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困厄情真君意深

“向女官,你这是要往何处去?”严丞相的声音,宛如腊月里的寒风,阴冷刺骨,又似一条隐匿在黑暗中的毒蛇,正吐着信子,在这寂静得有些诡异的夜里,显得格外瘆人。

跳跃的火光,肆意地映照在他那张刻满岁月痕迹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里,似乎都填满了阴谋得逞后的得意。那得意,如同令人作呕的毒瘤,在他的眼角眉梢肆意生长。

向婉的心,瞬间像是坠入了万丈冰渊,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迅猛地直窜至头顶。她下意识地紧紧攥起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那钻心的刺痛感,仿佛在拼命提醒她,一定要保持镇定。

环顾四周,侍卫们手持利刃,如同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将她团团围住。刀刃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摄人的寒光,恰似一张精心编织的巨大罗网,将她死死困在其中,让她无处可逃。

她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变得急促起来,胸腔也随之剧烈起伏,仿佛下一秒,便会因这压抑的氛围而窒息。

然而,就在她满心绝望,以为自己已然陷入绝境之时,一道身影,如鬼魅般悄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楚渊身着一袭玄色锦袍,在跳跃的火光映照下,宛如一尊从地狱深处缓缓走出的魔神,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胆寒的强大气场。他面色冷峻如霜,双眸恰似深邃的寒潭,幽冷而深邃,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便震慑得周围的侍卫们不自觉地纷纷退后几步。

在看到楚渊的那一瞬间,向婉的心,仿佛被一束冲破黑暗的光芒直直穿透,原本笼罩在心头的恐惧,如同阳光下的积雪,迅速消散了大半。她的目光,紧紧地追随着楚渊,那眼神,恰似溺水之人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惊喜与依赖交织在一起,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心。

“严丞相,深夜在此兴师动众地围堵,好大的威风啊。”楚渊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是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刮过,瞬间将严丞相脸上那得意的神情,刮得无影无踪。

他冷冷地斜睨了一眼严丞相,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将他内心的丑恶尽数看穿。

严丞相被楚渊这强大的气势所震慑,微微一愣,但随即故作镇定地冷笑一声,道:“楚大人,老夫不过是奉圣上旨意,捉拿乱党罢了,难道楚大人想要包庇不成?”

“乱党?”楚渊嗤笑一声,语气中满是嘲讽,“严丞相这顶帽子,扣得可真是随意,轻轻松松就扣在了向家头上。今日,本官就要将人带走,敢问,谁敢阻拦?”

言罢,楚渊毫不犹豫地一把抓住向婉的手腕,带着她便向外走去。

周围的侍卫们面面相觑,在楚渊那强大的气势压迫下,谁也不敢贸然上前阻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渊带着向婉和狱卒,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回到楚渊的住所,昏暗的烛光,在微风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给整个房间都增添了一丝压抑而沉闷的气氛。

楚渊将狱卒带下去妥善安顿之后,便转身看向向婉,声音平静却又透着一丝凝重,说道:“他们必定不会轻易放过我们,眼下,我们还需寻得更多的证据,方能洗清向家的冤屈。”

向婉静静地听着楚渊的分析,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心中的担忧,如同浓重的墨汁,在心底肆意蔓延,挥之不去。

她深知,严丞相那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眼前的局势,依旧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摇曳的烛光,温柔地映照着她的侧脸,那原本娇艳的面容,此刻显得有些憔悴。她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我……”

然而,楚渊却突然伸出手,轻轻阻止了她接下来要说的话。

烛火不停地跳跃,光影在向婉的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她神色疲惫,却又透着一股坚韧,眼底闪烁着的光芒,如同黑暗中的火种,虽微弱,却从未熄灭。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行将心中的不安与恐惧压了下去,然后毅然起身,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宫中女官所居之处走去。

宫廷的走廊,寂静而漫长,仿佛没有尽头。向婉的脚步声,在这空旷的空间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上。

她的心情,如同这寂静而压抑的走廊一般,充满了沉重与无奈。她深知,此行必定充满艰险,不会一帆风顺,但为了家族的清白,为了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必须鼓起勇气,去尝试,去拼搏。

当她缓缓推开女官们居住的偏殿时,一阵喧闹声瞬间传入耳中。

偏殿内,脂粉香气与女官们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原本庄严肃穆的地方,此刻却弥漫着一股庸俗而浅薄的味道。

向婉的出现,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这里的热闹氛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她的身上,那目光中,带着审视、鄙夷与嘲讽,如同无数根冰冷的针,刺向向婉。

“哟,这不是向女官吗?怎么,还有脸来我们这儿?”宋女官的声音,尖锐刺耳,如同细针一般,直直地扎在向婉的心上。

她斜着眼睛,带着满满的不屑,上下打量着向婉,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容,语气里尽是轻蔑之意。

其他女官们也纷纷发出窃笑声,用那鄙夷的目光,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向婉,仿佛她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不洁之物。

各种各样嘲讽的话语,如同一把把冰冷的刀子,一下又一下地剐着向婉的心。

向婉紧紧地抿着嘴唇,嘴唇都因用力而泛白,双手不自觉地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仿佛要将这疼痛,化作内心的力量。

她强忍着眼眶里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倔强地抬起头,不让那屈辱的泪水落下。她环顾四周,那些曾经看似和善的女官们,如今却都换上了一副冷漠无情的面孔,这让她的心,愈发寒冷。

向婉艰难地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将视线投向宋女官,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说道:“宋女官,我来此,是想打听一下关于我家族的事情……”

她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宋女官那尖锐的声音无情地打断:“你家族的事情?呵呵,你家族犯下了滔天大罪,人人得而诛之!你现在,还是多为自己想想吧!”

言罢,宋女官和其他女官们都捂着嘴,发出一阵充满恶意的笑声,那笑声,如同恶魔的诅咒,刺痛着向婉的耳膜。

向婉静静地站在原地,任凭周围如潮水般涌来的嘲讽声将自己淹没,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冰冷的漩涡之中,被无尽的黑暗与绝望紧紧缠绕,快要窒息。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气氛亦是紧张到了极点。

严丞相一派的官员们,纷纷上奏,言辞激烈地指责楚渊与向家相互勾结,妄图谋反。他们口中所谓的“证据”,实则漏洞百出,不堪一击,却被他们添油加醋,说得绘声绘色,仿佛真有其事一般。

楚渊面色沉静如水,静静地站在朝堂之上,宛如一座巍峨的磐石,任凭对方如暴雨般的攻击袭来,他依旧巍然不动。

他心中十分明白,这些人不过是受严丞相指使,想要借机打压自己,而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彻底扳倒向家,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阴谋。

他深知,自己必须争分夺秒,尽快找到确凿的证据,还向家一个清白,同时,也一定要保护好向婉。

就在楚渊思绪如乱麻般翻涌之际,严丞相忽然提高了音量,厉声质问道:“楚大人,对于这些指控,你可有何话说?难道你真的要与叛国者同流合污吗?!”

楚渊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锐利得如同两把出鞘的利刃,扫视着殿堂上的每一个人。

他张了张嘴,刚要开口反驳,却又生生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他心里清楚,此时无论说什么,都只是徒劳,唯有找到真正能证明向家清白的证据,才能彻底洗刷这莫须有的冤屈。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他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如乌云般迅速笼罩心头。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心中焦急万分,暗自思忖:向婉现在究竟怎么样了?她是否安然无恙?

夜色如墨,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皇宫,也无情地笼罩着楚渊和向婉。他们,就如同两艘在暴风雨中孤独飘摇的小船,随时都有可能被汹涌的巨浪无情吞噬。

“我要出去……”向婉轻声说道,那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坚定。

夜幕缓缓低垂,皇宫御花园中,暗香在静谧的空气中悄然浮动。

如水的月光,轻柔地倾泻而下,将园中花草树木的影子,拉得细长,仿佛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楚渊和向婉并肩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小径上,四周的气氛静谧而温馨,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

楚渊忽然停下脚步,缓缓转身,面向向婉,目光深邃得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仿佛藏着无尽的深情。

他轻轻抬起手,温柔地握住向婉纤细的手,指尖的温热,如同涓涓细流,透过肌肤,缓缓传递到她的心中。

“婉儿,”楚渊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誓言,“无论发生何事,我都会始终陪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

向婉缓缓抬起头,静静地看着楚渊那深情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如同春日里的阳光,驱散了内心的阴霾。

月光温柔地映照在他的脸上,清晰地勾勒出他那棱角分明的轮廓,更显得他俊朗非凡,宛如天神下凡。

周围盛开的鲜花,在轻柔的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们默默祝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馨香,那是花朵的芬芳,沁人心脾,仿佛也在为这美好的一刻增添一抹浪漫的色彩。

“我相信你。”向婉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如同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眼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那是信任与依赖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个佝偻的身影,出现在他们不远处。

那是一位老宫女,她步履蹒跚,手中提着一盏昏暗的灯笼,那微弱的灯光,在夜风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向婉心中一动,急忙快步走到老宫女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轻声唤道:“姑姑。”

老宫女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她微微看了一眼楚渊,然后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向婉说道:“孩子,我知道你一直在苦苦寻找真相。当年,老奴曾无意中听到……”

老宫女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耳语,仿佛生怕被旁人听到。

向婉的呼吸,也随之变得急促起来,眼睛睁得大大的,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当老宫女说完后,向婉的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

她紧紧地抓住老宫女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说道:“姑姑,谢谢您!谢谢您!”

老宫女慈爱地拍了拍向婉的手,然后缓缓转身,迈着蹒跚的步伐,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向婉立刻将老宫女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楚渊,两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希望的曙光。

“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楚渊说道,语气中透着果断与坚定。

他们依照老宫女提供的线索,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宫殿。

这处宫殿,因常年无人居住,显得格外阴森冷清,仿佛一座被岁月遗忘的孤岛。

殿门紧闭,门口有两名侍卫,如两尊石像般把守着。

楚渊和向婉对视一眼,彼此心中都明白,这里,极有可能就是严丞相藏匿关键证据的地方。

“站住!什么人?”侍卫厉声喝道,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

楚渊上前一步,神色沉稳,沉声说道:“奉皇上之命,前来查案。”

侍卫狐疑地打量着楚渊,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可有凭证?”

楚渊从容地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递向侍卫。

侍卫接过令牌,仔细查看了一番,脸色瞬间变得恭敬起来,连忙说道:“原来是楚大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人恕罪。”

楚渊面无表情地收回令牌,冷声说道:“开门。”

侍卫连忙打开殿门,楚渊和向婉大步走了进去。

殿内,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仿佛是一个吞噬一切的黑洞。

楚渊小心翼翼地点燃火折子,借着那微弱的火光,他们看到殿内杂乱地堆放着许多箱子。

“看来,证据就在这里了。”楚渊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他走上前,正要打开其中一个箱子,突然,一阵清晰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什么人?!”楚渊厉声喝道,声音中充满了警惕。

“呵呵,楚大人,别来无恙啊。”一个阴冷的声音,从殿外缓缓传来,正是严丞相那令人厌恶的声音。

楚渊和向婉脸色瞬间一变,心中暗道不好。

严丞相带着一队侍卫,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将楚渊和向婉团团围住,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再次将他们困住。

“楚大人,没想到你竟然能找到这里。”严丞相冷笑着说道,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冰霜,透着彻骨的寒意,“不过,你以为你还能活着出去吗?”

楚渊紧紧地握紧了手中的剑,目光冰冷如霜,毫不畏惧地注视着严丞相,沉声道:“严丞相,你这是要公然造反吗?”

严丞相仰天大笑,那笑声,狂妄而狰狞,仿佛是来自地狱的狂笑,说道:“造反?哈哈哈……楚大人,你真是太天真了。如今,这皇宫,已然是我的天下了!”

“是吗?”楚渊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那笑容中,充满了不屑与坚定,“那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