会被造反之人抢走。”
“嗯。”谢茯苓点头。
夏冰又问:“可是,百姓怎么办?如今的清河郡与东陵郡,住着那么多百姓。”
“造反需要巨大人力与财力,所以,他们不敢拿百姓怎么样的。”谢茯苓回他。
相反,他们需要民心。
毕竟,赋税、粮食、兵力……哪一样,不是靠百姓?
拿下京城之后,朱南星与她商议一番之后,在京郊偏远之地秘密修粮仓。
之后,又让程琨爵回清河,负责运粮一事。
一年多下来,粮仓已经囤满了好几个,以备不时之需。
手里有粮,心中才不会慌。
出城后,谢茯苓巡视了好几处粮仓,清点了粮食,踏着夜色回城。
次日,早饭后,她又出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