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岔口

我深知听闻他人的描述总不如亲身经历来得真切。于是,我决定亲自上前探个究竟。我迈出一步,踏入了前方那片光滑的砖地,随即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聆听。

不出片刻,我便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寒意,仿佛全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在那寂静无声的地下空间中,我隐约捕捉到了一个尖锐女声的回响,她正哼唱着一首旋律单调、音阶重复的曲子。那声音飘渺而又诡异,如同幽灵的低吟,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我努力压制住内心的不安,试图分辨那声音的来源,但它似乎无处不在,又仿佛来自遥远的虚空。我回头看了一眼杨天生,只见他也紧张地望着我,眼中透露出一丝惊恐。

就在我们陷入这诡异氛围之时,杨天生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的身旁,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十七哥,我又听见了。你说,会不会真的是鬼在作祟啊?”

我摇了摇头,试图用理性的话语安抚他的恐惧:“我们下过的墓穴不计其数,你什么时候亲眼见过鬼?”

杨天生先是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十七哥,虽说没见过,但也不能断定它们就不存在。”

对于这里是否真的有鬼,我内心也是半信半疑,并非完全排斥这种可能性。我真心希望那怪异的声音只是风声造成的,然而,风声通常不会包含如此丰富的音阶变化。

或许是受到了安非他命的影响,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恐怖电影中的场景:一个身穿血红色衣裳的女鬼,正站在通道的某个角落,一边梳理着遮住面庞的长发,一边凄凉地吟唱。她的长发一缕缕地脱落,最终全部掉光,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脖颈……

我浑身打了个寒颤,用力摇了摇头,试图摆脱这些荒诞不经的幻想。

杨天生在一旁猜测道:“你说,会不会是那个黑衣人在背后捣鬼,故意用这种方式吓唬我们?”

我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坚定地对杨天生说:“不管是什么东西在作怪,如果真是鬼,我们就把它打得魂飞魄散!”

杨天生急切地说:“我们两个又不是茅山上的道士,怎么对付鬼魂呢?用手电筒还是……哦对了十七哥,我那个包里还有挺多的朱砂呢。”

话音刚落,他就从背包中取出了一个手掌大小的葫芦,里面装满了鲜红的朱砂。

按照我们这一行的传统经验,对付粽子和墓中邪物最有效的物品莫过于黑驴蹄子,至于为何如此,我并未深究。但在当今这个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的时代,想要找到真正的黑驴蹄子实属不易,即便找到了,也难以妥善保存。我们总不能随身携带真空包装的黑驴蹄子吧?

我接过杨天生递来的朱砂葫芦,心中稍感安慰。至少,在这个充满未知的地下世界中,我们并非毫无准备。

依稀记得曾经有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我至今仍心有余悸。当时我们不幸遭遇了一只千年修为的白毛粽子,险些全军覆没。按照常规做法,要想制服粽子,必须设法撬开它的嘴巴,将黑驴蹄子塞入其中。然而,那只白毛粽子凶悍异常,我们根本无暇反击,只能疲于奔命。

恰逢那时,古墓的两个耳室分别摆放着两大缸朱砂。危急关头,罗小胖急中生智,推翻了大缸,用流淌满地的朱砂阻挡了白毛粽子的追击。没想到,被朱砂淹没下半身的粽子突然停止了行动,挣扎一番后轰然倒地,身上的白毛迅速消失,皮肉也迅速干瘪,最终化为一具干尸。

经过那次事件,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验证,确认朱砂同样具有克制粽子的效果,并且相较于黑驴蹄子,朱砂更易购买和携带。自此以后,每次下斗探险,我们每人都会随身携带一小葫芦朱砂,作为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受到杨天生的提醒,我立刻翻找背包,取出自己备好的朱砂小葫芦。尽管耳畔依旧萦绕着那令人不安的歌声,但手中紧握朱砂的我,内心却多了几分安定。

我对着杨天生说:“我们继续前进。”

杨天生一手持手电筒,一手半举朱砂葫芦,向我点头示意。我苦笑着摇了摇头,率先一步走到他前面,保持着高度警觉继续前行。

随着我们深入,那诡异的歌声愈发清晰,我和杨天生小心翼翼地探索着,既要防范可能存在的机关陷阱,又要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未知恐怖。

大约又前行了一百余步,我们面临了一个岔路口的选择。一条路径笔直延伸,依旧是那由光滑磨砖砌成的通道;而另一条则是一段螺旋上升的石阶。

在那个分叉路口,那诡异的歌声变得异常清晰,仿佛近在咫尺。我几乎可以确定,那声音正是源自于那段螺旋上升的石阶之上。面对这个抉择,我稍作迟疑,最终决定踏上石阶,一探究竟,查明那歌声的源头。

杨天生的表情透露出不情愿,但他并未提出异议,只是显得极度不安,手足无措。毕竟他不是那种无所畏惧的探险家,面对未知,恐惧在所难免。他更适合担当力工或是与人搏斗的角色,而对于这种探索未知的任务,还得由我这个经验更为丰富的人来领头。

我对杨天生叮嘱道:“你紧紧跟着我,一旦我发现情况不妙,我会立即通知你,到时候你就赶紧撤离。”

杨天生点了点头,应声道:“好的,十七哥。”

我小心翼翼地将脚踏上第一级石阶,逐渐加重力度,确认没有触发任何机关后,才继续向上攀登。耳边回荡着那诡异的歌声,我竭力压制住内心的烦躁,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

没过多久,我忽然感到一股冷风从上方吹拂而来,掠过我的身体,带来阵阵寒意。我疑惑地抬头望去,借助手电筒的光芒,发现在头顶的顶棚位置,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小圆洞。风正是从这些圆洞中灌入的,而那歌声似乎也是由此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