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文献萃编
- 于殿利 郑殿华 李红燕编译
- 13字
- 2024-01-04 11:02:20
第二章 编年史
一、概述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历史资料,因此每一份都弥足珍贵。编年史或年代记更是极为珍贵的史料,它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更切实地进行断代研究,确定准确的时间,这对于历史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关于时间的科学来说,其价值不言自明。反映早期城邦历史的《苏美尔王表》和反映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鼎盛时期——古巴比伦时期的《巴比伦第一王朝年代记》,就是具有这样意义和价值的历史文献。
王表,通常是指按照年代次序罗列统治者名衔的文献,它是王权作为社会与文化记忆核心内容的历史呈现。《苏美尔王表》作为现存最完整的王表,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特别是研究苏美尔人政治史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对我们理解古代两河流域各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古提人、阿摩利人等)关于王权起源、王位继承,人神关系思想,也大有裨益。
公元前1900年前后,苏美尔“历史学家”编写了一个“王表”,现代学者称之为《苏美尔王表》。《苏美尔王表》使用苏美尔语书写,是现存保存最完整的王表,记载的是从苏美尔人历史开端——从“王权”自天而降到伊新王朝期间苏美尔各邦大部分王的名字、他们统治的城邦的名称以及他们为王的时间,明显地分为“大洪水前”和“大洪水后”两个时期,前者指史前,后者才是历史时期,从基什第一王朝到伊新王朝。王表中有唯一一位女王:库巴巴(Kug-Baba),属于基什第三王朝,王表中记载她在位时长100年,在没有成为王之前,是一位卖酒妇。《苏美尔王表》虽然记载早期历史时过于夸大统治者的统治年代,但就各城邦国王名字和国王序列而言,王表的记载基本符合历史事实。
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是何种人,目前尚不清楚。早在旧石器时代,两河流域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属于这一时期的洞穴遗址。在公元前5000年代,两河流域的南部已经出现了金属器,人们发明了铜鱼叉等工具。埃利都是这里最古老的居住地,它是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3500年间欧贝德(Obeid)文化的发祥地。
大约在欧贝德文化的中期,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部落来到两河流域南部,主要居住在苏美尔地区,他们说的是苏美尔语。欧贝德人与后来的苏美尔人的关系问题,以及与此次相关的谁是两河流域最早居民的问题,学者们的观点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大体说来,考古学家认为,苏美尔人可能就是两河流域史前文化创造者中的一员,欧贝德人可能就是苏美尔人。语言学家根据文字的出现判断,苏美尔人是外来民族。著名苏美尔学家、美国学者S.N.克莱默教授著有《历史始于苏美尔》,她就认为,欧贝德人是与苏美尔人完全不同的民族,他们是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在苏美尔人来到之前,他们已经在这里定居很久了。苏美尔人逐渐融合欧贝德人,成为南部两河流域的主要居民。造成学者们各执一词的主要原因在于,欧贝德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资料,而关于苏美尔人的来源及其语言归属问题,目前也难下断言。
苏美尔各城邦兴起后,为争夺土地和霸权而经常进行战争,“王权”即称霸国不断转换。基什、乌鲁克、乌尔、拉伽什、乌玛等城邦先后称霸。长期的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奠定了城邦灭亡的基础。
比苏美尔人稍后,塞姆人的东支阿卡德人来到了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以北的阿卡德地区。阿卡德王国的创立者是萨尔贡,他击败苏美尔霸主,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纳拉姆新以后,阿卡德王国由盛转衰。阿卡德王国灭亡后,古提人趁机占领了两河流域南部。古提人在两河流域南部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苏美尔各邦逐渐复兴,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苏美尔人创造了属于他们的最后的历史辉煌,实现了苏美尔文明与文化的伟大复兴。在东南面的埃兰人和西面的阿摩利人的不断侵袭下,乌尔第三王朝覆灭。乌尔第三王朝的灭亡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敲响了一个古王朝的丧钟,而且标志着一个古老民族——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政治舞台上的终结。
《苏美尔王表》是可以信赖的史料,但在使用《苏美尔王表》时应注意:
(一)《苏美尔王表》材料具有神话性质,实际上是事实与幻想的混合体。当然,还有一种因素也不能忽视,即可能是我们对苏美尔人的纪年方法还缺乏认知,这一点尤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只因目前的材料实在是太过稀少,难度太大。
(二)《苏美尔王表》在年代学上有很大局限,一些王的在位时间,言过其实,年代具体数字不可信,使用时应参照其他铭文。王表中早先的君主大概都属神话人物,统治时间非常长。后来的许多君主是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王表中,最早得到考古证实的国王是基什城邦的恩美巴拉格西,尼普尔等地出土了两件刻有此人名字的文物。吉尔伽美什在王表中榜上有名,是乌鲁克第一王朝的第五代国王。除《苏美尔王表》外也有其他铭文可以证明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是王表也会将他们的统治时间说得很长。而且从王表的不同版本可以看到,有时可能是故意这么做的(编造自己是天上来的神,彰显自己的地位)。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向神奉献和敬修神庙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记载这些活动的铭文基本上是真实的,是珍贵的史料。参照这类铭文或类似的其他材料,将使《苏美尔王表》中的年代得到科学的校订。《吐马尔铭文》就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重要的建庙铭文(《吐马尔铭文》的英译,见S.N.克莱默[ S.N.Kramer ]所著《苏美尔人》[ The Sumerians,Their History,Culture and Character ],1963年版,第47—49页;汉译者吴宇虹,发表在《世界古代史论丛》第一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30—232页)。
(三)按照王表,“王权”自天而降,然后从一个城邦转移到另一个城邦。《苏美尔王表》上所列的不同王朝是彼此相接的,实际上,在苏美尔时期,城邦并立,它们中的一些是处于同一时期的。
(四)苏美尔人在王表上写神一样的王的存在,是为了强调“王权神授”(Divine right of kings),也就是说王的权利是由天神一代代传下来的,所以是不可动摇的,这样可以更好地统治管理自己的子民。
(五)从《苏美尔王表》来看,王权与城邦息息相关,每个城邦有各自的统治权;后来出现某些霸主,要求所有管辖的城邦都必须承认自己,并同时向其进贡。
本译文根据的是美国著名亚述学家Th.雅各布森(Thorkild Jacobsen)的研究成果和英译本,从他的拉丁化了的苏美尔语译出。雅各布森的研究成果和英译(Thorkild Jacobsen,The Sumerian King List,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9)发表于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亚述学研究》(Assyriological Studies)第11号,1939年出版。其他英译文,如奥本海姆(A.Leo Oppenheim)的译文,见《古代近东文献》(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Old Testament,1969年版,第265—266页);克莱默的译文见《苏美尔人》(第328—331页)。这些虽然出版较晚,但一般来说,雅各布森的译本功夫最深,一般认为最为可信。
据雅各布森的比较研究,大部分泥板和残片都是伊新王朝后期书写的,它们都是同一个原始版本的抄件,目前发现总共有十六份(一说约二十个左右,甚至更多),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各地,尽管不同地区和时代有着细微的差别,但相互之间内容很大一部分基本相同。这个未保存下来的原始版本应是古提时期结束时,即乌鲁克王乌图赫伽时期编纂的。雅各布森的著作对各版本的不同点做出了解释,他的拉丁化苏美尔语版注明了各版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雅各布森的英译王表,根据的是十五块楔形文字泥板及残片。
译文中的省略号表示原泥板铭文处完全破损或无法辨认的文字,圆括号表示里面的文字为译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