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千户笔记的秘密(一)

药不言疑惑地王向千户,还是掀开笔记看了起来。

这本笔记是千户爷爷留下的,里边记录了不少事情,其中就有药不言太爷爷送给千户家族的《永乐大典》记录,但只有寥寥几笔,并不详细。

而且药不言发现了整本笔记是加密过的,后面的几页都是一些他根本看不懂的文字。

那为何千户要给他这本笔记,说是看完就明白她的一片苦心了?

千户看出 了药不言的疑惑,开口:“这本笔记上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事情,我爷爷也是当时的见证人,后面他讲所有事情全部写在了这本笔记里面,可这本笔记是加密的,千户实在无法解开。

来而药桑是药家后代,千户觉得药桑应该能解开这本笔记!”

冷凝雪看向药不言问道:“你能解开?”

没想到药不言却是直接摇头:“不行,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这上边的文字不是普通的文字,而是一些字谜,想要解开首先要解开所有的字谜才行。”

药不言一说,千户也是愣住了。

有些不敢置信开口:“就连药桑也解不开?”

药不言点头:“我还真解不开,想要解开笔记,就得找一个字谜高手才行。”

许年也是望向了那本笔记,眼前出现许多鉴定结果。

{千户笔记,乃是民国49年所写,笔记加过密,一共两本,里面记录着民国时期关于《永乐大典》被找到和被送到倭国的事情。}

{鉴定价值:无价!}

接着许年望向千户,开口:“千户小姐,这笔记应该是有两本吧!”

千户听到后,美目有些意外地望向许年,开口:“许桑怎么知道的?”

那千户的回答,也就证明了笔记的确有两本。

许年笑道:“一般像这种加密笔记,都是有两到三本,只有找到全部的笔记,才能解开里面的事。”

“而加密笔记一般在乾隆年间便是已有,当时有位三品官员叫陈得,他回到家后,发现自己妻子与外人有染,想要陷害他,谋取他的资产,他发现后,便写下了三本笔记,将事情以及遗嘱全部写在了笔记内,他死后,笔记被他的儿子陈宏得到。

当时的陈家已经被陈得妻子和外人给占领,他的儿子则成为了陈家的奴役。陈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碰上了一位字谜高手,帮他解开了笔记的内容,最后陈宏带着笔记去报官,陈家也是回到了他的手上,而陷害他父亲的人也受到惩罚!”

听到许年的解释后,千户点了点头,问道:“那许桑您能不能解开这笔记?”

药不言和冷您凝雪也是望向了许年,许年竟然能看出加密,那应该能解开。

许年点头:“倒是可以,只是笔记不全,想要知道所有资料就得找到第二本笔记才行。”

千户听到许年的话,看了眼药不言,对许年开口:“千户要是记得没错的话,这笔记应该是千户家一本,药家一本。”

“药公子,你在家里见过类似的笔记?”冷凝雪询问。

许年也是望向药不言。

只见他思索许久,似乎在回想。

片刻后,药不言才开口道:“我小时候好像在我爷爷书房看到过一本类似的笔记,只是我爷爷去世后,那本笔记我就再也没看到了。”

“会不会被你家里人给藏起来了?”许年问。

药不言开口:“我打个电话问下。”

话落,药不言掏出电话。

几分钟后,才看向几人开口:“我刚问了,那本笔记在我爷爷书房。”

听到这,许年开口:“事不宜迟,我们先去京城。”

“只有两本笔记合二为一,才能得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人点头,药不言也是订好了机票。

从珠江到京城也差不多三小时左右。

到京城后,许年看着那繁华的建筑和街道不免有些恍惚。

冷凝雪握紧着许年的手,对着许年笑道:“竟然来了京城,到时候去许家看看吧!”

许年犹豫几秒,还是答应了。

他本身就是许家人,这次来了京城,虽是解密笔记,可还是能去许家走一遭,说不定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刚出机场,药家的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药家在京城地位属于中等,是做古董和拍卖会生意。

也是京城四大家族内唯一做古行的,而其余几大家族掌管的都是商业。

药家因为出了个汉奸,在四大家族甚至都抬不起头,更是经常受到其余三大家族的排挤和施压。

来到药不言爷爷书房后,那本笔记已经被人放在桌上,药不言将笔记递给许年。

“剩下的教给你了。”

许年一笑,又是拿出千户带来的笔记,利用鉴定能力,将两本笔记上的字谜全部解了出来,写在了另外一张纸上。

一小时后,许年才停下手中笔,满头大汗。

冷凝雪坐在许年身边,拿着一张纸巾心疼地帮许年擦拭着额头汗渍。

“都解开了?”冷凝雪问。

许年点头:“嗯,都解开了,上面所记载的内容要从咸丰年间说起,当时英法联军入侵京城翰林院,抢夺了大量的《永乐大典》,其中有一部分大典被药家的先祖,药得带出了翰林院才免遭毒手,后药得带着手上100册大典回到药家,对大典的事是闭口不谈,甚至药家的人都不知道药得有大典的。

药得去世后,将大典的事告诉他的儿子药玄,药得遗愿是想让儿子保护这100册大典不要落入外国人之手。光绪十五年的时候,药家遭逢大难,药玄带着族人和大典逃到青阳镇,在青阳县结识了当时的县令赵秋来,赵秋来是有名的清正廉洁,在得知大典的事后,便于药得保证,一定会保护他们的安全。

光绪十八年的时候,青阳县遭逢大难,赵秋来为保护药得和大典撤退,带领整个衙门足足一百衙役掩护药得一行人连夜逃出青阳县,最后慷慨赴死。赵秋来死时,将自己一家人托付给了药得照顾,光绪十九年,夏,药得带领一行人再次回到京城,那时的京城战乱已经平定。

在度过五年安稳日子后,药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赵秋来的儿子,赵海棠,并将药家守护着大典的事情告诉了两人。”

“宣统年间时……”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