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强是被一股刺鼻的煤烟味呛醒的。
他下意识伸手摸向床头柜,却触到一片粗糙的水泥墙皮。指尖传来的刺痛让他瞬间清醒,睁开眼时,斑驳的绿漆墙面上还留着用粉笔写的算式——那是他昨晚临睡前推算的期货套利模型。
不,等等。
李大强猛地坐起身,后脑勺重重磕在双层铁架床的上沿。生锈的弹簧在他身下发出尖锐的哀鸣,混着窗外此起彼伏的自行车铃声,像把钝锯子来回拉扯他的神经。
“小兔崽子还装死?给我滚出来!“
木门被踹得砰砰作响,门缝里漏进的冷风卷着煤灰在阳光里打转。李大强盯着门后挂着的蓝布工作服,左胸口的“红星钢铁厂“红字已经褪成暗褐色。他突然想起这件衣服,是十六岁顶替母亲进厂时,父亲用半个月肉票换的崭新工装。
但现在他应该躺在2023年互联网大厂的ICU里。连续加班七十三小时后,心电监护仪的警报声成了记忆最后的残响。
“哥!快开门啊!“带着哭腔的捶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那声音稚嫩得陌生,却像根钢针直刺太阳穴——是妹妹小雨,可小雨明明三年前就......
李大强踉跄着扑向五斗橱上的圆镜。镜面裂痕将他的脸割成扭曲的碎片,但依然能看清那张属于十九岁的面孔:下颌没有熬夜爆痘留下的疤痕,右眼尾那颗痣还在,甚至头发都浓密得让他想哭。
“1980年3月17日“
糊墙的《人民日报》头版日期灼痛了他的瞳孔。头条标题《为四个现代化贡献青春》下方,油墨印着的铅字正在渗出细小的汗珠——不,是他自己的冷汗滴在了报纸上。
门外突然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
“小雨!“李大强扯开插销,迎面撞见跪在地上的少女。她裹着明显大两号的军绿棉袄,怀里紧抱的搪瓷盆里晃出几滴乳白色液体。盆底印着的向日葵图案缺了片花瓣,那是他亲手用焊条烫坏的——为了给妹妹当存钱罐。
“哥,我、我去奶站求王婶赊了半斤牛奶......“十五岁的小雨仰起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咧开笑容,“你被保卫科抓走那天发高烧,妈说喝这个补身子......“
李大强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记忆如开闸的洪水倾泻而出:三天前,他用食堂发的二十张细粮票换了包大前门香烟,想托人给咳血的母亲弄瓶枇杷露。保卫科在更衣室抓现行时,那包烟就藏在这件工装的内兜里。
“爸去车间主任家赔罪了。“小雨突然压低声音,从棉袄夹层摸出个报纸包,“这是我在煤堆捡的,哥你拿着......“
展开的报纸里躺着三枚沾着煤灰的硬币:五分、贰分、一分。李大强喉头猛地发紧——前世妹妹车祸去世后,他在她枕头下发现同样的纸包,里面的八毛六分钱被她用铅笔写着“给哥娶媳妇“。
走廊尽头突然传来熟悉的咳嗽声,混着铝制饭盒的晃动声。小雨触电般跳起来,把搪瓷盆往哥哥手里一塞:“千万别让爸看见!“说完就像只受惊的麻雀消失在楼梯拐角。
李大强站在弥漫着白菜炖粉条味的走廊里,看着对面门框上褪色的“光荣之家“铁牌。204室的门吱呀开了条缝,邻居周晓梅探出半个身子,她蓝格棉袄领口别着的团徽闪了一下。
“大强,“这个总爱借他《数理化自学丛书》的返城知青压低声音,“六车间刘师傅说,今晚七点后巷......“她突然噤声,目光落在李大强身后。
铸铁饭盒砸在水泥地上的巨响震得人耳膜发疼。
“老子还没死呢!“父亲李德昌的咆哮裹着浓重的酒气扑面而来。这个曾获得“炼钢标兵“称号的七级钳工,此刻正佝偻着背靠在霉迹斑斑的墙面上,工装前襟沾着呕吐物的污渍。
李大强下意识后退半步。前世父亲肝癌晚期时也是这样,在病床上用枯枝般的手指着他骂:“投机倒把的混账......“
“啪!“
沾着机油的巴掌结结实实甩在脸上时,李大强反而笑了。火辣辣的痛觉如此真实——不是ICU里的幻觉,不是临终前的走马灯,那些在深夜里折磨他的悔恨,真的有了重来的机会。
“还笑?“李德昌揪住儿子的衣领往墙上撞,“全厂通报!老子的脸......“
咳嗽声突然从屋内传来,像是破旧的风箱在苟延残喘。李德昌的手蓦地松开,转身冲进房间的动作快得不像个酗酒者。李大强摸着红肿的脸颊跟进去,看到母亲赵秀兰正蜷缩在铺着化肥袋的木板床上,手里还攥着件没补完的工装。
“药......“母亲青紫的嘴唇翕动着,枕边的哮喘喷雾罐早已空了。墙角的蜂窝煤炉上,熬着中药的砂锅正发出噗噗声响,苦味里混着某种熟悉的腥甜——是血,李大强突然意识到,前世母亲就是在这个春天咳血而亡的。
李德昌颤抖着去掏裤兜里的劳保医疗证,却带出个扁平的酒壶。铝制酒壶砸在水泥地上的脆响中,李大强弯腰捡起医疗证,内页夹着的X光片显示着触目惊心的肺部阴影。
“抚顺矿务局医院1980年3月诊断“
病历本上的钢笔字迹突然扭曲起来。李大强狠狠咬住舌尖,铁锈味在口腔弥漫。他转身看向五斗橱上的半导体收音机,黑色塑料外壳裂了道缝,正播放着《祝酒歌》的欢快旋律。
“哥!“小雨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把个温热的搪瓷缸塞到他手里,“王婶说牛奶要趁热......“
李德昌突然暴起抢过搪瓷缸,乳白色液体泼在糊墙的报纸上,将“解放思想“四个字晕染成模糊的污渍。“喝什么喝!这兔崽子......“
咳嗽声再次打断了他的怒吼。赵秀兰枯瘦的手死死抓住床沿,指节泛着骇人的青白。在父亲慌忙去扶母亲的瞬间,李大强瞥见小雨正蹲在地上,用抹布偷偷蘸取泼洒的牛奶。
他冲出家门时,周晓梅正在公用水池边洗菜。这个总戴着副断腿眼镜的女知青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朝厂区西墙努了努嘴。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写满“大干一百天“标语的围墙上。
当李大强翻过堆满焦炭的矮墙时,怀里的报纸包发出细微的金属碰撞声。三枚硬币,半包皱巴巴的大前门,还有小雨偷偷塞进来的粮票——用作业本纸包着的五斤全国粮票,边角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太阳。
后巷废料堆旁,几个黑影正在黄昏中吞吐烟头。为首的老头拄着枣木拐杖,呢子帽檐下露出半截狰狞的刀疤。当李大强摸出那包香烟时,老头突然笑了,缺了门牙的嘴像口幽深的矿井。
“红星厂的小崽子也敢来鬼市?“拐杖重重敲在生锈的钢锭上,“知不知道规矩?“
李大强指向老头别在腰间的晶体管收音机:“上海144型,上个月才投产。“在对方错愕的目光中,他又掏出那五斤全国粮票,“换你那个残次品,再加二十斤地方粮票。“
拐杖猛地抵住他咽喉时,李大强闻到浓重的旱烟味。但他只是盯着老头腕上的梅花表——表盘裂了道缝,和三十年后他在拍卖行见过的那只一模一样。
“六爷,气象台说明天有暴雨。“他舔了舔开裂的嘴唇,“您库房里那批积压的油布伞......“
暮色中突然响起尖锐的哨声。几个黑影瞬间作鸟兽散,六爷的拐杖却依然纹丝不动。当穿着藏蓝制服的市管队员冲进巷口时,老头突然咧开嘴:“小子,你要是诓我......“
“诓您就让红卫兵把我爸游街。“李大强脱口而出的刹那,忽然意识到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有红卫兵。但六爷已经把他拽进旁边的砖垛后,枯枝般的手指在他掌心写下个地址。
当李大强攥着换来的二十五斤粮票狂奔时,背后传来市管队的呵斥和六爷沙哑的笑声。他翻过围墙时,裤脚被钢筋划破的伤口火辣辣地疼,但怀里那个晶体管收音机硌着胸骨的触感如此真实。
筒子楼亮起的零星灯光中,他看见自家窗户上晃动着人影。父亲暴躁的吼叫隐约传来,混着妹妹的啜泣和母亲断续的咳嗽。李大强摸出那包被压扁的大前门,就着厂区探照灯的光看清烟盒上的字样——“国营郑州卷烟厂出品“。
远处铁轨传来火车的汽笛声,1980年3月17日的晚风掀起他汗湿的衣襟。李大强对着手掌哈了口热气,开始盘算明天要去火车站囤多少把伞。这个动作让他想起三十年后在陆家嘴写字楼里,对着K线图做空铜期货的夜晚。
但此刻他口袋里只有八毛六分钱,还有张写着“铁路医院孙瘸子“的烟盒纸。别在腰间的收音机突然响起新闻播报:“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