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白眼狼
- 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
- fu6AA7
- 3040字
- 2025-02-01 19:46:42
贾宝玉抬起头,嘴角下撇:“确是去了,可姑妈却留我一人帮她算账,那账本堆得老高,我整整算了一日!算完天已大黑,只能与姐妹们一同归来。”...
老太太望向迎春等人。
姐妹几个均未反驳,显然宝玉所言非虚。
老太太转而问迎春:“你是长姐,你来说说。”
贾迎春沉默片刻,鼓起勇气低声道出实情:“姑妈说昨夜未眠,头有些疼,又有急账需对,便请宝玉帮忙了。”
一听便是托词,老太太脸上的笑意瞬间消散,“那你们呢?”
迎春的头垂得更低:“我们在内院,与林妹妹、周妹妹一处。”
老太太轻抚宝玉的额头,“好了好了,你姑妈有事相求,你也没少得她好处,下回再与林妹妹玩便是。你这般哭哭啼啼,若让林妹妹知晓,定要笑话你。这么大了还掉眼泪,哪有哥哥的样子。”
林家嬷嬷前来,老太太欲询问详情,便先安慰了宝玉一番,让他们回去歇息。
其他人也被一并遣散,待众人离去,老太太方问嬷嬷:“敏儿有何话要说?”
这位嬷嬷并非贾敏的陪嫁,而是林家世仆,特意派来。若是陪嫁前来,在荣国府恐难挺直腰板。
此嬷嬷不同,家族数代服务于林家,一心为林家着想。了解事情经过后,她心中虽有不悦,但深知自己身份,且代表太太而来。
“我们太太未料表少爷会与小姐一同邀请老爷同僚之女,故需兼顾两边。”言下之意,荣国府并非不知小姐还请了其他客人。
“此非家族聚会,表少爷既来,为表礼数,我们太太便请其帮忙查看账本。”
“因此事,我们太太还特派人至周大人家中致歉,绝非小姐不懂规矩,做出此等轻率之举。”
老太太面无表情地望着嬷嬷,若非修养深厚,几乎要失态。
嬷嬷之言,表面陈述事实,实则句句指责。言及不懂规矩、轻率,是在说宝玉吗?不,分明是在说她!
是她应允宝玉出门,使其不请自来,成了不速之客。她竟忘了此事,虽曾听闻,却未当回事,认为宝玉年幼,无人会计较。未料宝玉的亲姑妈竟如此计较,还派人前来告状!
看来女儿真是长大了,先前对那庶出姐姐之子的特殊关照,竟未与她商量。这是在展示其友爱之心吗?不,分明是在指责她这个嫡母的不慈!
此刻,她不过想让宝玉与黛玉多些亲近,这本是桩美事,两人青梅竹马,未来或许能成就一段佳话,谁承想,竟又遭女儿一番数落!
那嬷嬷言辞含蓄,言及于此便致歉起来:“今日劳烦表少爷了,我家太太特遣我来致歉,耽误了表少爷的学业。”
老太太终于启唇,语气淡然:“宝玉机灵,一日不学无碍。”
言毕,便举杯示意送客。
待人离去,老太太轻轻一挥手,旁侧茶杯应声而落,茶水洒落一地,还溅到了刚进屋的小丫鬟衣襟上。小丫鬟虽被溅湿,却不敢有丝毫异样,头低得几乎触胸。
老太太心中气愤难平。
这便是她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竟因一时疏忽便对她这个母亲诸多指责!
老太太心中又气又恼,往昔的疼爱仿佛都喂了狗!含辛茹苦将她养大,如今她倒好,非但不与自己同心,反而诸多挑剔。自己纵有千般不是,也是她的生母!况且如今三个孩子中,就她日子过得最滋润!
因着这口气,第二日荣国府便请了太医。贾敏闻讯,心中懊悔不已,暗想自己应更委婉些,母亲年事已高,万一气出个好歹可如何是好?
她连忙吩咐备车,携了药材补品赶往荣国府探望。
抵达后,见母亲面色苍白地躺在榻上,贾敏心中更是愧疚难当:“母亲现下如何了?太医怎么说?”
史氏睁开眼瞥了她一眼,随即又闭上,一副不愿搭理的模样。
回答贾敏的是贴身大丫鬟鸳鸯:“昨晚老太太胸口不适,太医说老太太年纪大了,需避免大喜大怒。”
母亲竟被自己气病了?贾敏暗悔昨日不该让嬷嬷前去。嗅着满室药香,贾敏又问:“母亲可曾服药?”
鸳鸯答道:“老太太不肯喝。”
贾敏望向旁边未动的果脯,心知母亲服药后必食果脯以解口苦,如今这情形,显然是还未服药。...
贾敏深知母亲一向注重身体,病了怎会不吃药?如此看来,真是气得不轻。
贾敏低下头,轻声劝道:“母亲,您再生气也不能不顾身子,女儿若有不妥,您尽管责骂,敏儿愿向母亲认错,望母亲大人有大量,莫要再生气了。”
见老太太闭目不语,贾敏轻叹一声:“女儿知错便改,母亲也该管管宝玉了。”
老太太没想到她仍提此事,猛地睁开眼:“你走,我不想见你。”
贾敏不听,伸手欲握母亲之手,却误握住了手腕。她常与周娘子相处,也略懂医术,探得母亲脉象平和,那这满室药香与母亲苍白面色又是何故?
贾敏垂下眼,抿了抿唇,声音更低:“母亲,儿时我们生病,您哄我们吃药,如今换我来哄您。若不喜太医之药,我可让周娘子来,她医术高超,我们一家身体皆由她调理。”
老太太断然拒绝:“不必,与太医无关,是我自己不愿喝。”
贾敏凝视着那碟静置一旁的果脯,心中既愤懑又凄然,“那母亲要我如何认错,才愿服药呢?”
史氏察觉到她语气中的异样,“我哪敢指使你,只怕你一时不悦,又派人来给我难堪。”
贾敏默然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透着几分疲惫:“那母亲认为我行事有误吗?周家小姐乃是我家老爷旧友之独女,平日里娇养得极为细致,周大人与我们老爷相交近二十载,如今虽官位略低,我更不能失了礼数,否则日后老爷如何面对周大人,就连祥哥儿与黛玉也会遭人非议。”
老太太亦陷入沉默,许久后,吩咐鸳鸯:“将药端来吧。”
药被端至,贾敏接过,先自饮一口:“母亲,此药不苦亦不烫,快些饮下吧。”
此举出乎老太太意料:“……你无病怎能胡乱服药,我知你孝心,快给我。”此事便算作罢。
望着老太太缓缓饮药之态,贾敏思绪飘远。
此药她曾尝过。
往昔在扬州,宴席繁多,无以推脱时,她便称病,再请周娘子开些温和药方,便能谢绝访客。
那药味与此极为相似。
母亲或许未曾料到,这些年她与周娘子交往甚密,潜移默化间,也习得些医术吧。
待药饮尽,贾敏递上果脯:“母亲不愿听,我还是要说,玉不琢不成器,您也夸过宝玉天资聪颖,若任其放纵,何时才能成才?我昔日也是被你们宠爱长大,却未耽误随教养嬷嬷与夫子学习,昔日我不愿去时,您还会让嬷嬷惩戒我。”
“往后二房还需宝玉支撑,二哥唯此一嫡子。”虽还有贾环,但嫂嫂岂会让他超越嫡出。
老太太瞪眼,“我太过纵容你了,我病了你还来气我。”
贾敏依偎过去,脸颊轻靠于她肩头,在她视线不及之处流露出哀伤,老太太虽口中责备,却未推开她:“你以为自己还小吗?做出这等耍赖之态,若被祥儿与黛玉瞧见,定要笑话你。”
贾敏轻笑:“此处只有我们母女,他们瞧不见。”
老太太长叹,这便是亲母女,虽有龃龉,但女儿一旦撒娇耍赖,母亲便难以责怪。
这是她一手宠大的孩子。
她面露疲态,“宝玉他兄长因读书劳神过度而逝,我不敢再逼他用功。”唯恐他重蹈覆辙。
贾敏道:“不会的,珠儿体质较弱,宝玉身强体健,岂能因一次噎食便弃食不用?孩童心性未定,管教过松难以成才。”
老太太摇头:“罢了罢了,我知晓了。”
她仍不舍将宝玉移出,此乃自家,不移亦无妨,日后出门做客她多加管束便是,至于学业,她定要更为严格,不可再让他轻易告假。
思及此,老太太又望向女儿,心中暗叹。
女儿不仅是她的骨肉,更是林家的主母。林家乃文臣之家,规矩繁多,更注重名节,此等事日后绝不可再为。
否则,一再重复,女儿恐真要心生不悦了。
未来岁月悠长,两位玉儿相逢之机尚多。
离去荣国府之际,贾敏于马车内怔怔出神,车身轻轻摇晃,带她思绪纷飞,未料到自己竟会与亲生母亲玩起心计来。
昨夜,孩儿突与她商讨将来要为妹妹寻觅何种夫婿,先问能否寻一童养婿,自幼抚养,被她否决后,孩儿便说要依着自己的标准来为妹妹择婿。她当时含笑言道:“你这般说,黛玉恐难寻得合意郎君了。”
这世间又能有几位少年,能如孩儿般连中六元?
接着,孩儿又说:“即便不能夺魁,也需是有才情之辈,更要能守护妹妹,是个有担当、顶天立地的伟丈夫。”
闻言,贾敏心中明了,孩儿这是对宝玉今日不请自来之事心存不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