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两千贯

护卫们押着脸色灰败的一群人出了正堂,朱棣又对张武吩咐说:

“此事不必向当地知州通禀,让锦衣卫的人快马回京,将事情的经过一字不差的告诉陛下!”

“殿下,那这县衙?”

朱棣看了看县衙大堂里的一片狼藉,摇了摇头。

“咱们一帮大老粗,哪有治理民事的能力,留一队人马看守,封了吧,让我爹头疼去。”

张武应声领命,着手安排了起来。

待将事情善后好,太阳已经垂了下来。

出了这档子事,又牵扯到晋王府,为避免走出风声去,朱棣也没了继续在榆社县休整的心思。

他找来张武,让他散人出去,召集那些在外巡视学府改建的护卫,让他们迅速抵达太原。

而他们也将原本用作装扮商人的马车丢弃,选择了轻装简行,趁夜赶路。

即将进入五月,夜里还是有几分微凉,当晨露在叶尖凝结成绿豆大小时,朱棣一行人也赶到了太原府。

天蒙蒙亮,守城的兵甲亦是打着哈欠,在看过朱棣等人的路引之后,便将他们放进了城。

客栈中,朱棣简单清洗过身体后,换了身衣服,于房间中,见到了郑天一,不过对方身上却带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装扮也颇有几分喜意。

“不是,老郑,你这是收泔水去了啊?”朱棣捏着鼻子,打量着郑天一。

郑天一嘴角一抽,他何止是收泔水,为了完成朱棣所提的任务,他甚至都干上“倾脚工”了,也就是“粪工”。

当日皇觉寺临别前,朱棣曾下令,要求他派一半锦衣卫先行赶到太原府,暗中调查晋王的逾越之举,这倒还好说,可难就难在,朱棣还要求查清晋王府一应的开支明细。

要知道,藩王在地方的待遇之高,就连王府也不一般,通常是会专门圈定一块地方来单独修建王府的。

比如朱棣在北平的燕王府,便是在元朝大都皇宫的基础上进行修建的,富丽堂皇可见一斑。

除了规模上比不上皇宫外,俨然也是一座小型皇城了。

而晋王府亦是如此,坐落在太原府城的东北面,占地极广,俗称内城,亦是宫城,在建制上,一定程度参考了大明皇城。

除了四个宫门之外,晋王府还在宫城的外围建有四道城墙,其规模极大。

这种情况下,想要探清楚晋王府的一应开支明细,便是杀了郑天一,他也难以办到。

但这毕竟是朱棣亲自吩咐的事情,郑天一最终还是找到了办法,那便是扮成“粪工”,每日他都会借着收粪的机会,暗中贿赂晋王府的小管事,从他们口中多少能得到一些消息。

因此,在得知朱棣入城之后的第一时间,郑天一便匆忙赶来。

“殿下,您让锦衣卫探查的事情已经有了些许眉目。”

朱棣一听,也顾不得嫌弃郑天一了,连忙问说:“哦?说来听听。”

郑天一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册子,征得朱棣同意后,远远的扔向了他。

“殿下,经锦衣卫这几日走访暗查,并未发现晋王府有何异动,太原府周围卫所士卒数量也并未超出,不过较之前来说,晋王左卫中多了一个千户所。”

“多了个千户所?”朱棣翻看着郑天一记录的册子。

“对,属下派锦衣卫查过,这多出的千户所乃是去岁拒马河之战时,晋王奉命会兵大同,于东胜卫方向俘虏的北元鞑子,晋王将这些人编入千户所,平日里用以劳作或宫殿修缮。”

朱棣这下知道自己为什么有种熟悉的感觉了,晋王此举,他第一世时也曾用过,还是受姚广孝所启发。

不过彼时朱棣是将女真人收入麾下,作为王府一支有生力量来用,与如今的晋王不同。

这事若较真来说根本算不上事儿,毕竟朱元璋也多次收编北元的俘虏。

郑天一继续说:“至于您让我搜集的晋王府一应开支明细,属下无能,未能探清具体,不过据属下这两日奔走,也得到了些消息,光是王府一月采买,便有近两千贯宝钞。”

朱棣也在册子上看到了特意标注出来的两千贯的字样。

一月近乎两千贯,一年便是两万四千贯,这还只是采买,不含大小宴席、王府护卫的饷银等开支。

这个数字让朱棣心中一惊。

明初洪武九年时,朱元璋曾亲自定下诸王公主岁供之数。

凡亲王一类,每岁米五万石,钞两万五千贯。

这其中不但包含了藩王府的开支,还有藩王自己的护卫的军费。

如今晋王府光是每月普通的采买,一年便高达两万四千贯的话,其王府开支定超出了每年朝廷所给予的岁供。

这么一来,晋王府若想维持正常的运转,定少不了从其他地方将超出的开支给补回来。

想到这,他开口问说:“锦衣卫暗访期间,可有发现晋王不顾法令,加收商税的事情?”

郑天一听后,摇了摇头。

“属下并未听闻有此事发生,这太原府的行商之人也颇多,若真有加收商税的事,怕是瞒不住。”

他这么一说,倒是点醒朱棣了。

榆社县不过一个小县城,经过的客流量少得可怜,鲜少有大商人从那过路,因此哪怕刘奇罔顾法令,强加商税,凭借他姐夫王府长史的身份,也能将事情压下来。

可太原府就不一样了,地理位置较好,加上又是晋王朱棡的封地,较为繁华,来往客商人数众多,不乏有着规模较大的商队。

若是朱棡真对这些个商人下手,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住一世,不至于一点风声都走不出来。

就在朱棣暗自感叹自己钻了牛角尖时,郑天一好似想到了什么。

“殿下,还有一事,明日便是朔日(初一),按照规矩,太原府的布政司、都指挥使司及封地内的卫、府、州、县等一应杂官,都需至王府门前候见。”

“不过晋王就藩之后似乎不喜这般,便将每月朔望日封地官员候见定在了外城。”

“据属下所知,晋王将于明日与各地官员会面,地点还尚未可知,但参照以往,极有可能在城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