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末年:三分天下的精彩博弈
- 握中悬璧
- 7字
- 2024-11-28 16:06:42
第一章 曹操西征
第一节 韩、马起兵乱关中
当赤壁之战的硝烟逐渐散去后,从建安十五年(210)开始,几乎整个一年的时间里,华夏大地上呈现出一种难得的平静。
然而,这种现状却不会持久,因为在平静的背后,曹、孙、刘三大势力都在为新一轮的扩张进行着积极的准备。
对于曹操来说尤为如此。在南郡之战失败后,随着曹仁放弃江陵,曹操在荆州方向开始收缩防御,他必须找到一个新的扩张方向。
当年汉高祖刘邦对在何处定都难以抉择,张良劝道:“关中东有崤山、函谷关,西有陇山、岷山,沃野千里,南面可以依仗巴、蜀两郡的富饶,北面则有胡地草场畜牧的便利,依靠三面险阻来固守,只需控制东方的诸侯。如果诸侯安定,可由黄河、渭水运粮,向西供给国都;如果诸侯发生变故,可顺流而下,运送物资支援前线。这便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以上这段话便是关中沃土的真实写照。
当初李傕与吕布在长安混战,李傕纵兵劫掠长安,百姓父老被屠杀殆尽,死者尸骸遍地;之后李傕又与马腾交战,他再次纵兵劫掠,攻伐城邑,本来关中有数十万户百姓,结果经此劫难后人口损失殆尽。
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当时“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可见汉末战争的残酷。
然而,这人间惨剧却并未到此为止,后来李傕和郭汜发生内讧,双方交战数月,死者数以万计,这给了关中又一次沉重打击,从此以后,昔日的沃土便再也不复往日盛景。
关中弱则陇右强,因此马腾、韩遂等凉州军阀开始崛起,他们各拥强兵,交战不休。
据《三国志·钟繇传》记载,彼时曹操“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吕布、袁绍皆是曹操的心腹大患,他自然不希望有后顾之忧。
对此,在建安二年(197)时,荀彧提出:“关中虽有强敌,但彼等各自为战,不足为虑。如今对他们应以安抚为主,暂且将其稳住,足以支持到平定关东。而抚慰关中的重任则可以交给钟繇。”钟繇是荀彧的颍川同乡,当初又在迎回天子一事中颇有贡献,这次得到了荀彧的推荐后,曹操立刻任命他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而且《三国志·钟繇传》说曹操允许他“特使不拘科制”,给了钟繇相当大的独断之权。
钟繇到任后成功说服韩遂、马腾,使其各自遣送人质入朝,关中恢复了平静,而且在官渡之战期间,关中还为曹操提供了两千匹战马。
曹操对此甚为满意,于是称赞钟繇道:“关中能够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都是足下的功劳。当年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于你甚为切合。”
然而随着官渡之战的结束,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应对曹操对河北发动的强大攻势,袁尚命高干、郭援领兵数万人,联合匈奴单于进犯河东,以威胁曹操的后方,同时遣使联络马腾、韩遂共同出兵。
对于袁尚的邀请,马腾虽然已经动了心,但在傅干的劝说下还是打消了与袁氏合作的念头,最终派儿子马超领万余精兵与钟繇合力击溃了袁军。
此时曹强袁弱,且曹近袁远,若想有一番更大的追求,马腾只有联合袁氏远交近攻这一条出路,而选择了曹操则是他覆灭的开始。
曹操素有平定天下之志,绝不会允许马腾等人长期割据一方,如今与之联合无非是权宜之计,待袁氏覆灭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马腾必将成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即使马腾仍要助曹,也应该坐地起价,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而不是被傅干轻易说动,毕竟马腾的倾向对河东之战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可惜马腾并未深谋远虑,这宣告着他注定将要早早退出历史的舞台。
果不其然,曹操南征荆州前令张既传命征马腾入朝,而且据《三国志·张既传》记载,曹操要求他“释部曲求还”。
如此釜底抽薪之策,马腾自然不会轻易答应,双方经过一番拉锯,最终马腾决定自己入朝,但由马超统率自己的军队,这样便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也可以让曹操有所顾忌。
当然,马腾还有另一个理由。
马腾和韩遂本来颇为亲善,甚至结为异姓兄弟,但后来二人却逐渐反目成仇。据裴注《三国志·马超传》引《典略》记载,“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这充分说明了二人斗争的激烈。
虽然后来在司隶校尉钟繇和凉州牧韦端的调停下,二人实现了和解,但仇恨的种子早已埋下,根本不可能轻易化解。
之前马腾助曹操对抗袁氏,未尝没有借助曹操的力量压制韩遂的想法,他担心如果不与曹操合作,那么与自己素有仇怨的韩遂将会成为曹操的臂助,届时曹操便很有可能偏袒韩遂压制自己了。
这种想法应该伴随了马腾很久,据《三国志·马超传》记载,“后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可知他愿意入朝的相当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向曹操示好以对抗韩遂。
他希望以自己为纽带与曹操结好,使马超得到更多的支持,只不过他还是低估了曹操,因为曹操从没想过在韩、马两股势力之间扶植一个打压另一个,而是要将二者一并铲除,马腾的盲目之举最终葬送了自己。
赤壁之战后,曹操再次将目光转向关中,而马超、韩遂等凉州军阀的势力便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据《三国志·周瑜传》,早在赤壁之战前,周瑜就对形势做出了精准的判断,他认为“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结果他的话确实应验了。
不过曹操虽有彻底平定凉州之心,但在实际操作上却采取了另一种策略,建安十六年(211)三月,曹操突然下令让钟繇发兵南征盘踞汉中的张鲁。
对此,高柔提出:“今猥遣大兵,西有韩遂、马超,谓为己举,将相扇动作逆,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
高柔认为发兵入关必会逼反马超和韩遂,不如先安定三辅,三辅安定后就可不费一兵一卒和平招降张鲁。
按《三国志·高柔传》记载,“繇入关,遂、超等果反”,这似乎验证了高柔的先见之明。
然而问题却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这是曹操一次深远的谋划,张鲁虽然是他的目标,但却不是近期目标,曹操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真正想要图谋的是马超和韩遂。
胡三省在《资治通鉴》的注解中说道:“操舍关中而远征张鲁,伐虢取虞之计也。盖欲讨超、遂而无名,先讨张鲁之势以速其反,然后加兵耳。”一下就阐明了曹操此计的精髓。
此时的汉献帝虽然早已沦为曹操的傀儡,但曹操名义上仍是汉臣,马超作为他的同僚并无反迹,贸然出兵讨伐是得不到大义名分的。而张鲁则不同,早在刘焉时期,张鲁就破坏栈道,公然与朝廷对抗,讨伐张鲁是名正言顺的。
出兵汉中必然要经过关中,而大军进入关中则必然会刺激马超,这一点曹操也是早就想到了的。曹操不怕马超造反,他要的就是马超因恐惧生疑而起兵,这样便有充足的理由名正言顺地发兵将其剿灭了。
这样只进行一次军事行动,便能解决两个潜在的威胁,这便是胡三省提到的“伐虢取虞”之计。
事情的发展与曹操的预期完全相同。当时曹操命夏侯渊等出河东,摆出与钟繇合兵一处共讨张鲁的姿态,虽然马超的根基在凉州而不在关中,但曹操大军西征仍使其万分恐慌,他根本无法判断曹操的真正目标是什么。
在面临外部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曾经积怨颇深的韩、马两家只得再度联合起来。
这一年,马超与韩遂、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十部人马共同起兵,联军拥兵十万,齐聚潼关,准备将曹操的势力挡在关东,规模宏大的渭南之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联军虽然兵力强大,曹操本人也说“关西兵精悍”,对他们的战斗力颇为忌惮,但联军有一个致命弱点,便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核心,作战时缺乏统一的指挥。
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早在曹操尚未平定河北时,荀彧就评价说“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如今正好得到了应验。
据裴注《三国志·张既传》引《魏略》记载,联军起兵后,马超推举韩遂为都督,并说:“前钟司隶任超使取将军,关东人不可复信也。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在马超这段话中,他着重提出了两点,第一是关东人不可信,因此请韩将军不要受其蛊惑;第二则是他牺牲很大,因为这次起兵时他已经做好了“弃父”的准备,作为实质上的人质,马腾断无生理,因此韩遂也要“弃子”,即放弃在朝中的质子,决不能动与曹操私下媾和的念头。
虽然马超说得慷慨激昂,但其背后似乎有着不寻常的意味。
据裴注《三国志·张既传》引《魏略》记载,当时阎行劝韩遂,“不欲令与超合”,而韩遂却说:“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阎行对与马超联合一事颇为反对,而韩遂却说诸将立场一致,似乎是上天注定,因此不愿反对。从中可以看出,似乎韩遂有被马超胁迫的迹象。而且除韩遂外,其余八部人马大多已被马超拉拢,韩遂不敢违背众意,以天数作为托词,大概就有此意。也许正因如此,阎行才不愿与马超合作。
裂痕就此埋下,这为联军在后来战斗中的失利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