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您缺什么?

索布恰克收到韩枫在俱乐部放出豪言的消息的时候,深深疑惑起来。

韩枫到底想要干什么?

明明联系了自己,现在又要跟他手下一众小弟们做生意,韩枫意欲何为?

梅德是索布恰克的智囊团,他对此事颇有一点看法:“市长,依我看,韩枫是个不安分的商人,说不定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和您做生意,而是为了稳住您,好图谋圣彼得堡的其他产业。”

梅德没有收到韩枫的钱,此时对他毫无好感,在索布恰克面前一通数落韩枫。

见索布恰克没吱声,梅德继续说道:“这是欧美企业家常用套路,他们进军一个国家,一定不会只盯着某一个行业,他们想全都要,我估计这个韩枫也是如此。”

索布恰克摆摆手,似乎看出了梅德对韩枫不满,说道:“不一样,韩枫没有欧美资本家雄厚的实力,圣彼得堡的生意不可能都给他做了。”

想了想,索布恰克又说道:“而且韩枫也不像是小打小闹的人,跟我手底下这批人做生意对他来说格调太低,就算成了他赚不了多少钱,他应该主要还是想跟我做生意的。”

索布恰克对韩枫的判断才比较准确,韩枫的主要精力还是在索布恰克这边,但为了赚点钱,韩枫仨瓜俩枣的生意也得做一做。

“好了,只要他还在圣彼得堡,他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小打小闹对我们构不成什么威胁,韩枫想要做大生意,只能靠我。”

索布恰克为此事定下了基调。

的确,下面一些局长厂长什么的,掌握的都不是核心的生产资料,随便他们怎么卖,反正都已经无法产生价值了。

苏联解体后,没有中央统筹规划,已经不再需要这些鸡肋的重工业工厂开工。

索布恰克也看不上卖破烂的这仨瓜俩枣。

“是,市长先生。”梅德的挑拨离间没有起到作用,索布恰克对韩枫跟手下这帮人做生意没有丝毫反感。

梅德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为什么感觉韩枫才来圣彼得堡没多久,他这个本地人都治不了他了呢?

梅德的感觉并不是错觉,此时梅德还不太理解,但不久的将来他就会深切明白一个道理:有钱能使鬼推磨。

韩枫之所以这么快便能在圣彼得堡如鱼得水,只有一个原因,韩枫有钱。

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势力,只要韩枫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干什么都会很方便。

索布恰克是不想追究韩枫在圣彼得堡如此肆无忌惮的拉拢他的官员吗?

不是的,只是因为韩枫能给索布恰克带来超乎想象的利益,索布恰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梅德不甘心的离开了索布恰克的府邸,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的他此时此刻非常失望。

但韩枫不吃他这一套,而市长又不想管,这让梅德一时间找不到什么办法对付韩枫。

韩枫睡觉醒来,第一时间找到林学源,问他安排市政领导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林学源答道:“已经沟通好了,中午十二点,国内五点,市领导有空通话。”

“那就等吧。”韩枫点点头,去楼下吃了早餐便回屋去等着电话。

此时已经进入1992年,圣诞节苏联解体,韩枫便第一时间飞了过来。

在这待了许多天,国际上也终于反应了过来,曾经的红色巨人真的倒下了!

倒地的巨人命运从来不会好,除韩枫外,各大跨国公司也纷纷盯上了这块肥肉。

此时已经陆续渗透进入俄罗斯地界,国内同样大为震动,不仅是商人,上面更想吃下苏联遗产,促进工业进步。

但一穷二白的国内,如何能竞争得过资金丰厚的国际公司?只能干瞪眼瞅着这批资本把苏联境内还有价值的企业吃干抹净。

但韩枫的存在导致这种情况出现了一个转机。

一步快,步步快,韩枫提前赶到了俄罗斯,动作比那些跨国公司都快,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最初的韩枫并没有这个计划,因为就连韩枫自己也不太看得上这些工厂,但现在,索布恰克逼着韩枫出手,韩枫也就不得不行动了。

“喂,是韩总吗?”中午时分,韩枫接通电话后,电话中首先传来赵利民的声音。

“是我。”韩枫应道。

“韩总,我在郑书记的办公室,他要跟您通电话。”赵利民声音恭敬,显然是领导在旁边。

韩枫说道:“好,给他听吧。”

电话中传来一阵细细簌簌的声音,那头的人已经换了。

“韩总,听说你找我有事,特意从圣彼得堡打来了电话?”郑致东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

郑致东是当地一把手,每天想见他的商人都得排着队,他还不一定见,不过韩枫的面子郑致东却不得不给。

“郑书记,您好,我有重大情况向您汇报!”接通郑致东的电话,韩枫懒散模样尽去,转而一副积极昂扬的态度。

没有哪位领导能容忍懒散的态度,韩枫自然得给领导留个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领导才愿意听你讲话。

“什么情况?”郑致东也是一愣,不明白韩枫再说什么。

韩枫现在在俄罗斯,而苏联刚刚解体,韩枫不会惹了什么大麻烦要自己给他擦屁股吧?

自己只是个小小书记,可没有解决国际大事的能力,郑致东差点想把电话直接挂断。

但考虑到韩枫这个人还是比较有本事,这也是为什么郑致东愿意抛下那么多事,电话跟韩枫沟通的原因。

郑致东最终还是忍住了拿电话的右手,继续听了下去。

“郑书记,您现在最缺什么?”韩枫语气暧昧,神神秘秘问道。

“缺什么?缺企业,怎么,韩总能给我?”郑致东也被韩枫一番话问的一头雾水,韩枫到底在那边得了什么机缘,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郑书记,眼光短浅了是不。”韩枫跟领导开了一个小玩笑,呵呵笑道:“办企业最缺的是什么?是生产资料啊,是生产线啊!有了这两样,什么企业办不起来?郑书记,我话放在这了,就看您有没有这份魄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