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太湖之畔,九州昌隆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一,洞庭西山山麓,太湖之畔,李家别苑。

整个江浙地区但凡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参加此次别苑的认筹盛会。

一千两银子的入场券,十万两家资的资格,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天文数字,但是对于豪富甲于天下的江浙来说,区区小目标罢了。

当然,财富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两江总督赫寿,江苏巡抚张伯行,江苏布政使袁瀚,苏州知府以及江宁知府等人便是被邀请来的。

北苑深处,太湖之畔,

莺莺燕燕轻纱飘飞,场中仙娥身姿妙曼。

朦朦胧胧水雾飘散,官场诸公推杯换盏。

两江总督赫寿身份最为贵重,坐在第一排第一位,江苏巡抚居于次席。

“听说,此次商行成立,背后是那李稚鸾的手段!”赫寿看起来四十余岁的年纪,浓黑的短须,阔脸横眉,看起来分外强悍。

“一个小小的课盐使,能左右曹李两家,真是胆识和手段皆备,”巡抚张伯行轻抚长须,看起来对李德彪青眼有加:“我对这个年轻人倒是很有兴趣。”

“哼,如此跳脱,必有灾殃!”两江总督赫寿的儿子赫昀前些日子在校场上当众给李德彪下跪,此事在江浙范围内多有流传,让向来极看重脸面的赫寿怒火中烧,但是身为总督,又不能自降身份,亲自下场和一个小辈计较,更是加重了愤恨!此刻听到张伯行夸赞李德彪,当即冷笑一声:“老夫倒要看看,他能跳到什么时候!”

“今日各位贵客前来别苑,令太湖之畔蓬荜生辉,李某亦是荣幸之至!”不多时,李煦走到前台,李德彪跟在身后:“在认筹大会开始之前,请诸位大人以及同僚容李某人介绍一个人。”

“李某人的贤婿,”李煦让过身子,让李德彪站到台前:“李德彪,字稚鸾,与我我李家长女定了婚约,不日成婚!恰逢今日盛会,向诸位引荐一番,日后若有叨扰的地方,还请海涵一二!”

“能做织造府的女婿,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李大人,听闻你家贤婿是这九州隆的实际掌舵人,可有此事?”

“区区课盐使,能得李家明珠青睐,必有过人之处!”

席间士绅多是拍李家的马屁,同时也有人言辞之间开始试探。

宾客自有曹寅带着曹颙前往应付,这边李煦已经带着李德彪来到了第一位的两江总督赫寿桌前。

“这位,便是两江总督,赫大人!正黄旗出身,祖上可是跟随太祖驰骋辽东,赫大人本人也是当世之名臣!”李煦当然知道李德彪和赫昀之间的龌龊,但是小辈之间的事情,留给小辈解决,明面上,两江总督还不敢和李家撕破脸,官场之上,维持表面上的和气,很重要!

“晚辈李德彪,拜见赫大人!”李德彪端起酒杯,向着赫寿微微躬身。

“今日李大人的面子上,我不为难你,但是作为长辈,我给你一句忠告,”赫寿端正的坐在椅子上,并未起身:“年轻人,不要张狂太过!不然等惹出了祸事,谁都不好保你!”

“多谢赫大人提点,晚辈谨记,”李德彪面带笑容,没有丝毫的不耐。

赚钱嘛,不寒颤。

今天是自己立足此世,成就理想大业的关键一步,李德彪还是容得下区区几声蚊子嗡嗡的。

“这位是江苏巡抚张大人,”李煦继续向李德彪介绍第二位,江苏百姓的父母官:“江苏百姓嘴里的青天老爷便是了。”

“哈哈哈,”巡抚张伯行端着酒杯,笑道:“我只盼着等告老之后得个万民伞便是了,青天之类都是下面的奉承罢了。”

“晚辈见过张大人!”李德彪仍旧微微顿首:“入了江苏境内,便常听百姓赞颂张大人之名,今日得见,越发钦佩!”

“你这个贤婿,很有前途!”不论何人,谁不喜欢被人拍马屁呢?纵然真的清名在外,也不能免俗,张伯行抬起酒杯,心情大好,对着李煦道:“不错......”

一刻钟后,众人皆是酒过三巡,仙娥的霓裳羽衣曲也一曲跳罢,气氛已经被烘托到了最高潮。

“今日请诸公来此,还有一件大事,”李煦端着酒杯站在上首位置:“便是成立九州隆商行,为我江浙诸公以及父老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认筹的规矩,已经告知诸位了,曹家和李家各出二百万两银子,以作抛砖引玉,若有兴趣,可将出资额写在桌上的麻纸上,自有人收取,我们会按照出资额,来商定谁最终中签!当然,每股的金额划定在一千两银子,每人限额认购一百股!当然,若是认为风险太大,认缴一厘或者一毫也是可以的。”

此话一出,整个宴席上诸公皆是窃窃私语起来。

“还有限额?”

“每人一千股,那最多便是一成了!”

“一成实股的价格是一百万两银子......”

“说多不多,但是说少,也不少了!”

“一家很少能够承担的了!”

“李大人,是否可以几家共同出资,认购一股?”有人在席间发问,李煦抬眼看去,正是扬州盐商王轩朗。

作为两淮盐政的主官,李煦对王轩朗有些印象,家资颇丰!

不过他能问出这个问题,也不算意外,毕竟一百万两,对谁来说,都不是什么小数。

“实股书上不认共同出资,”没有等李煦的回答,一旁的李德彪直接开口回道:“王员外,你们可以推举一个代表,我们只认代表,至于私下你们怎么划分份额,我不管。”

“那么,什么时候分红呢?比例又是多少?”又有人开口发问,是两淮兵备兼任杭州将军的段永良。

“段大人,每年九月份分红,比例嘛......”李德彪声音顿了顿:“会提前一个月召开股东会议,商定一个比例,毕竟商行还要运作扩张,分红比例不能确定,这些,在认购书上都有明确的规定。”

席间不断有人提出问题,李德彪都一一作了解答。

不多时,已经有人开始提笔写下认购额。

“老夫有一问,”总督赫寿抬起头,看向李德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