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送子,成双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闪电灭世
- 2092字
- 2025-01-23 15:25:27
丞相府与天子刘禅之间的激烈角力,在魏正精妙的连环计下,尘埃落定。
开始步入了拉扯的谈判环节。
实际上,因为天子刘禅失去了筹码,这场谈判变得更加形式。
在魏正看来,这个结果,让大汉避免了历史上看似隐晦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惨烈无比的结局。
原本的历史轨迹,军方大佬魏延惨遭诛灭三族的厄运。
在野的东州派大佬李严,最终在郁郁寡欢中抱病而亡。
原本被视为诸葛亮接班人的杨仪,先被贬黜,随后因怨言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当然,史官在记载这些事件时,多采用春秋笔法。
看似轻描淡写的记录,但把各项事情彼此拉通之后,可见字里行间隐藏着的惊涛骇浪。
如今,在这截然不同的发展脉络下,大汉政治格局迎来了全新的变化。
首先,令刘禅及其他所有人都没有预料的是,胡济魏延等人是真的要裁撤丞相府。
不但不再霸府,而且全部裁撤。
当然,裁撤丞相府,并非是交出权力,而是把大汉的权力架构回到原有的国家政体上。
而不是套入丞相府之中。
首先,丞相诸葛亮被立庙,为大汉忠武王。
历史上仅仅是忠武侯,在晋朝的时候,出于宣传的需要,封武兴王。
其次,胡济则被任命为大司徒,同时录尚书事,总领朝政。
裁撤丞相之后,司徒是名义上的文官之首。
但有没有权力,关键要看录不录尚书事。
胡济不但录尚书事,而且加了一句总领朝政,就是大汉实际意义上的掌权者。
甚至为了表示尊敬,还加了个大字......大司徒。
魏延获任大将军,平尚书事,统内外军事,领凉州牧。
同时,朝廷划分汉中郡、武都郡、阴平郡、梓潼郡四郡为北部战区,仍由汉中督魏延都督。
这个任命,基本上就是把大汉的军权交给魏延,同时对于政务,魏延有参与评议论决之权。
至于那个领凉州牧,则是象征一张大饼,打下凉州,你就是凉州牧。
作为南郡人领袖的杨仪,自然也有实权。
其被委任为尚书令一职,平尚书事。
也就是说,作为大司徒胡济的二把手。
原李福依旧留任尚书仆射,作为杨仪的二把手。
由于胡济的性格并不如丞相那般事无巨细,所以杨仪从丞相府长史到尚书令,不但升官不小,而且实权也更大。
原丞相府留营长史蒋琬出任大将军府长史,成为魏延的二把手,为魏延出谋划策,辅助其处理军政事务。
毕竟对于蒋琬对丞相府的背叛,靠的都是魏正的推理,并没有实际证据。
而且人虽然背叛了,该给的消息也没落下过......
这个大将军府的长史,也让任何人说不出毛病。
吴班被封为骠骑将军,赐绵阳侯,但从此不再执掌兵权。
尽管吴班心中非常失落,但这也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他只能默默接受。
高翔荣升车骑将军,并担任江州都督,同时,涪陵郡、巴郡划归其管辖。
邓芝则代替中领军向宠,担任卫将军,掌管成都诸营禁军,成为拱卫都城的重要力量。
向宠被调至永安,出任永安都督,负责督管巴东郡。
正好,东吴在巴丘增兵一万。
向宠带一营士卒过去,也是支援,东吴喜欢偷盟友家也是出名的......
之所以把向宠外调,其实也是魏正指出,胡济瞧出此君的政治能力有点平庸。
在边疆问题不大,在权力中心地带有点堪忧。
霍弋则被任命为虎贲中郎将、侍中,统管宫中宿卫,取代了董允的位置。
由于霍弋实际上是刘禅的人,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刘禅安心,让他不会有太多的抗性。
原侍中董允则被调入阴平郡,担任阴平太守。
廖化被任命为平西将军,领兵驻扎于阴平郡。
姜维出任武都太守负责民生屯田,马岱则为征北将军,两人一同领兵屯驻于武都郡。
吕乂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如此一来,成都除了皇宫,基本就彻底掌控在原丞相府的班底手中。
另外,杜祺担任汉中太守,费祎担任巴西太守。
王平获封安北将军,辅助大将军魏延驻守汉中。
张翼被任命为安中将军,同样辅助魏延,不过驻守于梓潼郡,为巩固大汉的军事纵身防御体系添砖加瓦。
孟琰被封为平北将军,也是辅助魏延,也领兵屯驻于汉中。
原丞相府主簿杨戏担任五官中郎将,负责郎官选拔等重要事务。
其他官员也都有提拔。
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自然是一场精心的布局,确保权力依旧掌控在原本的丞相府体系中。
而且基本上做到了雨露均沾。
刘禅虽然很是不爽,但一方面没有谈判的筹码,另外一方面,对方也确实裁撤了丞相府。
于是扭头进入后宫找张氏姐妹花造人去了。
......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魏正也终于能再次前往南乡县,去担任一个县长。
启程之日,晨光熹微,由于诸葛丞相的遗孀黄氏及家眷也要迁徙过去,所以车队又庞大了很多。
魏延也是带着姜维等人前来相送。
按照原本的安排,诸葛丞相的丧事已毕,黄月英等人也就要带着家眷,与胡济一道前往成都。
天子刘禅也来了好几封信,言说让诸葛瞻入宫陪长子刘璿等人读书。
但令胡济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黄月英却是坚持带诸葛亮一家,随魏正前往南乡县。
虽然说魏正言说和诸葛亮有师徒之谊,但姜维那才是真的师徒之谊,咋不见黄月英要去武都呢?
不过,胡济倒是看出来些什么,便直接如此安排。
而且还多派了一曲卫队,由军侯赵广统领,以护佑诸葛亮的家眷。
与此同行的,还有胡济的两个儿子。
他这一举动,顿时引起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仔细一思量,当即拍大腿:这是在培养下一代和下下一代的团队呢......
魏正虽然已经尽可能的低调,但有些事情终究是藏不住的。
也就是说,二代目胡济之后,魏正很可能是三代目。
而诸葛丞相被立庙,立庙成神,他儿子诸葛瞻,以后就算不是四代目,那也得是精神领袖。
于是杨仪也送了两个儿子同行。
然后是邓芝,然后是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