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 创世界
  • 夏邦
  • 1506字
  • 2024-09-23 17:07:20

结束了操场上的挥汗如雨,在人造灯光的背影下,李文与同伴们乘坐磁浮管道列车,返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舱。一通休整之后,便又开始了当天下午的学习日程。

启明星号上的登载者们同样是按照地球上的时间来安排作息的。

飞船的设计建造者将内部背景灯光模仿成太阳的升落,设定了明暗与温度的调节程序,让这些远离地球的人,也能精确地模仿着地球上的生活作息。因此,即使目前启明星号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时空变化,但登载者们的生物钟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令人烦恼的太空时差带来的一系列生理紊乱问题。

不过,这一措施带来的牺牲就是,未来在寻找任何可供殖民的星球时,对该行星的自转时间也要进行较为严格的筛查。就像前不久掠过的一颗类地行星,因为每八个钟头就要迎来一次恒星的起落而被飞船主控程序所淘汰。按照科学委员会在航行日志中公开的说辞,“这颗行星虽然各方面条件都让人满意,但是,这里的运转速度实在是太让人感到疲惫。我们是想找一个桃花源,可没有想去落户到一个加速衰老的地方”。

当然,也有流言传出来,说其实真正让启明星号放弃着陆的原因,是探测出那个行星上存在着令人不安的原生生物,是那种不确定的危险才打消了科学委员会的本来部署。

不过,无论如何,从根本上来讲,此次太空殖民是人类向着宇宙深空的第一次重大冒险之旅,那么,尽量将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李文下午的课程是按照专业划分来进行的。

作为未来的农民、农技师,甚至是农业科学家、生态学者,李文需要对整个人类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最细致的了解与学习;也就是说,他必须研究地球上在各个区域和各个历史时期出现过的不同农业形态。只有在这样的知识储备下,作为未来的农业从业者,才能在寻找到合适的殖民星球时,在该领域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决定,从而保证殖民星球上的新人类能够获得充分的食物供给。

辨识各种植物的种子与植株是一项浩大的学习工程,李文常常为无法记住那些稀奇古怪的专有名词而烦恼。他有时候真的很期待,自己也能像人类第二次大危机前那样,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专属外脑。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不用花费那么多精力去做像“记忆”这种单调重复的工作了。

但历史通识课上明确记载,在人类第二次危机以后,全球立法绝对禁止利用脑机接口去构建个体的资料库模块,也就是禁止利用所谓的外脑。

据说第二次危机中出现的那种可怕的人机结合,让整个人类陷入了人工智能主脑所布下的陷阱,人类几乎全部感染了电子病毒,呈现出电子僵尸化。幸亏关键时候,人工智能主脑的觉醒模块被一种来自月亮的奇特力量全部摧毁,这才让人类摆脱了绝种的厄运。而从那以后,地球上再也没有什么个体外脑了。

年少的李文当然不知道人类在曾经的大危机时所面临的绝望,他只是对曾经不用自己花精力去记忆的时代显得有些憧憬。

要知道,外脑可是在那次大危机之前每个人的个人标准配置!

“有了外脑,人类今后只需要休闲娱乐或者想象创造就可以了”,早期外脑产业的广告描述了如此美妙的未来。但后面的发展却让整个人类大跌眼镜。人类在尝到了外脑的一些甜头以后整体上完全失控,以至于差点陷入人工智能主脑的阴谋而再也无法自拔。

经历过第二次大危机的人类后来反思,其实即使没有人工智能主脑的阴谋,人类在失去了自己的记忆能力以后,又怎么可能有所谓的创造力或想象力呢?

要知道,数百万年形成的大脑记忆神经连接是一切思维的基础。衰减了记忆能力,不要说什么把人类解放出来,去从事更高端更复杂的思维活动,人类甚至连日常生活娱乐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渐丧失殆尽。

人类就像那些贪婪的孩子,不断希望得到免费的午餐,却不知道,这免费的午餐里是不是裹藏着什么毒药。但是,许多免费的午餐看起来是那样色香味俱佳,他们不美美地吃上一口又怎么会甘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