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吃着火锅聊未来

12月初搬家之后,陆奇特意请同事们到自家小院吃顿火锅。

他手头剩的一百多块,还有工资,都置换成院子的家当。

现在有了厨房、锅和柴火,终于可以自己做菜吃。

为了这一顿,还特意买了火锅,一个烧炭的炉子。

他下午请假搬家,顺便去买了些食材。

等同事们到来时,到处看看后,发表评论:

“不靠近主道,算是闹中取静,就是院子太小了点。”

看到墙角的火炭、木柴,谭凯又说:“少了点,还需要再加点。”

陆奇将其中一间房作为餐厅,众人进来,就看到摆在桌面丰富的食材。

杨霄笑着说:“小陆,搞得那么丰富,我们今晚有口福了。”

桌面上摆着毛肚、鸭肠、牛羊肉、脑花,还有一些丸子;素菜有土豆片、藕片、白萝卜、魔芋,一颗大白菜。

当然少不了灵魂火锅配菜,豌豆尖!

边上还有一大份小面。

陆奇将火锅底料倒入锅中,并给炉子生火,屋子很快暖和起来。

谭凯环视房间:“小陆,你干脆在这里也放张床,这边烧炉子晚上不冷。”

陆奇给每人摆上碗筷,顺便展示自己的手臂:“年轻人火力壮,不怕冷。”

红扑扑的火锅很快冒泡,陆奇将丸子、土豆片、藕片、萝卜、魔芋等需要时间的素材丢进去:

“大家别客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说完,带头划拉一大片牛肉到锅里,用公筷在红汤里等了两分钟,先给杨霄夹了一份,后给其他人来一份。

他则笑嘻嘻的丢一些毛肚进去,等七上八下后,再捞出来放自己的碗里,与配料一拌,送入口中美味无比。

谭凯吃了一块牛肉后说:“幸亏我带了些酒过来。一些小同志请客,连酒水都不准备,实在让人看不过眼。”

说完,他举起一个坛子说:“我泡了好几年的拐枣酒,大家喝点暖暖身。”

不容分说,给每个人都倒了一点。

“来,为小陆搬新家举杯。”

喝了一口,谭凯继续说:“为杂志明年更好举杯!”

两口下肚,气氛更加活跃。

众人聊了半天闲话后,杨霄将话题转到工作上:

“小陆,不如你将联谊会上的创作方法总结一下,在下一期发表。”

陆奇刚将豌豆尖下锅,闻言一愣:“主编,怎么要刊登了。”

谭凯从锅里夹了一筷子豌豆尖放自己的碗里,美滋滋的说:“还能为啥,当然是给你送稿费了!”

说完一口吃掉豌豆尖,声音带点含糊:“你在联谊会公布这些,不就是想让更多人走上创作之路嘛。”

陆奇恍然!

读者体量更大,他们若是看到,说不定真能启发一些读者进行创作。

他沉吟片刻:“下一期不是打算刊登郑文光老师的科幻迷文化么,不就又刊登了两篇不相干的其他作品么。”

杨霄说:“你总结几点即可,也就几百字,不到一页的内容。”

陆奇也就不以为意。

接着杨霄叹惜:“可惜你的《终结者》续集不能在我出发之前完成,不然我就带着它一起,让其他国家的作者见识一下。”

陆奇哈哈大笑:“我觉得《流浪地球》和《冰箱世界》足以代表我个人水准。”

吃了一个脑花后,他说:“等以后世界科幻大会在国内举办时,我保证用更多的作品惊艳他们。”

“一言为定,干杯!”

谭凯这时插话:“小陆,你的《蚁人世界》得到不少书商的喜欢,你若是还有相关的想法,可以继续创作,说不定能够形成一个系列。”

陆奇这段时间写《终结者》续集时,有一个灵感:“老谭,我还真有一个想法。”

“见过马蜂窝吧?”

众人点头。

“有时候路过都会遭遇马蜂的攻击。我们山里经常用烟熏的方式,烧掉马蜂窝。一旦操作不当,会遭到饱和攻击。”

“未来无人机时代,通过远程遥控无人机飞到马蜂窝,用机翼将其打破打碎。”

“马蜂一窝蜂飞出,围绕无人机进行攻击。”

“碳基生物如何是硅基生物的对手。马蜂虽然悍不畏死,但无人机只需不断的旋转机翼,马蜂一只只被其削死,从空中掉落。”

向纪纯觉得故事有点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样子。

陆奇接着说:“此乃低维生物遇到高维生物,完全是碾压式的结果,一点办法都没有。”

向纪纯稍作思索:“写成小说好像没啥看头,不过做成漫画倒是还挺不错的样子。”

“如果能作为动画,效果更好!”陆奇接着说。

借着酒性,他趁机将多年的发散思维说出:“其实,我们国内的科幻氛围与国外相差很大。不仅是科幻作品的种类、普及度,还有科幻迷等等。”

“像米国,光科幻杂志就有几十家,还催产出电影、动画、漫画等一些列产业,让科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部《星球大战》,就可以看出米国科幻在全球的影响力!”

“所以,以后华夏科幻也得围绕小说、电影、电视、动画、漫画,以及周边等东西进行推广。如此才能真正扩大华夏科幻的影响力。”

前世华夏科幻影响力到达巅峰有两个因素,一是三体获奖,二是《流浪地球》电影版横空出世。

它们让华夏科幻出圈,让国人发觉,原来国产科幻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

杨霄、谭凯等人随着陆奇的话,神往了那么一分钟。

杨霄回神后说:“一切建立在优秀作品的基础上!以后,如果有电影公司改编《流浪地球》,说不定也能达到《星球大战》的影响力。”

“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以小说如此硬核的背景,杨霄认为未来几十年内难以实现。

陆奇肯定的说:“国外有个叫摩尔的工程师说,电脑芯片上同面积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翻一倍,性能提高一倍。”

“按照它的增长速度,未来几十年的科技水平急速发展,快得几乎让人跟不上时代!”

杨霄笑着说:“所以啊,你是出色的科幻作家。我可没有那么好的想象力!”

众人想象一番《流浪地球》的电影版。

不一会,向纪纯笑了:“你们说,如果《终结者》续集内容咱们一发出,国外还会拍摄同样内容的续集吗?”

谭凯一拍大腿:“老向会想啊!若是采用陆奇的内容,那华夏科幻岂不是声名鹊起?”

杨霄摇摇头:“《终结者》本来就是米国的内容。不过,如果他们选用,那小陆就出名了。”

陆奇嘿嘿一笑:“《科学文艺》也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