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双方引起争议

在收盘之时,徐年所持有的期货品种均大幅获利,平均涨幅达到百分之二十三。

也就是说,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徐年与邰国官方携手救市,共赢得两百七十亿邰铢。

面对如此惊人的涨幅,看跌的投资者们无计可施。

即便是素来傲慢的索洛思,在这段时间内也仿佛销声匿迹,未见有任何动作。

徐年不知索洛思是否运用了杠杆,但即便有,也不会太多,或许仅限于两倍。

否则,这百分之二十三的涨幅已足以吞噬索洛思投入的百亿美元,使其血本无归。

若索洛思不想被强制平仓,唯有追加保证金,以避免亏损超出本金。

无论如何,如此巨大的涨幅,足以让索洛思陷入困境。

事实上,此时索洛思所在的酒店内,原本笑容满面的众人,此刻均面露愁容。

他们这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原本和睦的合伙人之间,也开始出现了分歧。

这与徐年及邰国官方的情况迥异。

邰国官方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定市场,他们无路可退,一旦退让,意味着邰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崩溃,这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损失。

而徐年这边,早已筛除了一批不愿继续追随的人,目前出资者仅剩徐年、萧明龙和李元楠三人,且徐年占据主导地位。

即便萧明龙二人有异议,也无法改变大局,何况他们如今已对徐年深信不疑。

也就是说,无论是邰国官方的资金,还是徐年手中的资金,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

索洛思的情形则大不相同。

索洛思的个人资产高达四五十亿美元,这是他多年积累的成果。

然而,他所掌控的量子基金却管理着超过三百亿美元的资金,这些资金来源何处?

自然是投资者的投入。

数额小的有一两亿美元,多的则达到十几甚至几十亿美元。

比如此刻,房间内除了索洛思外的七八人,都是他的客户,或者说是这次行动的合伙人。

这些人物身份特殊,包括微软的大股东和中东王室成员。

然而现在,他们却在激烈争吵,面红耳赤。

争吵的原因,正是刚刚出炉的损失报告,他们在期货市场损失惨重,因为两笔突然入场的巨额资金。

索洛思一行人尚未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期货大盘的点数便如脱缰的野马般飙升。

正是这一轮狂热上涨,使他们原本赚得的三十亿美元瞬间化为乌有。

即便有所盈余,也不过是几亿而已。

这就是众人争执的根源。

一方责怪为何不早点收手,即便已经赚了三十亿美元,也足以让他们盆满钵满。

如今,不仅三十亿美元化为泡影,如果明日大盘继续疯涨,他们甚至可能面临不小的亏损。

因此,他们主张及时止损,以防更大的损失。

而另一方则嘲笑对方的马后炮,认为此时讨论这些已于事无补。

只有重新部署攻势,一举摧毁邰国的经济体系,他们才能确保不亏损,甚至可能大有收获。

因此,他们坚持加仓的策略。

双方争论不休,互不相让。

唯有索洛思一人静坐电脑前,凝视着大盘上静止的K线图,沉默不语。

以往平滑的K线图,今日却如遭遇风暴,波动剧烈。

耳边的喧嚣似乎并未影响到索洛思,他失神地注视着K线图良久,然后猛地一拍桌子,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原本喧闹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索洛思身上。

“好了,别争了,我决定加仓。”

索洛思的声音虽轻,却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

“什么?这个时候索洛思你竟然还想着加仓?”

“我早就知道索洛思你会选择加仓,我和我背后的人都会支持你。”

“不行,我坚决反对加仓,邰国已经下定决心要捍卫他们的金融体系,此刻加仓,只会加剧亏损。”

“你们到底在担心什么?邰国动用的资金不过一百八十亿美元,即便后续追加,资金总额也不会超过三百亿美元。”

“如果邰国始终坚持不让步怎么办?如果有别的国家参与进来怎么办?如果出现亏损,责任将由谁承担?

“其他国家不会轻易介入其中,而且拖延越久,对我们越是有利。”

眼见双方又要争吵起来。

索洛思的手再次在桌面上猛力拍击,目光环视一周。

“你们能否听我说两句?”

“嗯?”

索洛思的目光在众人中穿梭,被扫视者无不耸肩沉默。

“我已深入研究了除邰国方面的另外一笔资金。”

“发现这笔资金并非邰国官方的。”

“他们宛如秃鹫,只盯着血腥的肉块,一旦涨势压过跌势,他们便会买入看涨。”

“反之,若跌势明显,他们则看跌。”

“因此,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笔资金。”

“关键在于,我们必须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尝到肉香。”

“只要我们让他们持续获利,他们便会紧跟我们的步伐。”

“而且控制这笔资金的神秘人,似乎总能预见我们的动向,甚至洞悉邰国官方的策略。”

“他们总能提前布局。”

“从这点来看,此人无疑是个聪明人。”

“甚至不逊色于我。”

“尽管他控制的资金额度不及我们。”

“最初仅是数亿美元。”

“但短短几天,其手中资金已激增至百亿美元。”

“我承认,起初我确实疏忽了。”

“但现在,只要能说服此人加入我们,我们有信心击败邰国官方。”

“因此,我决定加大投资,对邰国官方发起致命一击。”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丰厚回报。”

“不过在这之前,我需要各位追加投资,这次,至少需要两百亿美元的资金。”

徐年对索洛思那边的争议并不知情。

即便有所耳闻,他也不会过分关注。

设身处地的想,面对可能的亏损,出现意见分歧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关键在于索洛思是否具备将这些分歧重新统一的能耐,使他们坚信能够逆境翻盘。

徐年对此并不了解。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

他指派萧明龙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同时让李元楠密切监视市场大盘的资金流向,务必将最新消息及时告知。

系统的预测结果依旧稳定,这原本是件好事。

然而,徐年总是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