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管——传输食物

食管是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连于咽,沿脊柱椎体下行,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通入胃。依食管的行程可将其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食管主要由环节肌层(内层)和纵行肌层(外层)组成。这两种肌肉的收缩蠕动,迫使食物进入胃,故食管的主要作用是向胃内推进食物。

一、解剖结构

食管是输送食物的扁圆形肌性管道,位于脊柱的前方。上端于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与咽相接,下端穿过膈肌于约第11胸椎左侧与胃的贲门口相连,全长约25cm,从中切牙至食管末端的长度约40~42cm。

食管的黏膜湿润而光滑,呈粉红色,下段食管黏膜略呈浅灰色。黏膜上有7~10条纵行皱襞,凸向内腔,有助于液体下流。

食管的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界于黏膜与肌层之间。其中含有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和食管腺等。

食管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厚约2mm,二层之间夹有弹力纤维,食管上段的肌层属横纹肌,其后方缺乏纵行的肌纤维。在食管的两端环行肌较为发达,类似括约肌。食管中段是横纹肌与平滑肌混合存在的区域,食管下段全由平滑肌组成。食管的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富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另外,食管还有3个生理性狭窄,由相邻结构压迫形成,如图1-2所示。

图1-2 食管解剖图

第1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m,由环咽肌压迫而成,环咽肌在临床上称为食管上括约肌。

第2狭窄在食管入口以下7cm处,位于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之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或第4、5胸椎体之间的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

第3狭窄位于食管经膈处,距中切牙约40cm,围绕食管的膈肌纤维临床上称为食管下括约肌。临床上要想将器械经食管插入胃,了解以上数据是很重要的。

二、食管的功能作用

食管属于肌性管道,具有收缩蠕动功能,迫使食物进入胃,故其主要作用是向胃内推送食物。

三、常见食管疾病

(一)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低。这种地域性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因素。

防治方面,除了对因对症治疗外,还应该改变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① 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抬高15~20cm。

② 避免睡前2h内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

③ 注意减少一切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

④ 应避免进食使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的食物,如高脂肪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等。

⑤ 应戒烟及禁酒。

⑥ 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乱服药物产生副作用。

(二)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指食物从口腔至胃、贲门的运送过程中受阻而产生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停滞感觉。对于吞咽困难患者临床医师必须重视,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吞咽困难必须与假性吞咽困难相区别。所谓假性吞咽困难是指并无食管梗阻的基础病变,仅仅是患者自觉咽部、胸骨后有异物堵塞感,但往往不能明确指出具体部位,且进食流质或固体食物均无困难,这类患者常伴有神经症的其他症状。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最常见症状,对任何有吞咽困难者,必须及早明确病因。

(三)食管肿瘤

食管的良性肿瘤有很多类型。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食管肿瘤,可为多发性,但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最常见食管恶性肿瘤是鳞状上皮癌,其次是腺癌。其他的食管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和转移性癌。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有地区性分布、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人易患。

做好预防工作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的根本措施。从病因学、发病学和临床医学演进的观点出发,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即病因学预防,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的根本途径。主要包括:

①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减少吸烟,减少饮烈性酒,不吃过烫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

② 不吃发霉的食物,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少吃或不吃酸菜。霉变的粮食含有多种致癌的毒素,积极开展粮食的防霉去毒工作非常重要,特别应宣传家庭储粮防霉的重要性。

③ 常服用维生素C,可以减少胃内亚硝胺的形成。

④ 积极治疗食管疾病。患食管炎、白斑、息肉、憩室、贲门失弛缓症等,由于组织学改变、功能变异、局部受刺激,容易恶化形成癌症。一定要密切观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积极治疗。

⑤ 生活在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平时有食用酸菜、饮酒等习惯,近期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应尽快进行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以便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四)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局部向肠腔外突出所形成的囊袋状物。按其结构特点分为真性憩室和假性憩室,前者憩室壁具有食管管壁的全层结构,后者仅具有相应部位管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结构。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其饮食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