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书法突破,笔走龙蛇
- 从书法开始,肝成儒道圣人
- 三河豆丝
- 3301字
- 2025-01-13 16:41:34
这就是,我的金手指?
惊喜交加之下,沈言右手的手指根根用力,捏紧笔杆。
穿越之前,他还是个眼眸清澈、大脑空旷的大学生。
只不过在外出旅游时,出于兴趣,参拜了一次王文成公祠堂,还意外捡到一枚造型古朴的石质玺印。
随后在去往阳明洞的路上。
突遭大雨,山体滑坡!
他也被裹挟在泥石流中,失去意识。
没曾想......这枚捡来的玺印,竟也和自己一起穿了过来。
怀着点忐忑心情。
沈言不无好奇地,尝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在玺印上。
下一刻,他便听到,有无数古代先贤的声音,恢宏浩荡。
在他的耳侧,低声颂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格物致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他的意识瞬时涣散。
十几次呼吸后,方才清醒过来。
这金手指,果然来历不凡!
沈言在心中默叹。
“小沈,怎么停笔了?
“莫非身体不适,还是有什么问题?”
见眼前的少年停笔,孙老掌柜皱了皱眉,低声询问。
“并无他事。”
沈言回过神来,摇头的同时,随意找了个借口:
“不过是思考下遣词造句,而已。”
说着,他不再迟疑,运笔如飞。
稍过片刻。
提笔在信纸左侧,写完最后一句,“余容后禀,擅自珍摄”后,沈言将手中长毫置于笔架,又把信纸上的墨迹吹干,随即恭敬递出。
“还请孙老先生预览。”
“……”
“嗯……不坏,不坏!”
老人端详着,捻了捻胡须,笑眯眯道:
“你既然有这个造诣,总归是能有个活儿干。”
......
少顷。
沈言端座于抄书铺,临街的桌案后。
将毛笔,书卷,砚台,墨锭,镇纸等,在自己面前,依次排开。
他旋即松了口气。
无论如何,从抄书铺得了份提笔“捉刀”的工作,即便收入不多,也总不至于再饿死了吧?
这样想着,这位白身书生心神稍安。
把几卷孙老先生交给他,有待抄录的书册堆在案上。
沈言目光灼灼。
此刻无人注视,也终于可以,仔细研究下自身金手指了!
抬眼望去:
【技艺:书法(入门)】
【进度:(55/200)】
书法已然入门一小段距离,这必不是自己这个穿越者该有的水平,多半是原主,读书九载,遗留下了恩泽......托着下巴,沈言做出了判断。
随即,他的眉梢微微上挑:
“进度比之前......增加了1点。”
看眼面板,沈言在心中思忖。
“应是我刚刚写了那封信的缘故。”
这样一来,只要我执笔不停,继续练字,那书法技艺的水平,就会持续提高?
少年若有所思地提笔,蘸点墨汁。
当他在一面空白书页上,又抄下一百多字后,眉心识海内玺印轻颤,墨色面板上的文字果不其然,发生变化:
【进度:(56/200)】
只要练习,必有收获?
好家伙,就是一个“肝”字啊!
沈言下意识地一拍大腿。
啊,疼。
不过,少年咧下嘴,心中犹然欣喜不已。
穿越之前,他虽只是个大学生,没经历社会的毒打,可也知道,学技能有多不容易。
穷年累月,没有寸进,本就寻常。
现在有这样一个“肝”技能的面板辅助,又是何等的幸运!
一念至此。
沈言收起杂念,端正手腕,开始一笔一划,用心抄书。
而随着他一次又一次落笔,只要少年全神贯注,以心力推动,专注于书写——
往往每写出百来字,进度就会涨些。
也会于内心深处,给予他更多书法的经验和体悟!
点滴经验如涓涓细流,滋养身心。
沈言的脑海中,不时有灵感迸发,就恰似春草萌芽。
笔下文字,也愈发规整!
......
傍晚时分。
夕阳西垂,晚霞笼罩。
沈言舒展了一下酸痛的臂膀。
过程中虽不觉得,可一但停笔,便能发现,抄书也是桩辛苦事!
就以他手中这本,《杨文贞公文选集》为例。
这是本朝一位殿阁大学士所撰,内容囊括了这位旷世大儒,数十年间,游历四方、入朝主政、修水利、治民生、荡群魔、斩大妖等一系列事迹,也收录了其许多文章。
沈言边抄边读,颇感钦佩。
可落回到纸面上,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这套书,有足足二十五卷!
沈言抄的是首卷,上百页纸,共万余言。
抄写的时候,务须全程使用四平八稳的馆阁体。
字型大小不能有变化,排版需对仗整齐。
更重要的是,写出的小楷,还必须得清晰,美观,不能有一个错字、漏字,更不许涂改!
一但出错,整页纸便都要废掉,重新来过。
整日下来。
沈言只抄录完三千多字,勉强三分之一。
这样一卷书,他要抄上三四日,才堪称功行圆满。
可拿给抄书铺的孙老掌柜,也不过才得钱区区二百文。
一份润笔钱,也挣得不易!
然而。
这并非是他最大的收获!
沈言向昏昏欲睡的孙老先生辞行时,依旧眸光莹然,笑容不减。
在他的视线中:
【技艺:书法(入门)】
【进度:(87/200)】
随着面板进度一闪而逝,少年轻笑:
这才只是第一天而已。
只要日复一日地抄书,写字,那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必然可以,成为这龙场县境内,读书人中的书法第一!
据说精通文墨的刀笔吏、抄书匠,一天就能抄完一册万言书。
等自身书法进度突破,不知道可不可以?
......
回程途中。
拿着从孙老先生那里,预支来的二百文,沈言去了趟集市。
冬日粮贵。
龙场县夹在几座大山中间,又紧挨一条黑水河,原本物产丰富。
可连年歉收,当地的贫苦人家,想吃糠咽菜都并不容易。
又逢冬日,万物肃杀。
更没有鲜活的野物鱼虾可吃。
沈言咬牙,只买了够吃十几日的陈麦和酱菜,一下子,就把新得的这二百钱给花去大半!
“龙场居,也大不易啊!”
他半开玩笑地叹了口气。
......
之后三日,沈言自清晨起,便要去集贤堂书坊抄书。
第四日中午。
抄书铺。
“书法的进度,肝得差不多了。”
沈言无声咕哝着,挥笔抄下某篇针砭时弊文章的最后一句。
他现在抄的,已然是《杨文贞公文选集》的第二卷。
这卷字数少些,大略还只剩下二、三千字。
也不知道,书法进度一但有所突破,能不能在今日把这卷书抄完?
而就在少年笔耕不辍时——
“两位先生,这块儿能不能,帮我写个信?”
抬起头。
映入沈言眼帘的,是位粗手粗脚、力工装束的中年汉子,言语间,表情多少有些拘谨。
“孙老?”
“唔!”
摇椅上的老学究,连眼睛都不曾睁开一下:
“你来写好了,按规矩,一封十文,都归你。”
还有这种好事?
沈言失笑:
“学生却之不恭。”
转过身来,他将信纸铺开,笔墨备好,面向那位求人代写书信的力工:
“足下要写什么内容?多少字数?”
“多少字都行。”
中年汉子一时紧张,断断续续地开口:
“就是写给我爹,报平安,活着到了这边,得跟给他老人家说一声。”
“好。”
再问过几个问题。
沈言点点头,起笔,落笔,在纸上飞快地写出半封家书。
不过,写到一半,少年却忽地停笔。
一个墨点滴在信纸上。
“啪啦!”
愣了片刻,沈言眼疾手快,将信纸攥成一团。
“哎,你这小先生,怎么把我的信给揉了?”
“这张写坏了。”
沈言笑笑,语气不紧不慢道:
“劳烦稍等片刻,我这就重写一封。”
而就在他话音出口的同时,一连串银钩铁画的文字于白纸上勾勒出来,笔酣墨饱,少年的动作似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还没等到那位急着报平安的中年汉子反应过来,一封二百余字的家书,已然写完了。
“嗯,好字啊!”
许是这边出了动静。
不知什么时候,孙老掌柜慢悠悠地挪了过来。
只一眼,便看到了这封新鲜出炉的家书。
稍加端详,这位老学者,老童生,更是啧啧称奇:
“这字写得真好!
“力透纸背,矫若游龙,才这几日功夫,小沈你的书法,就已经胜过我这老头子了!”
沈言拱手含笑:
“孙老先生过谦了。”
而在他的瞳孔中,墨色面板如一缕流光闪过:
【技艺:书法(小成)】
【进度:(1/500)】
【效用:双手灵活,左右开弓,行楷并重,笔走龙蛇,书写文字如浑然天成。】
书法小有成就,效用果然不凡!
就在适才那个瞬间,沈言心有所感。
随着书法技艺的提高,他对于其中意境的体悟,也骤然深刻了不少,隐约间,似有几分顿悟之意!
更重要的是,他的左手变得极灵巧。
仿佛多了十数年锻炼下来的经验,若然提笔,沈言有自信,能使左右手一般无二。
这也太过神奇!
“哎呀呀,真是好字!”
孙老掌柜依旧赞叹不已。
这番举动,反而吓到了那位力工。
中年汉子迟疑着,从孙老先生手中接过书信:
“我又不识字,谁知道有没有你们说的这样好......嘶!”
信纸上,文字极为整齐,而一勾一划之间,自有一股雄浑气势扑面而来,令人下意识地心神摇曳。
“如何,可是好字?”
孙老掌柜笑眯眯的。
“这......好是好。”
中年汉子一时踌躇:
“可不许加钱!”
“自然不会多收足下一文。”
沈言坦然道。
毕竟,一封书信,区区一二百字,顷刻间写好,又能值几个钱?
目光落在没抄完的那卷《杨文贞公文选集》上,少年不动声色地抿了抿唇。
小有所成、笔走龙蛇的书法,用来抄书,该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