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贾诩攻城
- 三国:开局一张顺手牵羊
- 麟之章
- 2485字
- 2024-09-13 23:14:24
然而,董卓派出去制衡王允的李儒,现在一没有兵权,二没有情报,其又如何能找到王允在暗中进行的布置呢?
可以说,王允只需要在李儒身前应付一番,私下里如何布置,禅让仪式上的护卫部队是谁的,这些都将由王允一力承担。
在最后的时间里,王允也没有停歇,与自己麾下的仁人志士们一同商定起禅让的计划。
私下里,王允则与吕布,李肃等人共同确认接下来刺杀董卓的计划,并将计划一一完善。
不仅如此,王允还将回到长安准备参加董卓称帝一事的董越,张济,牛辅等人安排在了禅让仪式之中,势要将董卓与董卓的死忠们一网打尽。
……
在王允敲锣打鼓地进行最后准备的同时,驻扎在荥阳附近的陈封等人,也在12月12日迎来了一个强敌。
得到了董越的命令,带着两万大军前来讨伐陈封的贾诩,也终于是带着大部队抵达了荥阳城附近。
贾诩用兵也比较谨慎,他在荥阳城西面大概20里的位置就已经停下,开始修建营寨。
与此同时,贾诩还派出了不少斥候,前去收集陈封等人的详细情报。
陈封自然也没有懈怠,在消灭了董泛一部后,陈封就明白自己必然会与董越之间有一场仗要打。
现在贾诩的两万大军,可以说并没有超出陈封的预料。
只是,看着斥候收集到的敌军规模,陈封却也有些陷入了沉思。
仅仅只是派出两万大军,就想剿灭有着足足一万五千多人,还有着荥阳城作为防御的陈封军,未免也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吧。
当然,陈封不清楚的是,在陈封重视斥候的情况下,董越派来打听消息的斥候们大多没有收集到陈封军具体的人数。
即使是当初与张辽军交过手的董泛军中的幸存者,最终也只是给出了一个五千人规模的数据。
他们可不清楚,在张辽部的后面,还有着一支上万人的主力存在。
也正是因为情报上的差错,让董越对于陈封军的规模进行了极大的错估,最终才只给了贾诩两万部队前来讨伐。
当然,也不怪董越等人轻视陈封,毕竟这一年下来,关外的诸侯们还真就没有人乐意进入直隶来与董卓军交战。
即使有,进来的也是一些小股部队,大多人数都没有过万。
如陈封这样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多人大部队,在这一年以来也是第一支。
贾诩的稳健也让他没有因为莽撞而遭受损失,在损失了一百多个斥候却一无所获后,贾诩也终于明白他眼前的敌人绝非易于之辈。
面对敌人情况不明的现状,贾诩也不可能与敌人空耗时间。
他虽然准备了粮草,但荥阳距离弘农毕竟有些距离,拖延下去对他并不友好。
不仅如此,董越既然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任务,如果他不能快速完成的话,贾诩怕是要被董越猜忌,今后的处境怕是就要糟糕了。
事实上,贾诩也已经发现了凉州军的处境不妙,一方面凉州军的首脑胸无大志,另一方面董卓的部下们也都抛弃了底线,任由部队四处劫掠。
一旦时间再长一点,先前战力不错的凉州军将会变得毫无军纪,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除此以外,直隶虽然繁华,但最繁华的洛阳已经被毁,而后方的长安因为常年荒废,现在也没有太多产出。
一年两年或许还能维持董卓军的开销,时间再长一些,董卓军怕是自己就要因为利益和补给而产生内讧了。
可以说,贾诩本人已经有离开凉州军的冲动了,奈何他的家人们也跟随他住在了弘农附近,一时半会儿也难以离开。
再加上如果他冒然离开的话,很可能会受到上级董越的怀疑和猜忌,到时候怕是连弘农城都难以离开,更遑论举族搬迁了。
当务之急,贾诩认为自己还是要取得董越的信任,然后才能寻找机会离开直隶,前去其他地方避难。
……
为了好好表现一番,贾诩留下三千步兵看家,然后便带着一万七千兵马与各种攻城器械,抵达了荥阳城下一里开外的区域。
陈封自然也早早地就知道了敌人的到来,他也吩咐自己的部下们在各个城墙进行驻防,准备对抗敌人的进攻。
看着下方的写着董字大旗的军队,陈封也是眉头微微皱起。
相比起他麾下的队伍,敌军的装备无疑要好上不止一筹。
不仅如此,下方的董越军士兵们也都士气高昂,全然没有一点畏惧。
当然,陈封也发现了前来攻城的敌兵的问题。
这支两万人的部队虽然是被贾诩精心挑选,但陈封也能看得出来,这支部队中的士兵已经出现了军纪散乱的景象。
如此景象自然是因为先前董越默许士兵四处劫掠所造成的。
毫不夸张地说,贾诩挑选出来的两位士兵已经是董越麾下状态最好的士兵了。
换做是那些被挑剩下的,现在还有没有战斗力都是一个问题。
来到城下,贾诩也是皱着眉头观察起严阵以待的荥阳城。
看着上方密密麻麻的守军,贾诩就感到了无比头疼。
他让副将前去城下叫阵,希望城内的士兵能够出城野战。
但陈封却巍然不动,张辽和徐荣也完全没有被敌人的言语所打动。
倒是典韦,此时正叫嚷着要骑马出战,将对方的无名小将斩于马下。
这样的要求陈封自然没有答应,他很清楚,来犯的敌军不论是规模,还是训练程度都要比他的部队强上很多。
此时出城与结成军阵的董越军交战,反而才是不智之举。
他们此时又不缺粮草,不缺军备,不怕被围城,一直驻守在荥阳城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长安有变,陈封可不认为城下的董越军还有那个心情在这里跟自己对峙。
见叫阵没用,贾诩也只得轻叹一声,让部队准备进行攻城。
半个时辰后,贾诩带来的一万七千部队分兵三路,分别从西面,北面和南面三路同时攻城。
其中,西路有着近8000人,为攻城的绝对主力。
而北路和南路则分别有着3000部队,作为分兵来牵制敌人的防守兵力。
剩下的三千部队,贾诩则留作预备队,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陈封也早早地做好了安排,他在每个城墙上都布置了三千步兵作为防守。
除此以外,他手头还有着两千多步兵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
攻城也是一触即发,西面战线的战况也进行得非常激烈。
由于贾诩准备充足,攻城器械可以说是花样百出,与先前吕布攻打荥阳城的景象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几乎在战斗开始的前十分钟,城墙上的守军就已经是摇摇欲坠,可见贾诩部队的进攻力度之强。
当然,陈封也立刻调集了两千预备队上前顶住,并下令部队以弓箭压制敌人,方才化解了对方最强烈的一波攻势。
见敌人用处弓箭抛射自己的部队,贾诩也没有硬着头皮让部队强行进攻。
作为围城和攻城的一方,他贾诩已经彻底断绝了城内守军获取资源的可能。
只要耗下去,城内的守军迟早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
尤其是弓箭,贾诩可不认为,敌人能维持先前那般大规模箭雨多久。
就这样,贾诩与陈封的第一战便暂时结束,贾诩的试探也让贾诩终于清楚了陈封具体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