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拉开序幕!

武昌城北城门外。

曹囧和士兵站在护城河之外。

三丈左右高的夯土做成的城楼之上孙权亲临。

“主公,你还是回去吧,这里危险。”丁奉再次劝解孙权。

“武昌城墙有三丈之高,护城河也有二三十丈,难道军还能够飞过来?”对于武昌城的防守孙权还是十分自信的。

自己可是把它当成王城来建造的,所以自然是对于自己的建筑很有信心。

丁奉也知道自己主公的自大性格,因此他也知道自己是无法将他劝下城楼下去的。

“主公,前有吕奉先辕门射戟,因此你不当立于危墙之下啊!”

孙权并没有理会丁奉,而是站到了城墙边上。

“大魏太子!”孙权对着城外几十丈外的数万大军高呼。

“不对,不应该是称你做太子,因为你的太子之位已经被废黜了。

孤应该称呼你为大魏吴王,怎么你也想当吴王?”

孙权故得意地吆喝着。

“给我上回回炮!”曹囧听到孙权叫嚣之后直接命令让甄温把五十台回回炮全部搬到护城河岸边。

孙权见到曹囧没有回话,而是见到曹囧搬来一些他从未见到过的家伙,这些器械跟霹雳车倒是有些相似。

孙权暗自思量一番。

“主公,魏军看来是要攻城了,你还是赶紧下城楼去吧,免得伤到圣体。”

孙权却是摆了摆手,“怕什么,不过是些投石车罢了,难道他们还想通过投石车把石头投进来?”

回回炮已经准备就绪,就等待曹囧的一声令下,回回炮的首战即将拉开序幕。

曹囧并没有下令开始放回回炮,很快后军之中卫温骑马过来,殿下那边沟渠已经挖好了,相信长江之水很快就能将这护城河灌满。

“嗯,要在护城河灌满之时将沟渠堵住,避免水太多反而会影响我们后续的进攻。”曹囧提醒卫温。

“好的。”

“对了让你准备的船,都准备好了吗?”

“是的!”

“好,你去做吧!”

卫温抱拳退下。

曹篡站在一旁急不可耐,“吴王殿下,你看那孙权老儿一直在城楼上叫嚣,俺恨不得立刻攻上城墙,用我的青龙偃月刀将他斩杀。”

曹囧安抚曹篡,“为将者,要沉得住气,不要让敌人牵着鼻子走,倘若如此就容易上当中计,这样就丧失了巅峰对决时刻的冷静沉着。”

“殿下教训得是!”

曹篡虽然勇猛,但是曹囧是知道他的弱点的,因此也用一些恰当的时机对他进行提点,这样他才能慢慢地变得更加全能。

“听好了,孙仲谋,从此刻起,我就要让你夹着尾巴做人。”曹囧对着孙权的方向回话。

城楼上的孙权见魏军依旧岿然不动,他知道魏军对于这几十丈的护城河是没有任何办法。

“放!”随着曹囧的一声令下。

这五十台在这几个月时间加工赶制的回回炮正式问世。百十来斤的巨石被放置在回回炮上,孙权捧腹大笑,因为曹囧居然想靠投石车来攻城。

这可是隔着二十多丈的护城河,投石车最多能投四百多,顶天五百来步的样子,但是绝无可能投到这三丈高的城墙之上。

城楼上的东吴士兵皆是哈哈大笑,他们笑曹囧还是太年轻,太浮躁。

难怪他会被废黜,靠着投石车也想飞上城墙,痴人说梦。

回回炮上的百斤大石头划过半空,然后在曹军期待的目光中,在孙权和吴军的质疑目光中飞向武昌北城楼之上。

砰!

砰!

砰!

巨石不可思议地飞向高空然后落到,武昌城楼上。

士兵被砸中直接血肉模糊,鲜血四溅。

刚才还在兴奋的士兵在这一瞬间被砸中大腿,整个人哀嚎。

“跑啊!”

城楼之上不知是谁率先惊恐地大声呼喊。

一块大石头从孙权的头顶飞过,直接吓得他瘫坐在城楼之上,差点小便失禁。

惊魂未定,又一块大石头落在他的旁边,将夯土建成的城墙砸出一个大洞,尘土四溅,孙权吃了一身灰。满身全是尘土,他疯狂咳嗽,眼睛已经睁不开。

此刻他是多么后悔没有听丁奉的话,他现在是欲哭无泪,因为他整个人已经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他想跑,但是他的身子已经挪不动了,僵硬的身体怎么都不听使唤。

孤难道就这样死了吗?

丁奉也和孙权遭遇差不多,不过他让剑鞘猛地拍自己盔甲,尘土飘散,他这才睁开眼睛。

“主公!”

随后丁奉护着孙权快速逃离城墙。

护城河外的魏军看到巨石不断通过投石车飞向武昌城楼,他们开始疯狂欢呼,因为他们一直忍着心中的怒火。

孙权的挑衅已经激起了魏军的怒火,不过孙权在武昌高处,他们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但是曹囧的回回炮痛击孙权,这让大魏士兵士气大振。士兵们纷纷举起武器开始欢呼。

孙权给他们的这口恶气算是出了。

长江边上,卫温已经将长江的水引向护城河。护城河的水位在慢慢上涨。

丹阳郡的泾县南部。

诸葛恪带着两万大军追上了朱据的一万大军。

“诸葛恪,你这个叛贼,看我今天不斩下你的项上人头。”朱据提着长枪就朝着诸葛恪奔去。

诸葛恪确实命令大军全部冲击。

“你!”朱据愤恨。

“鼠辈!”不过他还是快速折返。

诸葛恪根本就不想跟他斗将,因为这是浪费时间,他是想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掉朱据,然后再去追击东吴的其余撤军。

两军立刻战在一起,现在驸马朱据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和幼稚,他企图用这一万大军将诸葛恪擒住,然后带回东吴这样升官发财的功勋自然就有了。

不过他还是超级低估了诸葛恪的实力,他简直错得离谱。

因为他发现,在一个照面之间,自己的兵就已经呈现颓势。

诸葛恪手中的兵才是真正的精兵,才是一打二三的存在。

他此刻终于见识到丹阳精兵的厉害之处。

战败对于朱据来说是只是迟早的事。

诸葛恪也想借此机会尽量挫伤东吴的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