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飞与在外打工的人陆续回村,卢爱华把修路的事情上报长宁乡,乡政府给予支持,严令沿途各村配合,不得以“借口”阻碍修路筑桥,并派办公室人员协助。
筑路机械开进山里,村民们兴奋之情难以言表。逢河沟壑建桥涵,遇山开山劈石,在探明没有任何矿产的大南山建设砂石厂,以砂石厂为基础成立预制件厂,主要为造桥修路服务。
三个钢板水泥库水泥建成,能够生产30米以内的箱梁、板梁、T梁,为桥梁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提供了保障,使修路日期大大缩短。
“七八里山路需要多长时间修建?”卢爱华问陈浩。
陈浩说:“修建一条七八里长的山路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地形复杂程度、施工条件、资金投入、人力和物力资源等。
从羊肠小道到双向两车道的公路改造,其过程涉及到的不仅是路面的铺设,还可能包括路基的加固、桥梁的修建、排水系统的设置等多个工程,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完成。这样的工程从开始到完成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当涉及到复杂的地形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从羊肠小道到双向两车道的转变,不仅改变了村民的出行方式,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工程显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此外,修建山路还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如天气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的限制,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等。由于台风过后山路被阻断,七八公里的山路上有大小塌方近百处,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挑夫志愿队进行应急物资的输送,山路的修复工作也变得极为困难,需要大量的前期清理和后续建设工作。
综上所述,修建七八里山路所需的时间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际情况中,这样的工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来完成。”
“以目前来看,这条公路大概要修多久?”卢爱华又问陈浩。
陈浩说:“让老百姓满意的‘民生工程’,不仅要在规划工期内铺好路,而且要尽快把路灯、人行道与指示灯等配套设施完善。这样,得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不过一般修公路都是一半一半的修,防止给交通造成不便利的麻烦。
修公路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我们应该理解一下,修公路的员工,他们也是比较辛苦的,整天的没日没夜的干,主要也是为了能够尽早的完工,这样看到通过自己的力量修好的公路,也是比较欣慰的,但是到了晚上,在没有灯光的条件下进行工作,是比较艰难的,因为很多地方是没有灯光的,所以进度就会有点慢。
要想尽量的修好公路,还要注意的是,要有好的领工人才行,如果这个领头人,光知道从修公路的费用中,赚钱差价,一天当中,自己也不去现场监工的话,这样的领头人是不负责任的,当下面的员工看到后,也会感觉,有这样的领导,还不如没有,自己再着急也没有用,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有这样的领导,还不如不干呢。
还有一方面,就是公路局能不能及时的给我们一些施工用的料,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对于我们修路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应该让有关部门积极的配合施工的人才行,只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将公路及时的修好。”
“马上要到秋收了,可能工期要延后。”卢爱华说。
“入冬下雪前我保证能够通车。”陈浩说。
乡委副书记、代乡长杨浩亲自挂帅,坐镇路桥建设工程指挥部,亲自谋划、一线督战。各相关职能部门、所属各小祖的党员干部等勠力同心,深入群众家中进行走访,全面征求群众意见,现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杨浩说:“这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乎子孙后代福祉,关乎固始未来发展,一定要以钢铁般的意志抓实抓好,一定要把这条路建成为一条民心路、富民路、景观路、康庄大道。”
东坪的村民小组长郑文括主动配合拆迁羊圈猪舍,在他的带动下,左邻右舍的居民纷纷主动配合支持拆迁。他说:“修路给俺们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应该主动配合工作,让路尽快建成。”
元旦卢坪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剪彩”仪式,那场面比村民们过年还要热闹,南岗洼村民韩祥军感激地说:“俺们出行方便了,俺打心底高兴,真是感谢政府!感谢陈班长!”
“从开始修路俺都在盼啊盼,俺天天都盼着大道能早点建成通车!今天终于实现愿望了!”家住西坪的张德军兴奋地说。
张德军家里开有一个生活超市,经常需要上城进货,一个来回通常要绕道二十公里,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大路建成后,他再上城进货能节省一半的时间。
村民大会通过卢坪村的新规划,新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位于宽12米的中心街路东,路西是古皂角树广场,广场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广场北面欲建设村委办公楼,广场西面欲建设学校。
卢爱华利用冬闲组织村民们平整场地、挖基、护树,“以工代赈”让村民们能够挣钱过年,小年前给村民们“发工资”,村民们对自己的工资多出千元不解。
卢飞对村民们说:“老少爷们,这是你们修路的奖金,村里只有这个能力了。”
韩祥军说:“谢谢村委!谢谢陈班长!”
郑文括说:“这钱我不能要,留给村里盖学校吧。”
卢爱华说:“你有这份心很难得,你家中也不富裕,留着给孩子们添些新衣吧。”
张德军对卢爱华说:“三哥,工钱和奖金我一分也不要,留着给水兰发工资。”
卢爱华说:“好,这些钱算借你的,等村里富裕了,加倍偿还。”
“老三,我的奖金也不要了,至于做什么用你看着办。”卢爱山含着烟袋说。
“大哥,这些钱算你捐给村里的,我让会计给你打收条。”卢爱华说。
在广场看景的卢奶奶,拿着一个布包对卢爱华说:“三儿,这是我攒的81块钱,给村里孩子们盖屋上学。”
卢爱华看着老母亲包里的碎钱说:“娘,你去那边交给卢艳,她给你开收条。”
“我不要收条,你把钱拿给艳艳吧。”卢奶奶说。
“福英,领你奶奶去卢艳那边。”卢爱华对二哥家的儿媳妇说。
“嗯,三叔,我领奶奶过去。”冉福英答道。
除夕的晚上,大雪纷纷扬扬,群山在大雪中若隐若现,高度差几百米的“天路”路灯指引人们回家过年的路。
村民们冒雪不仅送来“热腾腾”的水饺,还要刚出笼大枣馒头、香喷喷的炸鱼、花生等东西。谢水兰领着“孤儿”韩雪给李凤霞送来年货,那是“姐妹”二人做的糖糕,是一种非常美味的特色小吃,甜而不腻。
李凤霞看着脸蛋红扑扑的韩雪,拿出一个双肩书包给她,韩雪甜甜地说:“谢谢阿姨!”
“别走了,我们在一起吃年夜饭。”李凤霞说。
谢水兰看了看韩雪说:“可以,我们陪你熬年。”
“都去我家!”卢爱华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说。
“行,人多热闹。”陈浩说。
正月初三大雪停,过了元宵节气温回升,建设村委办公楼的人员开始挖基。
陈浩在房车里对卢爱华说:“得尽快解决村里30多个孩子上学的问题,我联系了建造集装箱酒店的厂家,他们答应两周内把学校建成,新学校由三个5.4x6.6米的特制轻钢房组成,与普通教室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孩子们在三月三后就能够用上新教室。”
“那谢水兰的宿舍咱们怎么解决?”卢爱华问陈浩。
陈浩说:“教师宿舍是4.5×6米的带储能的太阳能方舱,完全不靠外部能源。
全屋设计的小巧精致,布局合理巧妙。屋子的主体就是一个蓝色的集装箱,外部用了防腐蚀的油漆做了处理。在屋顶同样采用铁壁隔离起到了一定的隔音效果,同时也增大了屋顶的覆盖面积,也使得屋檐下得到更好的庇护。
这个小屋的重点设计就是环保低耗能,所以这个小巧的房子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微风小风力发电机,可确保在一天中的所有时间为电池充电。还有用于收集雨水并净化的设备,然后将其过滤并分配到浴室和生活用水。集装箱的屋顶覆盖有镀锌波纹金属板,该金属板向外延伸超出结构,也是为了增加雨水收集量。
小屋内全部采用云杉胶合板衬砌了房屋的内壁,包括大量的储物柜设计,以及壁炉,可转换沙发床,紧凑型凳子和桌子。原木色云杉胶合板的使得整个屋子内部没有了铁皮的冰冷,更多的是一种温暖的舒适感。
为了有足够的收纳空间,墙壁上的纵向空间就得合理定制使用,所以全墙的储物柜子整齐有序的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收纳储物空间。折叠的座椅和折叠的沙发床设计,给整个屋子节省了更多的实用空间。
厨房的操作台非常的宽敞,全定制的云杉材料一体式设计,厨房上的边角空间也被合理地利用起来,设计了许多储物柜。紧贴厨房灶台板后面就是小屋子的卫生间兼淋浴室了。卫生间的外部墙上也嵌入了收纳柜设计,用来收纳存储更多的东西。
来到卫生间里面来看看,卫生间的空间也是非常的大,同时容纳两个人也是没有问题的。卫生间内设置有移动的马桶,淋浴房和洗手梳妆台。”
“很好,那我先安排人做地坪。”卢爱华说。
“行,操场面积不能太小,要像麻雀一样五脏俱全。”陈浩说。
风筝飞满天的时候,孩子们搬入新教室上课,韩雪也住进太阳能房,这对苦命的“姐妹”新家成了村里最“豪华”的房子,里面空调、冰箱、热水器等应有尽有。
为了谢水兰的安全,卢爱华宣布下课时间不准任何男人靠近学校半步,这样村里的光棍再也不敢觊觎谢水兰的美色。
村委办公室刚建成,卢爱华让卢爱山看大门,并叮嘱大哥也要看好学校,让心怀鬼胎的小人有所收敛,不能坏了村风。
卢坪村30多个党员联名推举卢爱华为村支书,卢爱华说:“退休人员是不能回村做书记的,可以作为一些编外人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乡委副书记杨浩说:“为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16年就鼓励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含退休干部与非领导职务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制定本实施意见。
基本条件是:一是中共正式党员;二是政治素质好;三是熟悉农村工作,带班能力强;四是群众工作能力强,能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五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艰苦奋斗,作风扎实,乐于奉献。
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包括:曾在县级以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县直以上机关单位担任副科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和非领导职务干部;曾在市级以上国有企事业单位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曾在乡镇领导班子中担任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和非领导职务干部。
市委组织部牵头,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具体负责。一方面广泛宣传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职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规定,提高知晓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全面掌握符合条件且有到村任职意愿改非干部、退休干部的情况,并及时加强沟通,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职信息库。
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职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人自荐的,直接到市委组织部或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报名;组织推荐的,可由改非干部、退休干部所在单位或原单位、原籍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向市、县两级组织部门推荐;群众推荐的,须由同一村十名以上党员或群众联名推荐。原则上副处及以上,原在市里及市外工作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的报名推荐、组织审查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其他符合条件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的报名推荐、组织审查由县市区委组织部负责。报名推荐、组织审查后,交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进行汇总,提出符合条件建议人选名单。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对建议人选进行考察。考察可采取到原单位实地调查、到拟任职村开展民主调查、到纪检监察部门和有关单位听取意见等方式进行。考察后,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确定拟任人选,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拟任人选确定后,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要与其签订定向选派任职协议,并与乡镇党委进行沟通,由乡镇党委办理任职手续。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职一般至少干满3年,原则上超过65岁不继续担任,特别优秀需要留任的,需报市委组织部批准。
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主要职责任务是建强基层组织;发展农村经济;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
选派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除享有原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外,同时享受所任村干部职位的相关待遇。担任第一书记的,参照省委组织部出台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市委组织部将加强对到村任职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宏观管理,适时组织评选表彰等活动。各县市区根据工作实际,可安排选派到村任职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参与本地区中心工作,列席县市区委及组织部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关会议、乡镇党政会议等。
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在不违反相关政策法规条件下,到村任职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可在所任职村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牵头组织或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各级要高度重视选派改非干部、退休到村任职工作,注重把这项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统筹起来,建立县市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市区直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各地要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对一些存在难以选出合格带头人、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发展思路不清和工作推动不力以及矛盾问题较多等情况的村,原则上应选派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其他村,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有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职的村,可增配一名副书记。对改非干部、退休干部要以鼓励引导为主,充分尊重个人意愿,注重选派那些有意愿继续为党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改非干部和退休干部到村任职。
选配时,要根据拟任职村的班子状况、群众意愿、发展需求、资源优势、基础条件等不同情况,结合拟到村任职干部的工作经历、业务专长、自身优势等,实行双向选择,尽量做到取长补短、多方兼顾。一般到原籍所在地,或到其曾经工作、生活所在的县市区任职。
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职后,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由乡镇党委负责,任期考核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到村任职一般应长期住村,或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三周,周一至周五除公务外出或请假外应吃住在村。到村任职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应每半年向所在县市区委组织部、不定期向乡镇道党委汇报在村工作情况。
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典型带动,注意发现和培养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与网络等载体,切实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