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清理负面情绪》:为什么你总是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负面情绪是指焦虑、紧张、悲伤、愤怒等一系列使人感觉不适的情绪,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顺时,它就会随之产生。

人们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一般有三个核心原因。

(1)自我同情。

这里所说的自我同情,是建立在自我理解、自我感动、情节代入、侥幸和幻想等多种心理活动之上的。

理性上我们都知道自己是谁,但在感性上我们却要在“关键时刻”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假如让你撰写一本自传,你写的必然是自己一生经历过的曲折的、重要的事件,而不是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出门之类琐碎的事情,因为这些都不是你的“关键时刻”。

可是当一个人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大多被创伤事件占据时,他就会将这些创伤事件作为自我定义的参照物,并得出“我是一个不被人爱的人”“我是一个总是失败的人”“我是一个不懂爱情的人”“我是一个废物”等负面的自我认知。

假如我们能够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则会发现所谓的负面情绪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它能令我们深刻感受到自我内在的链接。

为什么负面情绪会有如此功能呢?很简单,因为负面情绪会让你想到内心千疮百孔的自己。

寻找、理解、体验内在的“我”,这是我们的内在需求。而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会强烈刺激我们的“自我感”——哪怕这个“自我”有着负面的标签。

就像一个刚刚失恋的人会喜欢看悲伤的电影、听悲伤的音乐。悲伤的电影能够将我们代入故事情节中,使我们看到与自己对应的角色;而悲伤的音乐能够让我们体验到与自己相似的情感。这一切,都让我们在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同时,完成了一次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动。

我们已经无法——或者说没有足够的能力,在现实中改变那些创伤。

所以当我们沉浸于负面情绪时,会连续做着改变那些创伤的白日梦,或者抱着侥幸的心理将过去的创伤事件解构,又或者幻想在未来有不同的结局。

一个人沉浸于负面情绪,本质上是沉浸于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创伤事件的“幻想”中。

我们通过让自己沉浸于负面情绪,来“唤醒”创伤事件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的痛苦体验,并通过“幻想发生一些改变”的方式来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治疗效果——这也是“音乐疗法”“舞动疗法”的根本原理,一些电影、电视剧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也是这个原因。

这些疗法能够令你更深刻地代入过去的创伤,然后通过构建新的情节来改变你对创伤的理解,或者给你制造一种更为强烈的“改变”的幻象,从而让你从创伤中解脱出来。

比如,电影《和莎莫的500天》,对很多人来说,它对治疗失恋带来的心理伤痛有着特别明显的效果。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在于它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容易让人代入。

第二个原因在于它将女主角设定为自我意识十分强烈、比男主角更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这样的设定非常符合失恋的人的心理,因为事实上不管你的前任是什么性格的人,只要是他(她)抛弃了你,那么你的主观感受都会觉得对方游离于你的控制之外,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第三个原因在于这部电影的结局。在电影结尾,失恋的男主角遇到了另一个漂亮的女孩,这给观众制造了他即将和这个女孩开始一段新感情的预期,让人们对未来燃起希望。

观影者仿佛通过这部电影重新体验了一次过去的创伤,这让他们有机会在头脑中将其改写,或是对其产生新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也是通过在咨询的过程中,反复体验自己过去的创伤,然后对“自我”产生了新的认知,进而治疗了自己。

人们沉浸于负面情绪中,其实是想通过自我同情来拯救自己,只是这种自我同情背后依赖的理论是朴素的、非系统性的,因而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2)为了逃避。

一个人沉浸于负面情绪中时,对于一切事情都可以用“我现在心情很不好,没有任何动力”来拒绝;而一切的自我放纵也可以用“我心情很差,需要调节”来当作借口。

起初,我们的确由于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失去了行动力,失去了对于一切事物的兴趣。可是当这样的影响持续下去,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好处”——它可以成为我们做与不做任何事的理由。

这不意味着这个人本身品格存在问题,也不意味着他一开始就打着将此作为逃避和放纵的借口,而是由于人趋乐避苦的本性,让我们本能地试图去寻找那条最轻松、最小成本维持心理平衡的路径。

然而,根本的问题在于,最轻松、最小成本的路径,往往意味着它只是一种代偿性策略,它并不能够从根本层面解决问题,反而会由于问题和情绪永远只能短暂缓解而导致“不得不持续地使用代偿性策略”这样的结果。

就像“货币放水”是解决经济问题的一种代偿性策略一样,这种偷懒的方法一旦被使用,就意味着要持续地加大“放水”的力度,直至代偿性策略完全失效,整个秩序无法维持。

对于个体的情绪问题来说也是如此。

比如,你因为找不到对象而非常烦恼,那么真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去学习交往的技巧、改善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收入。然而这些方法都是需要付诸努力的,因此你很容易逃避。

于是你会深陷在“挫败”的负面情绪之中,一方面通过自我同情来缓解自己的挫败感,另一方面通过悲观的态度来否定需要付诸努力的解决之道。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或多或少要做点什么来应对。而我们必须非常诚实地承认,理想中我们所要选择的,自始至终都应该是对我们有最多好处、最少坏处的应对策略。只不过现实中人们首要衡量的往往是策略是否执行得足够轻松。

策略的轻松度和利弊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轻松度是利弊之中的一个子集,它是我们综合衡量时的参考因素之一。轻松与否就像创业时的成本高低一样,你如果只在乎成本不在乎其他,那么毫无疑问你会失败。你需要在一个项目有乐观的前景、明确的发展道路的前提之下,再选择成本最低的创业方式,而不能忽略前提,直接将成本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因为如果你只考虑成本的话,那么最优选择显然是不做任何事,那样就不会有任何成本投入。

所以你要意识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虽然是最轻松的应对问题的策略,但它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因为它根本上等同于逃避,如同鸵鸟遇到了危险就把头埋进沙子里。

此外,使用负面情绪作为你做不做某件事的借口,也是毫无必要的。当你非要给原本充分自由的权力施加额外的条件时,这等同于你给自己上了一道枷锁。这道枷锁可以成为你暂时用于逃避的借口,但在别的事情上也会成为限制你的因素。

理由就等于权力,额外的理由就等于额外的权力。你今天想打游戏,为了抵消自己的罪恶感,就以自己心情不好为借口让自己安心;明天你再想打游戏,就会不自觉地先判定自己心情不好,然后再去打游戏。

在这里,打游戏是你不变的事情,而多出来的“我心情不好”的理由,本质上是多余的。沉浸于负面情绪就是很多人不敢直接贯彻自己的意志,所用于逃避的一个理由,同时也是为自己制造的一个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3)无能为力。

人们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第三个原因,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消除负面情绪。

我想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在小时候受到过“如何应对负面情绪”的教育,所以面对负面情绪,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手足无措的。

看到别人不舒服也会激发我们的共情能力,这种共情能力会唤起我们自身的负面情绪,使我们认为别人的负面情绪和自己是有关系的,并且自己有义务帮助对方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但事实上,我们对于负面情绪无能为力的感觉,又会唤起我们对自身的失望,使自己感到烦躁、焦虑。

父母注意到孩子的负面情绪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抚,这时候他们的内在体验由“看着孩子不舒服,我想帮他”迅速变成了“看着孩子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好烦躁、好难受”,这种心理变化是非常迅速的,父母自身往往觉察不到。

此时,问题从要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变成要处理父母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接下来父母要做的就不是“帮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而是变成“不要让孩子影响到我,不要让孩子令我心烦”。

于是,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处理方式就会变得简单粗暴,他们的方式往往只有两种,一种是强硬的命令:“别哭了!别想了!有什么好在意的!”另一种则是对孩子情绪的否定:“你是一个男子汉,这点小事有什么好纠结的?我每天比你过得还累,我都没说辛苦,你有什么资格说辛苦?”

这两种方式对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来说都是无效的,反而会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面情绪,令他们感到恐惧、愤怒、悲伤。

当然,这种对负面情绪的应对模式,其实也不仅仅是父母对子女,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他没有照顾你情绪的义务,而且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

这里我要拓展一下,因为我不希望这本书成为心理脆弱的人寻找安慰、做精神按摩的“心灵鸡汤”。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表现出负面情绪,会期待别人能够“治疗”自己,对方也会有“我的话帮到了你、对你起到治疗作用”的期待。但事实上,我们是不应该向一个不具备心理治疗知识和经验的人寻求情绪开导的。

这就像你得了病试图让一个厨师给你治疗一样,你得不到治疗,他也对自己感到失望和无力,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双输的。

很多时候,人们对待情绪问题的处理方法,使用的只是“锯箭法”而已。

什么叫“锯箭法”?

有个人被箭射中了,他去找医生,医生把他身体外面的那部分箭给锯掉了,然后对他说:“我是外科医生,现在外科的事我已经做完了,里面的箭你去找内科医生吧。”

这就是“锯箭法”。它反映的就是我们只处理表面问题,只想粉饰太平,制造出一切都好的假象,而不愿意面对真正的问题的心理倾向。

沉浸于负面情绪之中,通过自我同情来缓解情绪,这是一种“锯箭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极为常见的情绪处理“锯箭法”——成瘾行为。这里不仅包括酗酒、抽烟、暴饮暴食之类的硬性成瘾行为,也包括沉迷于刷剧、打游戏等软性成瘾行为。

如果一个人会关注“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这个问题,那么我敢断定,这个人一定会有一些成瘾行为,不管是软性的还是硬性的,而且程度还不低。

一方面,一个人容易持续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这说明他感受快乐的能力下降了。做同样的事情,别人可以感受到七分的快乐,但他只感受到三分的快乐。如果他想和别人一样快乐,就意味着他要加大做这件事的力度,或者重复做多次才行。

另一方面,当我们出现负面情绪时,所有的成瘾行为有一个共通的作用,就是可以令当事人暂时从负面情绪中转移出来,又或是使他的感受变得麻木。这种麻木在当事人主观的感受中意味着“平静”,于是他得以从混乱和痛苦中暂时解脱。

现在,我们再来系统性地梳理一遍负面情绪很难得到解决的原因:

第一,由于缺乏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导致我们面对负面情绪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

第二,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就会本能地去自行探索方法。而由于我们追求轻松的心理倾向,所以我们探索出的方法都是代偿性的,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或者仅有暂时的缓解作用。

第三,最常见的代偿性策略,就是通过自我同情、幻想、成瘾行为来转移注意力,又或者让自己变得麻木。

第四,所有代偿性策略,都会使我们产生依赖。对于代偿性策略的依赖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在拖延中令问题加重,或者制造出新的问题。

第五,为了应对更大的问题,个体只能加大使用代偿性策略的力度。此时过去的路径依赖令其变得越来越难以从恶性循环中解脱。

如果你能够坚持看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在这篇文章中获得了足够的“自我理解”,但自我理解只是缓解负面情绪的手段,对于真正解决问题无济于事。

那么,在负面情绪这个问题上,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

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承受痛苦的能力。

很多心理问题本质上是源于我们不愿意承受痛苦,希望回避那些令自己感到不舒服、伤心、沮丧、愤怒之类的事情或场景,于是就会开始使用代偿性的策略来逃避问题。

从你使用代偿性策略开始,就意味着你已经偏离了真正的解决问题之道。所以在这里我要强调一句“废话”:如果你打算解决一个问题,第一步在于你真心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多篇文章中反复地强调过这一点:一个人如果真的打算自我改变,那么他首先要抛弃幻想,抛弃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获得一切的幻想。

我希望你在这里停一下,能够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件事情,不要再像过去一样只是在表面上思考,然后获得一点虚妄的自我安慰。不要再自欺欺人,不要再选择对真相视而不见。

我们分析一个问题时,可以找到无数个不同的切入角度,但是如果仅仅以结果而论,我们之所以无法对一个问题破局,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尝试着真正地去解决它。

负面情绪产生的诱因,必然来自一个人在意的现实问题。当你不再着眼于负面情绪的缓解,而是致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时,就意味着你已经迈出了自我拯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