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抄
- 重生1991激昂时代
- 百草厅白家老号
- 2037字
- 2024-08-31 10:00:04
赵利民似懂非懂,但他决定看不明白的事情就按照韩枫说的去做。
韩枫已经不止一次证明了他的正确,这次也不会例外。
得到韩枫授意后,赵利民收起杂志转身向外走去,走到门口后,赵利民突然想起来了什么,拿出杂志看了一眼,满脸尴尬回头问道:“韩总,我们生产什么样式的家具?”
韩枫停下手中的活,重复了一遍:“不是都告诉你了,就按照杂志上的来就行,这是经过市场认证的款式,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赵利民脸色更加尴尬:“韩总,这是照抄啊,咱们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做高端家具赵利民没意见,但韩枫让他照抄人家的款式,他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赵利民从小按部就班的成长起来,基本没做过出格的事,这事放在市场上是很严重的事件,赵利民既不想做,也不敢做。
而在韩枫眼里,则根本没有这些条条框框。
为了说服赵利民,让他心服口服去办事,韩枫决定好好给赵利民上堂课。
韩枫戏谑一笑,说道:“赵总,你听说过塞缪尔斯莱特吗?”
赵利民摇摇头,并不认识韩枫所说的这个人。
韩枫道:“他是一个英国人,但却是美国工业革命的奠基者,你知道为什么吗?”
赵利民再次摇头。
韩枫的笑容更加戏谑:“因为他偷偷背熟了英国当时最先进纺纱机的图纸,并在美国复制了出来,从此美国才开启了工业革命。简而言之,美国这个国家就是以抄起家的。”
调侃完美国后,韩枫的脸色罕见的认真了少许,继续说道:“任何一个后发工业国家想要起势,几乎都会的对先进工业国成熟的技术进行仿造,这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前人已经试过错的路子,我们没必要再傻傻的走一遍。没得走了,再谈创新,赵总,能明白吗?”
韩枫一提美国,赵利民立刻豁然开朗。
赵利民并不认为自己的道德底线比美国还高,连美国的发家史都抄,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现在的美国还是人类灯塔,全世界的精英都以获得美国身份为人生理想,美国的价值观影响着很多人。
赵利民也不例外。
被韩枫开导一番后,赵利民再没了心理负担,开开心心带着那本杂志找厂里设计部商量如何量产去了。
韩枫看着屁颠屁颠离开的赵利民,不禁哑然失笑,但笑过之后,韩枫又不免多了几分忧心。
赵利民的表现为韩枫敲响了警钟,九十年代,美国国运达到了巅峰,几乎全世界的精英都把美国当作人类灯塔,挤破了头想进入美国。
韩枫想从他们手里抢下全球行业最顶尖的一块蛋糕,谈何容易。
韩枫望着门口赵利民离去的方向发起了呆,韩枫明白,自己得加快进度,必须得早点进入互联网行业布局。
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硬件和软件行业发展的都很快,每晚一秒进入这个行业,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弥补。
“不能继续在家具行业耗着了,五亿,只要法米利能卖到五亿,就立刻抛售,一秒钟也不多等!”
赵利民拿着杂志来到设计部。
这群人以前养尊处优惯了,由于家具款式几年都不更新一次,所以他们每年都没什么任务,工资几乎等于白拿。
先前隆兴关门,没了既不用干活,又能拿工资的工作,属这批人叫的最惨。
结果没想到法米利又很快返聘,听说新老板主攻农村市场,厂里生产的产品都是矮桌矮凳。
这群人高兴得不得了,在新厂,说不定比在隆兴的时候都清闲!
设计行业能有他们这群吃白饭的,简直是对辛苦工作同行的不尊重!
所以韩枫决定让他们体验一下其他设计工作者的辛苦。
韩枫明天会出差,到隔壁豫省去谈下一个招商引资的政策,预计要用半个月的时间,在他回来之前,必须生产出来第一批产品,用于本市推广。
杂志上的时尚家具没有具体尺寸,只有一个样式供他们参考,想要真正做出来,工作量并不小。
韩枫不仅让自己轮轴转,也没让手下人歇着。
以韩枫为首,法米利整个工厂都处在极度紧绷的环境中,没办法,谁让他们摊上这么一个有野心的老板,要搞快速扩张,员工自然闲不下来。
法米利的工作强度是以前在隆兴时的两倍还多,所有人都很累。
尽管如此,法米利却很少有人辞职,原因是韩枫很舍得给钱,法米利的工资同样是隆兴的两到三倍,尽管每天上班都很累,但一想到钱,所有人都干劲十足。
往上数三代,几个人过过好日子啊?
大伙都穷怕了,能挣钱,再累也不怕。
接受隆兴的厂子后,韩枫让市政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原来隆兴的生产的效率有多高,同时也展现了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导致支持韩枫的人更加支持,不支持他的人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韩枫的评价水涨船高,当即成了本市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多少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想认识韩枫,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短短两个月内便创造了奇迹的年轻人长什么模样。
可韩枫崛起的时间太短,老牌商界大佬没一个人认识他,想跟韩枫吃顿饭也找不着人。
突然间,不知道哪传来的风声,说一个叫胡春的商业掮客给韩枫搭过线,在本市名不见经传的胡春立马成了香饽饽,一时间门庭若市,以至于很多人就连见胡春一面都得找人牵线。
“什么世道,想见个掮客都得先找个搭桥的。”
“谁说不是呢,以前都是那些掮客求爷爷告奶奶找咱们,现在咱们想巴结还巴结不上,你说这叫什么事。”
“算了算了,找不着就找不着吧,想必这个胡春也不一定能再见着韩枫,不说了,喝酒喝酒。”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本地很多老板的饭桌上。
大家都找不到胡春,是因为他在陪着更大的老板吃饭,老板听了韩枫的事迹,对他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