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必须掌握主动权
- 抗战1937:兵临城下
- 小苏打掺了水
- 2092字
- 2025-01-21 15:54:11
兄弟们开始打扫战场,这次缴获太多了。
大部分物资都完好无损,大部分枪支弹药甚至都没有从车上卸下来。
游击纵队的打法完全遏制住了小鬼子,一点机会都没有给他们。
小鬼子下车第一时间,就被地雷炸了,刚想集合又被炮轰。
好不容易躲过两轮,游击纵队又发起了冲锋,就算是小鬼子再精,也被游击纵队埋在坑里了。
对于游击纵队来说,缴获的物资太珍贵了,太穷了。
最珍贵的就是大炮,山炮4门,迫击炮8门,还有十几个掷弹筒。
机枪有13挺,长枪500多支,弹药有30多箱。
对于游击纵队来说,这是目前最急需的东西。
不说渝都那些补给还没到,就算是到了,都不如这个。
不说别的,就算是小鬼子再来,按照这个弹药量,游击纵队完全能再打一场伏击战。
初步估计,小鬼子应该伤亡在500人左右,现场有300多具尸体。
逃走的小鬼子丧失了大部分重武器,已经没有威胁了,这仗打胜了。
游击纵队伤亡30多人,其中战死了13个。
要是算上侦察连和突击连伤亡,牺牲的兄弟有43人,受伤110多人。
对于这个伤亡比例,李福军确实满意,战死大概十比一。
想要一个都不伤,只能是一种愿望,哪里能做到。
不过打完仗,很多兄弟甚至站不起来了,地上瘫了几百人。
甚至有很多兄弟开始打呼噜了,人一松弛下来,哪里忍得住。
为了歼灭这些小鬼子,这两天确实累得半死。
昨晚上,大部分兄弟都没睡,今天转移阵地,时间又紧。
李福军其实也好不了多少,坐在地上,也蔫了。
为了这次伏击,真是费尽了心思。
也是运气好,要不然,白跑不说,以后的损失会更大。
想必这次过后,小鬼子也不敢这么贸然出来了。
龙井沟暴露,肯定不能再作为主要基地了。
李福军跟张启坤商量后,决定把游击纵队指挥部放在石龙店。
侦察连、突击连、炮兵连跟指挥部一起行动。
一大队驻在独山,二大队去了土楼,三大队驻扎在青龙嘴。
确实不能都集中在一起,部队太多了,容易引来小鬼子轰炸。
还有关键一点,物资消耗太多,就说吃饭,都是很大问题。
安全问题,暂时还好,游击纵队背后,就是21集团军总部所在。
说起来,就算是游击纵队放开道路,小鬼子也不敢太深入。
当然,也是因为这一点,李福军要打,不然桂军还不知怎么说呢。
队伍刚安顿好,李福军就把两人找来了。
“启坤,我们最多还能休整二个月,过完年必须北上。”
看着靠近指挥部,最安全,其实根本不是。
就说这次小鬼子出来围剿,按说,周边的桂军应该听到消息了。
但是,竟然没有一兵一卒前来支援。
甚至,后来得知,附近的两个团桂军竟然后撤了30里。
都是一些小手段,告状都没有门,只能忍。
“司令,可要是北上了,都是小鬼子,我们兵力不足。”
“慢慢来吧,总比在这里强,再说,两淮也是好地方。”
“小鬼子对那边不重视,兵力不足,我们拿下几个县城,慢慢积累实力。”
李福军下了决心,袖手旁观能忍,万一以后背后插刀,那就完蛋了。
“启坤,你想想,这里是什么地方?”
“红军在这里搞了差不多10年,剿匪更是杀了不知道多少人。”
李福军虽然没有把话说明白,但是张启坤又不傻。
“司令,怪不得你不要这里的兵。”
“淮北不一样,建立小根据地,完全可以。”
“暂时不想了,先过年,让兄弟们好好休息一下。”
还不错,这次的缴获,就有很多吃的东西,正好。
“告诉黄凡,那些联防自卫队,也发点物资,人家也辛苦。”
“司令,这些人我们也不要?”
“原则上不要,都是本地人,就留下来保护家园,我们就算支援他们了。”
李福军想了一下,好像新四军已经过来了,还是留给他们吧。
“再有,部队不能闲着,抓紧时间冬训。”
“这次作战,暴露了不少问题,各大队提交一份总结出来。”
三人正说这话,外面朱槿拿着药箱进来了。
“说完没有,说完了,出去,我要换药了。”
朱槿一点笑容都没有,开始轰人。
两人一句话都没说,拿着东西,转身就走,脚步飞快。
生怕多说一句话,会被朱槿骂。
拉开衣服的时候,朱槿的脸色更难看了。
可想而知,这几天李福军过得什么日子,伤口不但崩开了,还发炎了。
腹部的伤本来就不容易好,要不是棉衣厚实,早就露馅了。
他也是一直在坚持,不过,脸上的疲惫神色根本瞒不住人。
等到朱槿换完药,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李福军已经睡着了。
本来想着骂两句,结果,根本没有来得及说出口。
等到一觉睡醒,已经深夜了。
没有想到,朱槿还没走,应该是看书看累,睡着了。
伤口已经处理好了,体力也恢复了。
想了一下,李福军到了边上的厨房。
找了好一会,才找到了一个萝卜,还有一小块肉。
估计是厨房特意找来留给李福军的,很难得了。
好像有点难办,东西太少了。
正在他思考做什么菜的时候,伙房老王来了。
“司令,你怎么在这?”
“是饿了吧,我给你准备好了饭菜。”
“老王,多谢你了。”
李福军突然脑子一转,想起了原先自己喜欢吃的菜饼。
“老王,有豆腐吗?”
“有,有,还有粉丝,要吗?”
“要,要,还要麻烦你帮忙。”
两人很快就忙活开了,豆腐、粉丝、萝卜、肉,切碎了,拌在一起。
调好了味道,老王的面也揉好了。
主要是时间来不及了,要不然做包子最好。
菜饼有点像千层饼,不过,菜更多。
这样的作法,很早就有,但是没有这么丰盛。
先把面擀成一张面皮,然后把菜摊平,再卷成一个卷。
用刀切成很多小块,直接贴在锅边,烧开水,菜饼就熟了。
这种菜饼很好吃的原因还有一点,像锅贴的干巴。
还好,没有白费力气,朱槿确实很喜欢吃,新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