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余家庄的后续发展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尤其是在周寿为了安思中毒和自己小外甥落水的事情,先后两次对府中的不安分之人进行了清理之后。

府中众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相当融洽了,再也没有先前,两伙人互相看不顺眼的情况。

所以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之下,这个年过的还算融洽,不管男女老少,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只是大家都在欢笑,只有周寿一个人在心疼。

也不知道是谁建议的,说这是众人在一起过的第一个新年,所以为了感谢众人的付出,建议周寿给众人发个红包什么的,意思意思,让大家也跟着沾沾喜气。

以周寿的性格,既然要发红包,那自然是不能发太小的。

于是,他就让人准备了几百个大小不一的红包,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分发给了众人。

可不知道是周寿没说清楚,还是下面办事的人回错了意,他原本是打算普通下人一人赏赐个一亮银子意思意思,类似安思之类的对家里贡献比较大的,封个十两二十两的就差不多了。

但当众人拆开自己的红包之后发现,最少的都有十两,而安思和侍卫统领这样的有功的下人,则是一百两打底。

这下众人可是高兴坏了,可周寿却差点没当场心疼的诱发心梗。

因为周府发了这么大的红包,那余家庄那边自然也就不能厚此薄彼。

然而,周府发了也就发了,毕竟周府一共加起来也才二百多人而已,所以人加在一起有个一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可余家庄那边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总人数直接朝着小两万去了。

要是还按照这个规模发红包奖金,那他至少要逃几十甚至上百万两才行。

这么大笔一起,就算是以周寿目前的家底来计算,怕是也来不了几次。

若是真的这么发,可就等于直接将他七八分之一的家底一下子全都给发出去了。

于是周寿就在这种心疼加惋惜的心情中艰难的度过了新年的前几天。

待到初三,他和余霜等人就来到了余家庄,对庄内的众人进行慰问和嘉奖。

余家庄此时在周寿心中的地位,可是要超过了所有产业的。

在他看来,他可以失去任何东西,但余家庄也决不能有任何问题。

所以,他在临走之前,无论如何都要亲自过来视察一番,对有功之人进行一番奖赏的。

余家庄后身是现如今所有行政人员办公的地方,其中最宽敞的地方自然是经过好几次重修的会议室。

众人围绕在会议室巨大圆桌的四周,特意将主位让给了周寿。

周寿看着身前站着的几十号精神抖擞的下属,心中也不免有些失神。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当上上市公司的总裁,指挥手底下的千军万万,开创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

可没想到这个梦想居然在这个时代实现了。”

余家庄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处不具有现代化大型实业公司的雏形,员工人数更是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一万多将近两万人。

这个规模就算是放在后世,那也是规模相当大的一个企业了。

原本周寿并未准备多说些什么,毕竟,余家庄的整体发展战略,他早就已经交代下去了,只要他们按部就班的执行下去,那就算是没有他的领导,他们依旧可以发展的很好。

可看着薛保衣等人那热切的眼神,周寿感觉自己要是不说点什么,今天怕是走不出这个房间了。

没办法,他也至少学着后世那些大企业的领导,先是对众人这短时间的辛勤工作进行了表扬和称赞,然后又对余家庄这工业综合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十分有建设意见的分析。

最后他越说越上头,直接又在原本几个重要的项目外,又增添了好几个项目,让他们进行尝试。

现如今,余家庄的支柱产业,早已经从原本的蜂窝煤,转型成了水泥之类的建筑材料和自行车,火枪铠甲等现代化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

只不过,因为武器和铠甲还处于自用的状态,并未开始对外大规模的出售,所以蜂窝煤和水泥等产业,依旧是赚钱的助力军。

但因为余家庄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成熟工人,所以想要快速的调整重心方向,在极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火器和铠甲,也并不是什么问题。

接下里的几年之间内,周寿打算让余家庄对良种和各种水果蔬菜进行培育改良,为此他当场拍板,批了几十万两银子用来在京城周围购买土地,用来执行这个计划。

当然了良种改良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程,想要出成果至少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所以这个项目虽然很重要很重要,可在优先级上却并不是那么大。

再有就是,周寿让薛保衣等人牵头成立蒸汽机的研发小组,让他们不管花费多大代价,一定要在半年内将可以投入使用的蒸汽机给搞出来。

这件事他已经琢磨好长时间了,主要是因为,辽东地区距离京城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来往一个来回,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这对他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他想尽快让薛保衣等人将蒸汽机给搞出来,然后再在京城和辽东之间铺设铁路,让他在想家的时候,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实现往返。

最后一个新项目虽然周寿是用最简短的话语说出来的,可却是他最为重视的。

那就是在余家庄开设一个技工学校,专门用来培养工人和工程师,为以后大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大好基础。

前两个项目,至少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薛保衣等人大概也明白该怎么做。

可开办学校这种事,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是两眼摸黑,啥也不懂。

就连周寿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开办一个学校。

因为,即便他肚子里有着超越这个时代几百年的知识储备,可现在他手里连一本像样的教材都没有,就算有人想要学习,也没东西可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