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又有新的投资计划
- 重生:从调教好员工开始科技强国
- 天韵舞春风
- 2058字
- 2024-12-11 23:12:11
包厢内的这几位人物,大多源自香江及赌城。
据萧明龙所述,他们皆是出身于香江赌城的名门望族,且均为嫡系传人。
徐年对香江与赌城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不太了解,但这并不妨碍他感知到这些人物背后的强大势力。
以李元楠为例,他的爸爸李荣光是去年荣登华人首富宝座,而且是连续十几年稳坐钓鱼台的超级富豪。
作为李荣光的幼子,李元楠自身的财富也不容小觑。
若记忆无误,此时的李元楠,刚从老爸手中接过一亿美元的创业资金。
凭借这笔资金,李元楠先后投资了多家有潜力的公司,里面最知名的便是藤讯。
尽管在藤讯尚未完全成熟之前,李元楠便已出售了全部股份,但这并不妨碍他赢得“小股神”的称号。
而这个名号如今已被徐年抢先一步取得。
不止是李元楠,其他人同样出身名门,家族势力庞大,横跨香江及赌城两大都市的众多领域,如房地产、能源、进出口贸易等。
若能与这些人建立友谊,便等同于与香江及赌城的上流社会建立了良好关系。
在萧明龙的介绍下,这些人也对徐年表达了友好的态度。
李元楠率先伸手。
“早就期待与夏国股神见面。”
“徐先生在股市的操作出神入化,凭一己之力赢得股神之称。”
“今日一见,果然令人惊叹,没想到徐先生如此年轻。”
“李先生过誉了。”
“若不介意,各位可称呼我为小年。”
李元楠展现了善意,徐年也礼貌回应。
“既然如此,小年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称呼我为元楠。”
“有空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股市相关事宜。”
“那是当然。”
徐年笑着答应,随后与众人相互认识,一同落座。
“对了小年,我已为你把前期的情况调查得一清二楚。”
“你在期货市场赢得四亿七千万的传闻,确实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这些人此前一直在散布天然橡胶价格将上涨的消息。”
“他们之所以对你下手,想必是因为你夺走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利益。”
“因此才会采取这样的手段。”
“但你无需担忧,我已经派人去给他们传递了信息。”
“相信不久之后,这起风波就会平息。”
萧明龙的话刚落,徐年的脸上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资本市场本就是各显神通。”
“他们若无法盈利,只能归咎于自身能力的不足。”
“暗中施展这些小伎俩,待我空闲之际,定要好好整治他们!”
若说徐年最初拜访萧明龙的目的是想借助他的力量平息这场风波,那么如今,徐年的目标则是与这些香江赌城的超级富二代建立友谊。
这些人不仅代表着资本,更象征着人脉与资源。
夏国虽然实行了改革开放,但对外经济贸易实则并未十分繁荣。
至少在2001年加入WTO之前,情形如此。
若能与香江及赌城的这些家族建立联系,对徐年未来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且不说其他,单是这次涉及六亿多软妹币兑换成美元的事,仅凭徐年之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萧明龙的协助。
另一方面,宏业已推出的U盘,以及即将面市的MP3等产品,也需借助这些家族之力推向全球。
徐年并非小觑夏国的消费能力,而是不少电子产品对夏国民众而言尚属多余。
比如U盘,徐年估算国内市场能吸纳的量,二十万块已属极限。
真正的销量,还是要看信息化较为发达的地区。
“对了,若我打算将六亿软妹币兑换成美元,你是否有良策可行?”
“请放心,手续费自然不会少。”
六亿软妹币,数额巨大,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萧明龙听闻徐年此言后,却不禁挑了挑眉。
“怎么?你心中又有新主意了吗?”
“一次性兑换如此巨额,目标必定不凡。”
一亿美元,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即便是萧明龙这样的超级富二代,在没有分到家产以前,手头的现金或许都不及徐年。
“六亿软妹币,我个人兑换确实有些麻烦,但若加上他们,定无问题。”萧明龙微笑着环视众人,“至于手续费,大家就权当结交朋友,我那份可以豁免。”
显然,萧明龙对徐年的态度有了显著转变。
昔日徐年手握一亿软妹币时,萧明龙虽有结交之意,却也不忘收取应得之利。
如今,他却毫不犹豫地免除了数百万的手续费。
“我也能助一臂之力,手续费同样可以免除。”
不仅是萧明龙,李元楠也开口相助。
李家在夏国内地投资广泛,提供帮助并非难事。
“我自是愿意帮忙。”
“只是手续费方面,恐无法像他们那样慷慨。”
“毕竟我对公司的影响很小。”
“但若徐兄愿意分享未来的计划,愿意带我们一同上车。”
“那么,手续费之事也可商议。”
这些富二代除了想结识徐年,也觊觎徐年近期的盈利。
两个星期时间赚取近一亿美元,任何人都会心动。
徐年心知肚明。
从萧明龙和李元楠沉默的态度中,他已猜出几分。
徐年未置一词,内心却在权衡带他们入局的可行性。
独自闯荡的优势在于徐年所需掌控的资金相对较少,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
然而,若带这些富二代共同操作,他在决策时难免会受到诸多干扰。
尽管徐年有把握确保盈利,但他不愿自己的操作受到他人影响,否则极易出现纰漏。
另外,在利益分配上,徐年也需分得一杯羹。
考虑到若仅为区区几百万的手续费而搭上这些人,似乎并不划算,心中略加思量,徐年已有所决断。
“与你们共同参与倒也无妨。”徐年开口道,“但问题是,你们能拿出多少资金?另外,关于最终的收益分配,我们该如何计算?”
这一点必须明确。
对于徐年来说,收益不多即是等同于无收益。
他应允了!
众人闻言皆面露喜色。
他们研究了徐年近期的操作,并得出结论:徐年的每一次操作均能盈利,且盈利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