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长生?秦皇的考虑

“秦皇汉武,确实啊,你们可都是堪比喻亮之才,都是雄心壮志之人。”

“你们所作所为,在这史书上,都是留下了浓重一笔的。”

“你现在真的确定,要去见得到他?”

张殊听着秦皇的话,也就此开口沉声问着话。

“当然,秦之后,就为汉。”

“我也想要见一见后继者,并且他被夸得这么厉害,不见一见,心有不甘啊。”

秦皇笑着点了点头,对于这事情,他心下也确实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为何不是见刘邦?”

张殊听着秦皇的话,对于现下这样一件事情,倒也还是有着许多的意外。

让周扒皮经营和平饭店,并且是在极多的地方,就此开展和经营下去,只是想要在自己的范围之内,能够建立更加多的据点,可以守得住,更加多的地盘。

当然,更加重要的,也就是今后的一种变革所在了。

张殊所有能够考虑得到的,也就是利用着自身所能,将所有能够利用得起来的资源,都是得到扩张,从而去广聚人才,那才是应该。

“如果见刘邦,还不如见一见烧了阿房宫的那一位。”

秦皇沉声回应,说完话,转身就迈步向前。

听到秦皇的话,张殊为之一愣。

提及到了霸王,张殊心下却有了一种考虑。

西楚霸王已然过逝,那么,他又会有着陵墓吗?

还是说,自诩乌江之后,就只是随地的掩埋?

很多人对于这一段历史来说,对于西楚霸王的好感,那可是要大于刘邦的啊。

正也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在此事情上,张殊还是对于秦皇的这么一席话,表示着完全的赞同。

只要是能够去做得到这样的一点,那么也就完全足够。

“秦皇,你想不想去见见西楚霸王?”

张殊跟上秦皇,开口问话。

也就在张殊的这么一句话语之间,秦皇回过了头来。

“你这么一说,我也还是有了兴趣。”

“如果不是他,大秦估计不会那么早亡吧。”

秦皇说到这里,似乎是深有感慨,又是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秦皇,你当年长生之道,求到了吗?”

一边的霓裳突然间开口,向着秦皇问着话。

听着霓裳的话,张殊在愣了愣之后,心下又是为之一惊。

毕竟在这样的一件事情上来说,他自己的心中,也有着想要去问一问,去了解一下的感觉。

但是,始终都没有方便问得出口。

现在霓裳突然开口的这么一句话,倒也可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了。

“长生?当年我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结果一去无回。”

“至到我临死那一刻方明白,长生之道,不可求,也不必求。”

秦皇仰首望天,一脸感慨。

“哦?为什么?”

霓裳在众人当中,对于这些以往帝王的威压感知是最弱的。

所以,她与这些帝王们的相处,也还是显得要轻松得多。

张殊虽然现如今被他们称之为大人,并且这些人都是对于十分恭敬。

但是,张殊自认为,自己也还是没有办法,可以做得到如她那样的淡然相待吧。

这样的事情上,张殊所考虑的,还是要比霓裳多得多。

也不知应该是叫着不知者无畏,还是其他的理由吧。

霓裳的这样一种处事态度,反而是让张殊要羡慕得多。

“真正的长生,不在于身体的存在时间,而应该是被人所记着的时间。”

“其实现如今看到我所留下的一切,以及那些被人所记着的地方,也够了,不也就等于是长生了吗?”

秦皇说到这里,又是哈哈一笑,一脸淡淡然。

听到秦皇这么一说,张殊也是为之一愣。

相对来讲,秦皇这样的一应回应,不也就是一种再过于简单不过的表态吗?

那也就是真正的大彻大悟之后,所能够做得到的领悟。

“你恨项羽、刘邦吗?”

“一个毁了你的天下,一个夺了你的天下。”

霓裳今天是不问到底,似乎是誓不罢休一般,再次开口,问着秦皇。

“不恨,朝代更替,史之自然。”

“就如我大秦夺六国之地,一统天下一般,那么六国之人,又应当如何恨我?”

“我大秦现如今,还是能够被人记住,这已经是再好不过。”

秦皇微微一笑,继续向前。

霓裳想了想之后,又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对于这一件事情,她也没有再去放在心上。

张殊听着秦皇的话之后,心下反而是有着一些波浪在不断地涌动。

这等事情上来说,自己所为,又是为何?

“张大人,别多去考虑其他,当下之下,当下做。”

“别总去考虑结果,更加别只是去考虑一时之得失。”

“总之,该去力拼,那就极尽全力,该退让,那就毫不犹豫。”

“于这世间,已过一世,现如今有着再来的机会,何必放弃?”

秦皇似乎是猜到了张殊心中所想,一边往前走,一边朗声开口。

听着秦皇的话,张殊也就在这样的一愣一愣之余,又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这等事情,自己似乎是真正算着相了。

何必去思考一线?既然有所认知,也有所明白,该去做得到,以及更加应该要去达成的一切,都去极力应对就是。

“当年啊,我就是太痴恋权位,更加认为,自己超绝于世。”

“在这世间,无人可及,无人能比。”

“所以啊,才会害得自己到了后来,反而是痴迷于一些不太应该的东西。”

秦皇继续说话,张殊走在一边,轻轻点头。

“焚书坑儒,是真的吗?”

霓裳又一次开口,张殊不由得又打量了一下秦皇,生怕他会因为这样的一些问题,而去生气。

毕竟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在这些事情上,都是在后世,已经贴上了标签,认定那是秦皇暴政的代名词,更加认为,是极不应该的事情。

现如今提及到了,当然还是让秦皇会有些难以自处,甚至可以说,有些无法去顺利进行这样的一应事情了啊。

正也是如此,所以,张殊还是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