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座里程碑,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如何理解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1917年11月7日(俄历1917年10月25日),在列宁领导下,彼得格勒的工人群众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1月8日,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成立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随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先进分子,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力量不是不能战胜的,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不是孤立无援的,由此增强了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由此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作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树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并且在实践中得出向俄国革命学习、“走俄国人的路”的结论。
3.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答: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和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封建迷信;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早期的新文化运动仍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它确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启蒙运动,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爆发后,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新文化运动开始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积极促进和领导了这场运动。同时,全国各地创办的进步报刊、进步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第一,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以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第二,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第三,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第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第五,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5.如何认识《新青年》的创刊过程及创刊的意义?
答:1916年9月,《青年杂志》自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自此成为反封建和宣传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曾刊载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李大钊的论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陈独秀的论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等等。《新青年》积极提倡科学与民主,倡导道德革命、文学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呼唤人性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如何认识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
答:1919年上半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会议。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并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要求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学生重新走上街头演讲,又有大批学生被捕。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参加人数达六七万人。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燎原烈火般蔓延至全国,扩展到20多个省、市的100多座城市。五四运动突破青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北洋政府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6月28日,最终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7.如何认识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答:中国先进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也不是在玩弄新的辞藻,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为担负起改造中国的历史使命寻求和掌握革命的科学理论。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并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看作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其他原理的一条“金线”。他们在学到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后就积极投身实际斗争中,努力用这些新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他们深入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众的疾苦,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8.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条件,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9.早期留法勤工俭学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
答:留法勤工俭学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知识青年赴法国求学的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曾向中国大量招募华工。1915年蔡元培、吴玉章等在巴黎组织了勤工俭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为目的,号召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并成立华法教育会作为留法勤工俭学的工作机构。从1919年3月到1920年底,中国先后有17批学生赴法,总数达1600多人。通过勤工俭学,他们对西方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社会落后、愚昧的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变革中国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如周恩来、赵世炎等利用在欧洲的有利条件,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相继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0.什么是北京工读互助团?
答:北京工读互助团是五四运动时期在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支持下,由少年中国学会成员王光祈发起的学生社团组织于1919年底成立的,团址在北京。其宗旨为:“本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特点是在互助的原则下,工学结合,以工养学。团员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主。互助团内“绝对实行共产”。团员每天需工作4个小时,团员工作所得,归团体公有。团员所有生活费用,由团体供给。团员一边在各校听课,一边从事办素菜食堂、洗衣、印刷、装订及制造小工艺品、贩卖新书报等体力劳动。互助团试图通过这种组织的扩大和联合,实现“人人作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互助团于1920年3月宣布解散。
11.为什么说从老渔阳里建党到新渔阳里建团?
答:民国之初的上海,有一片旧式石库门里弄建筑,被称作“渔阳里”。当时渔阳里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弄堂,一头向南连着环龙路(今南昌路),这一段街坊被称为“老渔阳里”;一头向北连着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这一段街坊被称为“新渔阳里”。一南一北两个“渔阳里”,南面的老渔阳里2号与北面的新渔阳里6号相距不过百米,都是会集有志青年的重要场所,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佳话。1920年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老渔阳里2号成立,推举陈独秀担任书记。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后,1920年8月22日,陈独秀即委派共产党发起组中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施存统等在新渔阳里组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青年组织。
12.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贡献有哪些?
答: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创办外国语学社,为培养党的干部和造就革命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还注重积极发展组织。很多团员积极参加上海党组织的活动,并深入工人群众中,通过组织工会、开办“工人半日学校”“上海工人游艺会”等方式吸引和教育工人。此外,还通过开展纪念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各界进步青年投身革命活动。上海青年团的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党、团的组织建设工作。
13.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如何创建的?
答: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在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平民教学讲习团等进步青年社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建立后,按照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建团的要求,立即着手筹备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大学学生会办公室召开。张国焘在会上致开幕词,会议通过了团的章程。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高君宇被推选为书记,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宣告成立。
14.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如何创建的?
答:1920年秋,在武昌抚院街董必武寓所,由刘伯垂主持召开会议,成立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取名为“共产党武汉支部”。随后,根据刘伯垂从上海陈独秀处带回的有关建立青年团的要求,在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的青年中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最初吸收入团的是董必武、陈潭秋、张培鑫等10多名进步青年。11月初,董必武和张国恩、李书渠等研究决定,正式成立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确定“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11月7日,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一次组织会议。李书渠报告了成立团组织的宗旨,通过了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章。1922年4月9日,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武汉社会主义青年团,刘昌群任书记兼会计及劳工运动委员长。
15.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如何创建的?
答:1920年7月,毛泽东在北京、上海活动了半年多时间后回到长沙,立即致力于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相继在长沙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发起成立文化书社和俄罗斯研究会,以先进思想武装进步青年,把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同年9月,毛泽东、何叔衡组织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在一师附小、一师校友会或文化书社集会,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为建立革命组织作准备。10月,毛泽东接到上海和北京寄来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后,立即在长沙开始了建团工作。他首先从新民学会、俄罗斯研究会、文化书社的成员中发展团员,先后入团的有何叔衡、彭璜等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21年1月13日,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召开成立大会,毛泽东任团的书记。
16.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如何创建的?
答: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建立于1920年8月,由于这时没有确定信奉哪种社会主义,团员中有不少无政府主义者,大家思想不一致,工作难以进行,后来团的活动便停止了。1920年底,陈独秀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通过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三人于1921年春重新组建广东共产党组织,并公开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10月,按照上海青年团的建团要求,以研究和实行马克思主义为青年团的宗旨,进行改组,重新登记团员。1922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团的筹备会,团员到会有58名;2月召开第二次筹备会时,团员已达到140名。经过认真筹备,1922年3月14日,在广州东园召开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大会,公开建立了全省统一青年团组织。
17.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有什么特点?
答:1920年至1921年,各地诞生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组织,有的是当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直接建立的,有的是在党的早期组织指导下建立的,有的是在党的早期组织影响下建立的。虽然最根本是因为共同信仰的吸引,但凡事从细节做起时依循的却是社会逻辑,师生关系、同乡关系的联络在早期建党、建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18.1920—1921年党团早期组织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答:一是创办进步报刊和成立研究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发展成员,壮大组织;三是开展工人运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9.如何认识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性质?有何深远意义?
答: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团体,但那时团内成分是很复杂的,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也有信仰无政府主义的,还有信仰基尔特社会主义和工团主义的。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之后积极开展马列主义的传播活动,向广大青年工人、学生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并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介绍关于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为建党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在组织上积极吸收和发展青年工人和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入团,为建党准备了后备力量。
20.为什么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出现涣散问题?
答:第一,团内思想信仰出现分歧。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在团内造成的思想信仰分歧,使各地早期团组织往往不能确立共同的斗争目标,“团体的精神,当然非常不振”,从而影响了青年团组织的号召力。
第二,组织成分比较混杂。青年团组织成分的混杂,造成了严重的内耗,因此团的“团体规律和团体训练,就不能实行”,严重削弱了青年团组织的战斗力。
第三,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各地早期团组织创建后,缺乏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特别是1921年春,上海青年团组织的主要领导者和大批骨干奔赴苏俄后,上海团组织的自身活动受到了影响,和各地团组织的联系也减少了。因此,造成各地早期团组织之间步调不能一致。
由于上述各种情况,加上经费、人事变动等原因,1921年5月前后,一些地方团组织的活动相继出现了暂时的停顿。
21.什么是黄庞流血事件?
答:1922年1月,长沙华实公司第一纱厂工人在湖南劳工会及其负责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黄爱、庞人铨领导下举行罢工,湖南省省长、军阀赵恒惕派出军警,于1月16日深夜将两人秘密逮捕,第二天在长沙浏阳门外将其杀害。消息传出后,许多工人到湖南省政府门前抗议赵恒惕的罪行。毛泽东在船山学社主持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将黄爱、庞人铨被害的经过在京、沪等地报刊上披露,开展了反对赵恒惕的宣传。黄爱、庞人铨是中国工人运动中最早牺牲的青年团员。事件发生后不久,湖南各地的罢工斗争逐渐高涨起来。
22.什么是非基运动?
答:非基运动即非基督教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的群众运动。1922年3月9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发表上海各校“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宣言,指出世界的资本主义“先后拥入中国,实行经济的侵略主义了,而现在的基督教及基督教会,就是这经济侵略的先锋队”。宣言对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准备于当年4月4日集合全世界基督教徒在北京清华大学开会表示抗议,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和工人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这种“学生同盟”,全国各地爱国学生和教育界爱国人士积极响应。继上海、北京之后,广州、南京、长沙、湖北、杭州等30余地也纷纷成立了这类组织,在全国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
23.什么是“拒款运动”?
答:1921年6月,北洋军阀政府为了推行“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扩大内战,以出卖国家50年的印花税、验契税和滇渝铁路修筑权为条件,向法国政府借款3亿法郎,用于购买军火和挽救倒闭的中法实业银行。1921年6月30日至8月13日,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开展了反对北洋政府出卖民族利益、向法国政府借款换取军火、进行军阀战争的“拒款运动”。他们在赵世炎、李立三等人的领导下,两次召开大规模的“拒款大会”,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馆秘书王曾思,“拒款运动”迫使中法秘密大借款被取消。
24.中共一大后社会主义青年团整顿与恢复的情况如何?
答: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使包括青年运动在内的中国革命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1月,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签名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要求“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必须在明年七月以前超过二千团员”,并要求各地党组织“切实注意”青年运动,对青年团组织的领导要“依新章从速进行”。
根据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局的要求,张太雷、施存统等人着手整顿和恢复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从1921年11月至1922年5月,全国恢复和正式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的有上海、北京、武昌、长沙、广州、南京、天津、保定、唐山、塘沽、安庆、杭州、潮州、佛山、梧州、新会、肇庆等,团员总数达到5000多名。由此,召开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青年团组织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25.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整建工作的特征有哪些?
答:青年团的整建工作,吸取了最初建团的经验教训,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确定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明确宣布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开展非基督教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并在斗争中积极发展团组织。
26.中共一大代表与青年团有什么关系?
答: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在南湖的红船上,代表们专门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问题,决定了吸收优秀青年团员加入共产党的办法。中共一大正式代表12人(不含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7.8岁。这些代表大多数与各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关系密切,有的是创建者,有的是参与者。
27.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后,党决定在全国恢复和整顿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并吸收优秀团员入党,以壮大党的队伍。同时,根据少共国际要求和我国青年的实际,党加强了对青年运动的领导。党中央派刚从苏俄回国的张太雷(张椿年)负责恢复整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并决定以上海团的机关代理团中央职权,加强对建团工作的领导。团组织的壮大、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正式成立全国性的团中央,制定团的纲领和章程,以加强对青年运动的统一领导。为此,团的临时中央局于1922年2月12日决定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
28.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922年5月5日至10日,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在广州东园召开,主要任务是制定和通过团的纲领和章程,建立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10日晚,会议认真讨论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任务、奋斗目标及团组织的一些根本问题作了规定,为中国青年运动和团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大会还讨论通过了相关决议案,并一致同意加入共产国际领导的无产阶级青年国际组织——青年共产国际,推动中国青年运动与世界革命运动的有机联系。大会通过的决议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已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已真正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大会成立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一个行动机构,确保之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中,以组织者、动员者、协调者的身份成为党的助手而开展工作。
29.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为什么选择在马克思诞辰纪念日召开?
答: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选在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召开,这是公开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的革命青年组织。正如张太雷在大会开幕词中所指出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一方面为经济革命运动,同时联络各种革命势力,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势力。今天又是马克思的诞生纪念日,我们纪念他,非因他是大学问家,而是因为他是革命的实行家,而且与其他社会改革家不同,他指出革命的方法——经过无产阶级专政,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
30.陈独秀在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上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是什么?
答:在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上,陈独秀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的讲演,指出“社会主义青年团就是根据马克思的学说而成立”的,“马克思的学说和行为有两大精神,刚好这两大精神都是中国人所最缺乏的”。一是“实际研究的精神”,二是“实际活动的精神”,希望“青年们尤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诸君,须发挥马克思实际活动的精神,把马克思学说当作社会革命的原动力,不要把马克思学说当作老先生、大少爷、太太、小姐的消遣品”。
31.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讨论通过了哪些决议案?
答: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讨论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青年工人农人生活状况改良的议决案》《关于政治宣传运动的议决案》《关于教育运动的议决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各团体的关系之议决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国际青年团之关系的议决案》。
32.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对团纲、团章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答:团纲规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即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它的目标是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团纲接受了中共的政治纲领和口号,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还提出了团组织现阶段的具体任务:一方面为改良青年工人农人的生活状况而奋斗,并为青年妇女、青年学生的利益而奋斗;另一方面养成青年的革命精神,驶向为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之路。
团章对团员以及团的组织机构、组织形式和组织纪律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凡15岁以上28岁以下之青年,承认本团纲领及章程,并愿服务本团者,皆得为本团团员;全国代表大会为本团最高机关;在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期间,中央执委会为最高机关;青年团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团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等等。
这些规定使青年团从制度设计上一开始就是严谨缜密而不是涣散的团组织。
33.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选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如何?
答:在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最后一天,以无记名投票和过半数当选的原则,选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高尚德(高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方国昌被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为书记,团中央机关设在上海。至此,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
34.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同时,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里程碑。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使之真正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青年组织,真正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核心组织。从此以后,作为党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组织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全国广大青年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成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支坚强力量。
35.《先驱》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1922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创办机关刊《先驱》,由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出版。《先驱》发刊词明确指出本刊的“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时,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原则正在逐步酝酿,并不断体现在对青年团的思想整顿方面。例如,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就由《先驱》创刊号首先译载,使列宁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首先得以在团内传播,这对于团组织的思想整顿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先驱》积极宣传党和团的方针政策,指导和教育团员青年投身民主革命运动,扩大了党和团在先进青年中的影响。在加强团的思想建设方面,《先驱》在创刊后即投入与基尔特社会主义等思想流派的激烈论战,并出版了专刊,为廓清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在青年中的影响摇旗呐喊。同时,《先驱》还探讨和研究了青年团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总之,《先驱》在统一全团思想、加强对团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36.1922年5月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规定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教育方面开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政治方面:(1)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2)工人和农人在各级议会和市议会中应获得无限制的选举权;(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应有绝对的自由权。
经济方面:(1)18岁以下的青年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过6小时;18岁以上的青年工人,每日不得过8小时,但应争得平均的工值。禁止12岁以下的青年作工。(2)每星期至少应有连续36小时的休息,一切节日停止工作。(3)禁止厂主与艺徒私自缔结契约,应制定保护艺徒的法律。(4)改良工人卫生,禁止16岁以下的青年作有妨害健康的工作。(5)男女工人待遇平等,女子在分娩期两月中应停止工作,并须照常给发工资。
教育方面:(1)开展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的青年应为所在地方的青年无产阶级组织俱乐部、学校、讲演会,以发展他们的知识和社会觉悟,并发刊通俗的日报、月报、小册子。对于青年农人亦应特别注意,又应使年长失学的青年受普通教育。(2)开展政治教育。社会主义的青年应宣传社会主义于大多数青年无产阶级。其方法或集会讲演,或刊行出版物和小册子,并特别讲述中国政治情形及其他种种情形,以启发并养成青年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及批评力。(3)开展学校教育。社会主义的青年应运动改革学校制度,使一般贫苦青年接受初步的科学教育,并极力运动建设普遍的义务教育和学生参加一切学务管理。
37.1922年5月通过的《青年工人农人生活状况改良的议决案》指出中国青年工人农人的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要进行哪些改良?
答:这一时期,中国青年工人农人的生活状况在教育方面可以说完全没有改良。在经济和待遇方面,普通工厂尤其是纺纱厂、丝厂、香烟厂、煤矿里为工价低廉起见,雇用多数男女童工,内中还有许多不满10岁的童工,随着大人做12小时以上的工作,若稍有疲倦的状态或稍有错误,损失原料和工具,便受监工人的毒打。青年农人生活状况虽然比都市的工人稍好,然因物价腾贵、地主兼并的结果,青年农人渐渐之由自种变为佣工的地位。佣工的工钱,青年比大人低,而做同样的工作,牧童的工钱更低到每年不过一二元。
依据以上青年工人农人的生活状况,必须改良之条件如下:(1)限定童工做工最低的年龄;(2)无论成年或未成年的男女工人农人,凡做同量的工作者,须得同量的工钱;(3)禁止一切监工人、工头或师傅对于男女童工及学徒加以体罚;(4)限定童工及学徒作工最多的时间;(5)限定学徒出身最多的年限;(6)禁止学徒为师傅师娘私人服务;(7)改良工厂及店铺有害童工或学徒卫生之事;(8)筹办青年工人农人的义务教育;(9)争得或设备特别关于青年工人农人的娱乐机关,如青年游戏场、青年俱乐部等。
38.1922年5月通过的《关于教育运动的议决案》包含哪些内容?
答:(1)开展青年工人和农人特殊教育的运动;(2)开展普遍的义务教育和免除学费的运动;(3)开展男女教育平等运动;(4)推动学生参加校务运动;(5)开展非基督教学生在基督教学校内的平等待遇运动;(6)开展统一国语和推行注音字母的运动。
39.《少年》是一种什么样的刊物?主要涉及什么内容?
答:1922年8月1日,《少年》创刊于法国巴黎,陈延年任主编。这个刊物的主要任务是“传播共产主义学理”,发表了马克思的《历史要走到无产阶级专政》(《法兰西内战》的一部分)、列宁的《告少年》(即《青年团的任务》)等译文,还刊登了共产国际和少共国际的文件和消息。法国巴黎是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同无政府主义思潮作斗争,便成为《少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等先后在《少年》上发表文章批判无政府主义。
40.《少年》改组为《赤光》后聚焦的内容是什么?其传播效果如何?
答:随着国内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少年》于1924年2月改组为《赤光》。与《少年》比较起来,《赤光》更着重于揭露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压迫中国的黑暗事实,阐述当下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方针,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用创刊者的话来说,就是“改理论的《少年》为实际的《赤光》”。它的印刷数量比《少年》多,发行范围也比较广。
41.如何理解1922年劳动立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1922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了推动工人运动,趁北京直系军阀政府进行恢复国会、制定宪法的欺骗宣传之机,提出劳动者有权参加国家管理,有言论、集会、结社、罢工之自由权利,应规定合理工时、工资、劳动保护等制度,号召全国工会开展劳动立法运动。刚刚正式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带领团员积极投入这场斗争,广大团员站在斗争前列,一些团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担任了劳动组合书记部支部的领导工作,成为工人运动的领导者。
这一运动揭露了北京军阀政府所谓“制宪”的骗局。劳动组合书记部提出的劳动立法条款,实际上成了当时全国各地工人罢工斗争的纲领,它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提高了工人的政治觉悟。
42.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面临哪些突出问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对此采取了哪些行动?
答: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面临两个突出问题:第一,西方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远东卷土重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第二,在西方列强操纵下,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成为国内的严重问题。我们党决定联合相关革命力量,掀起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行动起来,配合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共合作,动员广大青年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潮流之中。
43.如何认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性质及特点?
答:为了团结留在法国的勤工俭学学生中的骨干,1922年6月下旬,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分别代表旅法、旅德、旅比的中国先进学生在法国巴黎布伦森林中集会,经过8天讨论,正式宣告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是旅欧勤工俭学学生中先进分子的革命组织,具有鲜明特点:第一,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成员身处欧洲,在系统了解马克思学说的完整体系和基本原理上,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有比国内团员更深的理论修养;第二,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成员较之国内的青年团员受到了更为广泛、复杂的国际环境的陶冶和影响,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来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不同之处,因此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共产主义事业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第三,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组织更为严密,纪律更加严明。
44.如何认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过程?
答:1922年10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召开大会,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月,这一决定获得中共中央正式批准。1923年2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临时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讨论改组问题。会议明确规定,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大会通过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改选了领导机构。
45.如何认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和意义?
答: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在旅欧勤工俭学学生中建立的青年团组织,是青年团创建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青年团的早期建设提出过不少重要的意见,例如,针对当时有些团员对党闹独立性的倾向,旅欧支部要求明文规定“青年团与共产党的从属关系”。为此,提议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必须由党选派青年党员二人为其执行委员。它和党的旅欧支部还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和卓越的领导人。
46.中共三大通过的《青年运动议决案》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为了加强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中共三大通过了《青年运动议决案》。议决案首先指出,青年运动是党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社会主义青年团,党应极力加以组织上和指导上之援助。根据全党当时的政治斗争任务和青年团自身现状,《议决案》强调指出,青年团应以组织和教育青年工人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对于青年学生的宣传工作,要从普通的文化宣传进而为主义的宣传,应引导青年学生从一般的学生运动发展成为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国民运动,应即开始从事对于各地农民运动的宣传与调查工作。《议决案》最后号召社会主义青年团应根据党的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的内容,积极参加国民运动。
47.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923年8月20日至25日,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在南京召开。这次大会除了总结过去15个月的工作、修改团的章程、改选团中央的领导以外,着重讨论了如何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方针的问题,特别是要不要加入国民党的问题。经过讨论,大会完全拥护中共三大的决议,决定团员可以和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还根据中共三大的指示,通过了关于青年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农民运动、教育及宣传、青年妇女运动等的决议案。大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和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并通过了《关于青年运动议决案》,号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根据中共三大会议精神积极参加国民运动。党的这个议决案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一切决议的依据和基础。
48.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最主要的成就在于它坚决地接受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并采取了与党统一的步骤,保证了在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面与党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完全一致。大会闭幕后不久,广大团员就英勇地投入党所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49.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通过有关决议对团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明确规范?
答: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通过有关决议,对团的工作提出明确的规范:教育工作是本团根本工作之一,以共产主义的原则和国民革命的理论教育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群众是本团最重大责任;教育青年应以向他们宣传改良目前利益为起点(如青年工人、学徒之工作苦况: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他们所受的古典、机械和非政治的教育等),以此引导他们改造社会的思想,以至国民革命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在一些有关开展具体革命工作的决议中,还从为青年特殊利益奋斗出发进一步提出要通过有效的工作引导青年工人加入工会,在农村创办农会,同时要求青年团员为青年工人、农民举办义务教育,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带领青年妇女参加争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斗争。
50.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宣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宣言明确宣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拥护青年利益的团体,中国的青年农民、工人、军人、学生应当集合在他的旗帜下面,为他们的目前利益奋战,并且与全国国民携手合作,形成雄厚的国民革命势力推倒帝国主义及军阀的强权。
51.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定的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坚决接受中共三大所确定的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决定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大会指出,中共三大方针是“最合中国实际情形”“是中国目前革命的唯一道路”“本团愿努力协同中国共产党诚实执行”。明确规定:本团团员加入国民党,当受本团各级执行委员会之指挥;但本团之各级执行委员会,当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及其各级执行委员会对于团员加入国民党问题之种种指挥;本团团员在国民党中,应赞助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主张,与其言语行动完全一致;本团应保存本团的独立的严密组织。
52.什么会议首次用“决议案”的形式确定了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原则规定?
答: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对党团关系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青年团在政治上要完全服从共产党的主张,同时要在工作和组织上保持一个独立的团体,有完全自主权。这次会议首次用“决议案”的形式确定了共产党领导青年团的原则规定。
53.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届二次扩大会议讨论了哪些内容?
答:1924年3月22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二届二次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央局和地方代表的报告,讨论通过了《中央局报告决议案》《关于团员的训练及纪律决议案》《青年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的决议案》《学生运动决议案》《关于国民党工作及态度决议案》《平民教育运动决议案》等16个决议案。会议决定取消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规定的“委员长”职务,对中央机构作了修改和补充。会议为加强团员的训练及组织纪律,特规定“本团的组织是以民主主义的集中制为原则——下级机关绝对服从上级机关;少数绝对服从多数;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之命令有抗议权”“团员的言行必须绝对一致”,会议要求“尽力多介绍最革命最觉悟的青年农工分子加入本团”和在“学生会中设立团的小组”,并主持或督促国民党青年部,使之成为“国民党学生运动的中心”。
54.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如何帮助国民党改组?
答:从1922年起,孙中山在总结了多次斗争失败的惨痛经验,又经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先后会谈之后,下决心接受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分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执行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帮助国民党改组。经过充分准备,1924年1月,由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纲和组织原则,保证了改组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后,中国共产党大多数干部、党员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多数团员加入了国民党。经过他们同进步的国民党人的共同努力,国民党很快成为群众性的革命组织,在大革命的前期和中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5.《中国青年》是如何创刊的?创刊任务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后,恽代英与邓中夏等开始筹备创办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并于1923年10月在上海正式创办《中国青年》,作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团的三大后,它又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的机关刊物),恽代英任主编。《中国青年》创刊之时,正值广大青年在中国社会这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房子里碰撞之际,广大青年“常常苦于不知道应当怎样做事,以及他们做的事不知应当怎样改良”,正是“为青年的这种需要,供给他们一种忠实的友谊的刊物”,才创办了《中国青年》。《中国青年》的任务是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到强健的路上”“到切实的路上”。
56.《中国青年》传播的内容有哪些?是如何成为青年前进中的“良师益友”的?
答:《中国青年》自创刊以来就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以共产主义原则和国民革命理论教育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群众为指导思想,以“为革命的青年作革命的指导”为历史使命,在广大青年群众中积极热情地传播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向读者推荐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专门开辟“列宁纪念特号”“十月革命专刊”“苏联革命纪念特刊”。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探求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以马列主义观点回答和解决了当时革命运动和青年运动中的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动员和鼓舞青年群众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国青年》也因此成为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和一所共产主义的大学校。每当一场大规模的斗争高潮兴起之际,《中国青年》就发表大量文章,推动斗争向纵深发展。正是由于《中国青年》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和青年实际,因此深深赢得了广大青年团员的欢迎,成为青年人前进中的“良师益友”、斗争中的“精神食粮”,教育和培养了一代革命青年,推动了青年运动的发展。
57.什么是废约运动?
答:废约运动主要是指1924年爆发的废除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的群众运动。1924年5月,《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正式签订。协定规定废除帝俄时代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取消中东铁路除商务外的一切特权等。中苏协定的签订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全国迅速掀起了一场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运动。7月,北京学生联合会等50余个团体联合组成反帝国主义运动大同盟;北京专科以上八校教职工联席会议发表宣言,要求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上海机器工人俱乐部等30余个团体也发表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宣言。8月,上海学生联合会总会等30余个团体组成废约运动大同盟,并于9月3日至9日发起了全国性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周,全国各地召开了群众大会。
58.国民会议运动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为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分裂中国的新阴谋,1924年11月,在《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再次号召召开国民会议,制定宪法,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也发表文章,号召青年积极参加这个运动。这一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各地先后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拥护国民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反对军阀的民主运动。1925年3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主持下,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以与“善后会议”相对立。这一运动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场重要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对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反动面目、动员人民参加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59.在反对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斗争中,青年团做了哪些努力?
答:在反对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斗争中,青年团不仅在理论上对国民党右派进行了猛烈抨击,而且在组织上也采取了积极的策略,以确保与右派势力争夺青年运动领导权斗争的胜利。在有右派势力的地方,青年团采取措施加紧巩固团的基层组织和进行反对右派势力的宣传工作;在右派势力已经形成组织力量的地方如上海、广东、四川等地,青年团组织一方面加紧思想斗争,缩小右派势力的影响,另一方面用运动统一战线的策略去争取他们的群众,如在上海,团组织指示上海学联有意识地团结吸收了一部分右派分子参加学联,以便开展工作。这一斗争策略,有利于青年团开展工作。
60.恽代英提出的做一个宣传家的六个方法具体指什么?
答:我们党早期著名理论家恽代英在革命高潮中撰文指出:“我们怎样改造世界呢?我们靠宣传的工作;靠一张嘴、一支笔,宣传那些应当要求改造世界的人起来学我们一同改造世界。”[1]进而他提出做一个宣传家的六个方法。
第一,“要有一个坚强的信念”“只要你能说明理由,解释疑惑,群众一定能够接受你的宣传”。第二,“须对于所要宣传的理论,自己先有充分的明了,而且对于一切反对理由要都能够答辩”。第三,态度要谦和,“要表示出来你自己很有把握”“但不可骄傲夸大,惹起被宣传人的反感”。第四,要注意说话的语速,“不要说得太快”,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说清楚,要用极普通易懂的话传述意思。第五,要贴近生活,要从被宣传人的“生活中找你说话的材料,找那些可以证明你所说理由的例子,而且利用他生活中常要听见的土话或其他流行的术语说明你的意思”。第六,对于反对者或为难者,要心平气和地解释,并指出反对理由的错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