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的地方,一个私矿的矿主手底下就有几百甚至上千的亡命之徒。
而这场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叶宗留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崛起的一个代表人物。
他本是浙江人,出身贫寒,幼年丧父,跟着叔父读过几年书,同时也学习过一些武艺。
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读过书,又有武艺在身的人,自然是个耐不住寂寞贫寒的人。
于是,他在当了几年小吏,被其他官吏迫害失去活路的时候,就伙同几个同乡,纠集了一帮流民跑到了闽南地区的深山中,霸占了一个银矿,做起了私矿买卖。
一开始他们的规模还不是很大,虽然经常遇到朝廷巡检的追查,可在叶宗留的指挥下,几乎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后来,随着积攒的银矿越来越多,叶宗留的野心不断膨胀。
他开始不满足开采一个银矿。
于是他就在深山之中,构件防御工事,打造兵器,对抗朝廷的突袭。
正统九年,朝廷派遣参将刘海率领一千精兵围剿叶宗留,却不想被叶宗留用诱敌深入,挖掘陷阱等方式,打的朝廷大军大败而归,参将刘海更是中箭身亡。
而叶宗留也凭借这次的胜利,顺势宣布起义。
同时,其他矿场的矿工因为被朝廷剥削的苦不堪言,见到叶宗留起义之后,也纷纷效仿。
一时间,整个东南地区就掀起了浩浩荡荡的起义活动。
之后的几年间,朝廷屡次派遣大军对起义军展开围剿。
但由于叶宗留深谙兵法韬略,作战时也勇猛无比,率领起义军在永丰、浦城、庆元、政和、福安等几个县城之间和官兵周旋,多次击败朝廷的围剿。
但这个时候的叶宗留还算比较谨慎,知道凭他手里这点人,根本就不足以和大明的百万大军抗衡。
于是他一边训练士兵继续和朝廷对抗,一边继续扩充人手挖掘更多的矿场。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先后开发的几个矿场产量都十分的有限,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
这时已经品尝到了权利好处的叶宗留也不再满足继续窝在深山中。
他打出旗号,宣称,与其取于山,劳而不获,孰若取于人,一举而有余。
意思就是说,与其窝在深山中忙活一年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还不如直接去劫掠城镇。
于是说干就干,他聘请召龙泉良葛山人叶七为教师,训练士兵武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训练出了千余精锐。
只是一战就攻克了蒲城。
之后的两年间,更是先后占领多个城镇,甚至将府城也给攻陷了下来。
朝廷官吏四散而逃。
而这时的叶宗留实力也达到了顶峰,拥兵过万,更是占据了多个物产丰富的县城,把手三省交通要道,可谓是一时风头无两。
他自称大王,引得其他各地心怀不轨的之人也竞相效仿,连累整个东南地区都陷入了巨大的动荡之中。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正统十三年,此时距离土木堡之变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朝廷中擅长领兵作战的将领还有不少。
于是,在这年八月,朝廷派遣御史丁宣,都督刘聚,副总兵陈昭等人,率领重兵入闽剿匪。
但丁宣却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不清楚对方具体兵力的情况下,贸然分兵想要尽快结束这场战斗。
没成想,此时的叶宗留不仅手握上万精兵,更是和一年多前起义的邓茂七合兵一处,共同对抗朝廷的围剿。
于是,在邓茂七的伏击之下,朝廷损兵折将,打败而归,两千多精锐近乎损失殆尽。
丁宣见对方如此难啃,就改变了策略想要用招抚的手段,招降叶宗留和邓茂七等人。
但此时的叶宗留等人因为先前接连的生意,内心极度的膨胀,感觉朝廷的大军也不过如此,面对丁宣的招抚不仅不从,反倒杀了使者,叫嚣自己已经占领的闽南八府之地,用兵数万,就算朝廷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随后的几个月时间,起义军连战连捷,打的朝廷大军毫无反抗的能力,只能据城而守,根本就不敢出城应战。
转眼间到了正统十四年,朱祁镇见一个地方叛乱居然迟迟无法平定,大发雷霆,下旨斥责丁宣等人,若是再不能胜,定斩不饶。
同时派遣宁阳侯陈懋保定伯梁瑶、平江伯陈豫为副将军,太监曹吉祥等人,率领四万京营和江浙卫所兵,配备神机铳,红衣大炮等重型武器,南下平叛。
陈懋陈豫等人可都是靖难之役时的功臣,战功彪炳,自然不是丁宣之流可比。
他们一边大军压境,直逼起义军老巢,一边许以重金收买了起义军的将领黄琴,设计诱杀了刘宗,罗海等几个起义军将领。
仅是这一招,就让起义军损失惨重,让朝廷大军得意顺利的打通东南八府的通道。
之后的三个内,朝廷大军连战连捷,更是在指挥使刘福的指挥下,从南向北对叛军形成夹击之势,打的起义军数万大军只能抱头鼠窜,再也没了先前的威风。
后来,起义军最总要的两个首领之一的邓茂七,在叛徒张由孙罗汝先等人的唆使下,兵行险着,率兵去截取明军粮草,最后不慎中计,死在了乱军之中。
虽然,起义军的领导权,很快就被邓茂七的侄子邓伯孙取得,在他的带领下,起义军开始转功为首,依靠东南地区复杂的山区地形,层层阻击朝廷的大军。
但在这些计策在陈懋这等老将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
朝廷大军一边继续劝降,一边采用离间计,让邓伯孙杀了手下最能打的大将张留孙,至此让起义军内部彻底陷入了混乱,再也没有能力和朝廷大军一较长短。
但就在起义军眼看就要被朝廷大军剿灭的关键时刻,起义军的残部在叶希八等人的率领下,冲出朝廷大军的包围,转战浙南地区,继续和朝廷大军抗衡,连败朝廷大军,更是围困处州,数月之久。
直到朱祁钰即位之后的几个月,这只叛军才在都督张锴的打击下,彻底灰飞烟灭。
至此,浩浩荡荡,持续了数年之久的叶邓起义这才彻底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