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气氛开始在群星世界内蔓延,本土文明栖息地,一抹异样的波动荡漾开来,诸多隐藏在暗中的老妖怪,纷纷在悄然间冒出头来。
暗地里通过自身手段,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土文明的运行。
那些潜藏在时光深处的秘密,被悄然揭开,一股股沧桑而神秘的力量,在暗夜中涌动。
终究是世界所钟爱的天命之文明,即便有外来文明的严格限制,万万年沉淀下来,依然积蓄了不少底蕴。
岁月的沉淀赋予了文明厚重,每一块基石都记录着历史的回声,即便是封锁也难以遮掩其光辉。
尤其是在前几次天外来客到来,与外来文明对抗时,所产生的间隙,更是让许多本不被允许存在的变数,不知何时隐匿于文明深处。
它们在漫长的等待中积蓄力量,如同沉睡的火山,只待天时一至,便是惊天动地的爆发,纵需点燃自身性命,也要与外来文明分个高下,为自家文明争个未来!
张殊对此倒有些意外,看外来文明的操作,就知道他们对付这些本土文明有一套,绝非是新手,按理来讲,他们应当早已将一切可能威胁到自己的连根拔起,应该不会给本土文明留下多少可能性。
连自己都能轻松观测到的老妖怪,看着很厉害,在外来文明面前,不过是可以轻易碾碎的尘埃。
实际也就是在本土文明纵横,外来文明稍弹手指,就能叫他们魂飞魄散,彻底的灰飞烟灭。
怎么还能存在这么久时间?甚至成了本土文明的底蕴!
要么是外来文明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厉害……或许外来文明的强大只是表面,而本土文明隐藏的力量,远超想象。
要么这一切都是外来文明有意为之。
张殊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内心更倾向于后者。
“都说天有变数五十,人可掌握四九,唯独其一,可谓永恒之变,纵使是圣人强者,都无法强行控制,何况外来文明?”
“他们拿这万万分之一的变数,估计也没啥好办法,他们或许可以预测,可以防范,却无法完全掌控这万万分之一的变数。”
“考虑到本土文明乃是世界天命,所以他们也就只好,故意放纵本土文明进行一定程度的积累。”
“回过头来利用这些老妖怪,把有可能存在的变数钓出来,便能最大限度上的,延长自身的控制。”
来到白雪帝国前,张殊阅读了不少本土文明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那些本土文明自己都已经遗失的古老笔记。
大致能判断出来,在自己到来以前,外来文明对群星世界的控制,至少有万万年之久。
看来他们这一套还真就相当行得通,倒是和古之兵法有些相似之处,围三缺一,看似是疏漏,实际是故意放纵之举,一种诱敌深入的策略。
即便被大智慧之人看出问题来,那又如何呢?
这确实是唯一的可能,无论是否被察觉,这个变数都是存在的,它是本土文明对抗外来文明的关键,这确实是唯一的变数!
就算被看出问题来,“变数”还是得一头撞上陷阱。
然后就看外来文明和本土文明之间的实力,究竟哪个更强一些了。
很显然,实际控制了许多世界的外来文明,实力远远不是本土文明能比,估计就算是整个群星世界诞生了宇宙意识,能够运用全世界的物质来对敌,都不是外来文明的对手。
所以结局便已注定,“变数”即便知道前面是陷阱,还是得一头撞进去,而一旦被外来文明拉到他们熟悉的战场,外来文明就能以绝对优势碾压本土文明的变数。
而后便继续自己蔓延万万年之久的统治,一如同永恒的夜空,笼罩整个群星世界。
“还真是好手段。”即便是张殊,都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这狠辣的手段,比自己也不遑多让。
外来文明的计划若真是自己所想这般,在没有外力打破局面的情况下,外来文明之于本土文明,还真就如大日凌空,永恒不灭,万年镇压,不给半点机会。
这般恐怖统治,纵使天庭都远不如也。
要说在畜生的程度上,估计遍数三界,挑来捡去,也就佛门与其相似,乃至于要超越。
“好在我来了,一切便理所当然的要发生变化,坏也坏在我来了,毕竟我也要开发这个世界,对本土文明而言,我的到来或许不好也不坏,并不会引发多少改变。”
张殊可不打算摧毁外来文明的布置,然后自己再辛辛苦苦的重建,那样实在太消耗时间精力,太消耗资源。
张殊的原计划便是接受外来文明的布置,只是单纯把那些大型能源设施的受益者,换成自己罢了。
这对本土文明而言,似乎倒也没什么区别,可仔细一想,张殊觉得自己的到来,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件好事。
“我依然会对他们保持控制,但不至于像这个外来文明一样,压制到这般地步,还是会给他们保留一些可能性。”
“只要别影响到我收割资源,他们爱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我不会去刻意干涉。”
“当然了,话虽如此,毕竟是本土文明,毕竟是世界原生的文明,受天地之钟爱,我也不可能完全放任自流。”
思来想去,张殊暂且罢了,不再去继续深究。
现如今八字还没一撇,自己还不确定是否能把群星世界拿到手,这时候去考虑这些事情太过遥远,也不现实。
与之相比,还是做点实事更加重要,例如继续对本土文明施加影响,加速他们的科技发展,尽快让他们突破外来文明的封锁线。
“一旦科技爆发,便难以抑制,此举会导致世界规则大范围变动,甚至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外来文明对能源的收割效率。”
“他们不可能坐视不理,到了那时候,就得真刀真枪的干上一架了。”
这一天注定到来,且注定不会太晚。张殊先前观测的那一道隐蔽的信息流,便是最佳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