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文皎月133,桃花水

人与人生来就是不平等,就是因为不平等所以有些人需要付出更多的,才能跟别人站在同样的天秤上。

当年霍家传信官韩武进城,凌不疑最近忙着调查当年之事,每日忙的紧,也疯魔的紧。

他有心魔,比她自己的重,且极其偏执。

因为她文皎月从一开始便站在上帝视角,她的隐忍不发是为着积攒力量,等待蓄力一搏。

而凌不疑他在一点点的拨开云雾见分晓。

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的证明自己的可笑与渺小。

这是最折磨人的,也是最残酷的现实。

文皎月还在等,等凌不疑发现她是当年孤城了另一个逃出来的幸存者。

她其实真的很想直接告诉凌不疑自己的身份,她想看着凌不疑惊讶无措。

可那实在太不好玩了,她就不明白了,凌不疑查了那么那么多孤城案有关的事,为什么就不知道她们汝阳王府两位世子,包括其他人全都葬身在孤城里。

为何不来问问她,只要凌不疑来了,她或许会大发慈悲的告诉他,当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里面有多少弯弯绕绕好玩的阴谋,一环扣一环的,九连环都不如它有趣呀!

可凌不疑没来,因为他心中只有他的父亲,与其说是为当年孤城案平反,不如说是为他父亲的死找寻原因。

所以,其他人不重要,凌不疑只关心能为他带来他父亲死亡线索的人。

春日里绒絮最是多了。

文皎月有咳疾,不知是不是当年大火里呛出来的肺不好。

反正有时间趁着这机会,她带着裕昌到附近庄子小住。

剧里这个时候,凌不疑脑子不好当众拒婚给了裕昌好大的没脸。

这辈子她可不管凌不疑是为了什么,只要他敢给裕昌一个不屑,她准叫他葬身异乡,不得安宁。

人都是各有算计的,皇帝最是精于此道。

剧里程少商给凌不疑上药,文帝暗戳戳的磕两个人CP。更是在知道凌不疑心思后,不顾一切的撮合两个人。

何尝不是因为程家不是多强有力的岳家,于他的统治无害。

而换做她,文帝那夜也不过淡淡来了句“你二人都是我朝的栋梁,不可如此小性。”

文帝这话有几分真心,毕竟他们二人要真闹的视同水火,别有天真翻脸到一方起兵谋逆。

可是一直不和才更利于他的分化统治,但是他的人设在,劝当然是要劝的,可劝完没效果也怪不了他这位慈悲为怀的好皇帝。

文帝默许了她与凌不疑抗衡,甚至在她如此敷衍上朝时,一点怪罪都没有。

当然,这里面也有原因在,一个连这样的臣子都能容忍的皇帝,还能不是个好皇帝吗?

他惜才的名声能传遍天下。

与她而言,这可不是双赢的好事儿嘛。

既然如此,文皎月就没理由不顺着演下去,毕竟她还得蛰伏。

门内看门道,外人看热闹,就是这么个理儿。

程少商的婚期定在夏日,百花时节暖和舒坦。

文皎月带着裕昌回京正是楼垚下聘之日,远远望过去,热闹的紧。

虽说,文皎月不喜程少商,但还是那句话程少商没惹到她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在她看来程少商不适合凌不疑,凌不疑对她而言,准确来说是对大多幻想嫁给他的贵女而言,是个伥鬼伴侣。

强迫症加固执自大,说实话还不如大胖橘那世里的年羹尧呢。

他还以自我为中心的,剧里他逼迫程家人习武,足够看到他不懂爱人疼人。

不要试图想把人变成另一个模样,只有幻想里才存在脱胎换骨。

换位思考我们又何尝能变成别人呢?就算有改变那也很细微,甚至到了许多年后的某一天就会变回去。

凌不疑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很难把他给纠过来。

程少商要是真跟着他,可不止像剧里那样吃那些苦。

迟早会被他磨掉棱角成为一具干枯活力的摆件。

虽说程少商迟早会被这个社会磨掉棱角,但不该成为一具提线木偶。

她回京还有个重要原因,淳于氏上门恶心她家。

说什么嫁不得十一郎,她儿也行,她怎么怎么看重裕昌郡主,就想娶来做新妇。

汝阳王妃被烦的不行,一封家书把她找回来应付。

这不,她与裕昌刚回府,城阳侯夫人又登门了。

大母直接叫她去见客。

坐在正堂里

听着淳于氏喋喋不休的自夸,什么他家世子老儿子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好的,文皎月听的口都干了,望着杯里快要尽点儿的茶水。

文皎月闭上嘴,不能喝了,已经喝了两盏了。

来时她问过裕昌,小姑娘对凌家这是非窝没想法,说真的若不是汝阳王不做人,汝阳王妃祖孙俩无依无靠,汝阳王妃教育出来的裕昌不至于非要进那烂事筐。

“汝阳郡主,你说是吧?”淳于氏终于夸完,到了间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文皎月烦的的紧,先吓吓人再说。

淳于氏绣帕掩面,眉头轻皱,她和大多人一样,很不喜欢汝阳郡主。

尤其是她这股疯劲,可谁叫她受陛下器重呢?他家侯爷也不敢得罪汝阳郡主。

文皎月笑得花枝乱颤“哈哈哈,城阳侯夫人,这是在辱我门第吗?”

“郡主慎言”淳于氏忍着贵妇怒气,柔声哄着,生怕汝阳郡主再胡言乱语。

“我是真心想要求娶裕昌郡主为新妇,你大母也是知晓的,我虽是侯夫人,但并非是十一郎的亲娘,他向来是个有主意的,我这继母难为呀!”都是老戏骨了,淳于氏也是说哭便哭,拿着绣帕点着眼角泪花。

“裕昌郡主是我从小看着长大,她的为人品性我最是知晓,当真是真心想求娶的,还请郡主莫要误会。”

“城阳侯夫人,今儿个我把话撂这儿,我家裕昌婚姻大事由她自己说了算。你家世子是千般好万般好,我家不需要。”

她半开气场,胳膊倚在扶手上,肆意贵气的很。

“都说长姐如母,我今个也托大回,你家世子不适合入赘我汝阳王府,你还是另寻她妇去吧。”

“汝阳郡主这般也太嚣张了吧,我儿哪里配不上裕昌郡主。”淳于氏养尊处优这么多年,谁对她不是客客气气的,这时候哪里还能忍得住?

文皎月突然歪头看向淳于氏,就像在打量一尊看不出寓意的花插。

看的淳于氏心里毛毛的。

“汝阳郡主这是何意?”

“没什么,就是看不懂侯夫人您,你我今日就差撕破脸了,你认为我还会傻乎乎的将自己妹妹送到你家去?”

她嘲讽一笑“侯夫人,我敬你家侯爷,称您一声侯夫人。但从今往后,我希望您和凌家其他人不要打我家裕昌的主意。我家只有两个女儿,裕昌定是招赘的。”

“好了,侯夫人今日来此也打发了一下午,是时候回去了,管家送客。”

“是”管家向来不喜欢这位城阳侯夫人,那是老早就在外面候着,这不一听到动静,脚底抹油直接滑进来。

“城阳侯夫人请吧。”管家就算再怎么不喜欢也不会失礼,因为这代表着他们王府,两位郡主的脸面。

淳于氏气得跟个河豚似的,胸脯上下老半天,可惜文皎月不是男人不会饿虎扑食。

“告辞”淳于氏老半天憋出来两个字儿。

“慢走不送,哦,对了,侯夫人,知道的,我有疾在身,脾气向来不好,不顾后果的紧,所以莫要惹火烧身。请吧!”

淳于氏不曾回头,脚步尽量不凌乱的离开。

淳于氏是依附的菟丝花,依附于凌益,也依附于汝阳王妃,在夹缝中生存,两两艰难。

说实话,要不是她把主意打到裕昌头上,文皎月没心思整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