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父亲已经出院了

尽管心中充满疑惑,但柳传亮开出五千万的价码,依旧让洪馨月感到震惊。

若她记忆无误,两个星期前宏业的市值不过一千万而已。

而短短两个星期后,在徐年的运作下,竟飙升至五千万!

这效率实在令人咋舌。

然而今天给洪馨月的震撼远不止于此。

柳传亮挥手示意那男子退下,随即笑着望向徐年。

“徐总,在我心中,宏业的价值要高出许多。”

“我愿出七千万,若你同意,此刻便可签约。”

“另外,我愿意推荐你加入联响。”

“保证你的年薪不少于百万,如果业绩好的话,还将获得联响的期权奖励。”

“意下如何?”

柳传亮脸上流露出自信的神采,在他看来,这样的筹码已足够诱人。

七千万买下宏业,对徐年这样的青年而言,无疑是难以抗拒的价码。

他早已对宏业的状况了如指掌。

徐年是接替其父的位置,方才踏入宏业。

他对宏业并无太多情感,而在U盘上市前,宏业的估值不过区区一千万。

因为一个U盘高达七倍的溢价!

柳传亮信心满满地认为,徐年必定会应允。

毕竟,当前U盘市场的真实状况,无人能知。

倘若柳传亮真能成功收购宏业,那么依托联响之力,他便能将宏业发展得更为壮大。

徐年既无资金又无销售渠道,想要独自将U盘业务推上正轨,难度堪比登天。

但是他显然低估了徐年的智慧。

在听完柳传亮的报价后,徐年却笑出声来。

“柳总,你太过夸张了,宏业不过是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哪里值七千万。”

“为了不让柳总亏损,我还是将宏业留给自己经营吧。”

徐年实际上已是在委婉拒绝。

但柳传亮似乎并未领会徐年的弦外之音。

他坚持道:“没关系,宏业在我内心确实值这个价格。”

“当然,若徐总愿意保留部分股份,我可以留下两成股份。”

柳传亮自认为给出的条件颇为优厚。

但是徐年仍旧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柳总,或许是我没有表达清楚,我在期货市场还有超过两亿的资金,因此,目前我并不急需资金。”

“你对宏业充满信心,我对宏业同样抱有厚望。”

“因此关于收购宏业的事,我们无需再议。”

“不如我们转而讨论订单合同的事情。”

柳传亮对宏业进行了详尽调查,但却未曾对徐年进行深入了解。

如果他真的清楚徐年的现状,便会知道,此刻的徐年并不缺少资金。

或者说压根不需要他那七千万。

而且,徐年已经从柳传亮的言谈中听出了端倪,意图收购宏业的,应该是柳传亮个人,并非联响。

虽然提出的条件不尽相同,但背后的含义却大相径庭。

若是联响意图买下宏业,那意味着整个联响都对宏业寄予厚望。

徐年可以借此机会,与联响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但若只是柳传亮个人,终究还是稍显不足。

徐年连续两次的拒绝,让柳传亮的颜面颇感难堪。

但是转念一想,倘若徐年手头确实握有两亿五千万的现金,他确实没有必要出售宏业。

敢于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生产如此众多的产品,足以看出徐年对U盘市场的信心。

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谁会做出因小失大的举动呢?

但柳传亮毕竟是商场老手,在得知徐年的资金状况后,内心早已放弃了买下宏业的念头。

“原来徐总现金如此充裕,倒是让我显得有些冒昧了。”柳传亮微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他是联响的股东,但多年来,他的资产与徐年相比并无太大悬殊。

他本想通过在买下宏业来增加自己的产业,但徐年坚决不卖,他也无法强买。

他毕竟不是他的弟弟,也不是联响的总裁。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来商讨一下U盘订单的事宜吧。”

“之前约定的数量是五万件,总价高达一千三百万,这个售价的确有些偏高。”

柳传亮面露难色:“作为联响的股东,我必须为公司的利益着想。”

“相信徐总也清楚,我们承接这些订单是为了将U盘与电脑捆绑销售,实际上,单独销售的量并不大。

因此,徐总在U盘售价上还需进一步考虑让步。”

虽然徐年已经做出了一定让步,但售价已经是他的底线。

否则,极易引发市场价格的崩溃,届时的问题就不只是让利这么简单了。

“在售价上,我无法再做让步,我必须为未来的市场考虑。”

徐年摇头回应。

柳传亮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有些不悦。

“但是我可以提供价值一百万的实验产品给联响。”

“这些实验产品能够作为联响的促销品。”

一百万的让利,数目不可谓不惊人。

徐年再次展现出极大的诚意,但是这并非简单的价格折让。

即便其他经销商纷至沓来,徐年也有所保留。

唯有订单额度突破千万,方能获得实验产品的赠送。

若订单总额不足千万,则无缘此礼。

一口承诺百万之利,这份颜面可谓十足。

柳传亮并非不知分寸之辈。

能将售价压低百万,已属心满意足。

他知道徐年不会再退让,于是爽快地签下了合同。

未签约前,双方不过是相识,一旦合同成立,便结成了合作伙伴。

特别是在柳传亮有心结交徐年这位青年才俊之际。

两人在会客室里交谈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又一同前往食堂用餐。

期间,柳传亮仍不时提及买下宏业的事宜,但徐年总是巧妙地转移话题。

直至送走柳传亮一行,时间已近中午两点。

尽管表面上双方互称徐总、柳总,看似风光无限。

但徐年内心对这种场面仍有些排斥,觉得过于虚伪造作。

安排了一辆卡车装载货物,将价值一千四百万的U盘运走,送往联响。

徐年驾车直奔医院,却得知父亲已经出院的消息。

父亲的伤势尚未痊愈,按原计划应修养近一个月。

然而如今仅过去十几天,父亲便已出院?

打给母亲一通电话,得知他们已回到家中。

但母亲的语气含糊不清,好像隐藏着其他事宜,催促徐年尽快回家。

徐年心中充满疑惑。

直到驱车回到家中,徐年方才恍然大悟发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