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五代:海纳百川的胸怀(这就是中国历史)
- 何孝荣主编
- 1352字
- 2025-04-16 14:35:51
隋文帝建国
公元541年7月21日的这一天,传说一位孕妇在般(bō)若(rě)寺诞下一名男婴,顿时“紫气充庭”,她将男婴抱起,发现男婴脑袋上仿佛长出了犄角,身上长出了龙鳞,她害怕极了,失手将婴儿掉在了地上。这时有一个路过的尼姑对她说:“这个孩子可不是凡人,你不能把他放在凡间养。”于是这个孩子被家人送至庙里抚养,一直长到十二岁才回家。这个孩子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
◆知识链接
北周
北周处于南北朝时期,是由西魏显赫的宇文世家建立的。因为地处北方,所以被称为北周,亦称后周或宇文周,逐渐统一北方。
杨坚的家世不同寻常,他在仕途上也一帆风顺。他出身于关中德高望重、军功显赫的家庭,他的四世祖杨元寿曾是北魏武川镇司马,他的父亲杨忠位列西魏十二大将军,又为宇文家族建立北周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隋国公”。
天和三年(568年),杨坚的父亲因病去世,杨坚继承了父亲的官爵。后来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周宣帝正后,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一路顺风顺水的仕途并不意味着他能心安理得地坐稳位置,杨坚奇特的长相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为什么说他的长相奇特呢?主要有五奇:第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地方隆起直到头顶;第二,下颌很长而且突出;第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第四,手掌心的掌纹如同“王”字;第五,上身长,下身短。在今天的审美看来,这种长相实在难为雅观。

但是在杨坚所生活的那个时期,这是帝王之兆,是帝王之相。奇特的长相使杨坚常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觉,齐王宇文宪曾对周武帝说:“杨坚相貌非常奇怪、可怕,我每次见到他都被吓得失了仪态,恐怕他不是甘居人下的人,劝您还是早点把他除掉吧。”周武帝本就对杨坚不满,加上宇文宪这样说,更加怀疑。好在有一个叫来和的大臣对周武帝说:“杨坚这个人绝对可靠。”加上周武帝派去监视杨坚的赵昭又是杨坚的好友,杨坚才得以逃过一劫。但这种经历让杨坚感到惴惴不安,必须夺取皇位才能保自身安全,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该怎么办呢?周宣帝即位后,他主动提出自己想要外出带兵,这可把周宣帝高兴坏了,连忙把他任命为亳(bó)州总管,眼不见心不烦。
此时的北周,虽然在灭北齐后国力十分强盛,但是周宣帝沉迷酒色,不事朝政,奢侈残暴,后来直接将皇位传给年仅6岁的儿子——周静帝宇文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终日消遣玩乐。但没想到周宣帝第二年就去世了,死时只有二十二岁。周静帝宇文阐即位之后,杨坚做了丞相,以外戚的身份控制着北周的政权。这一下子引起了宇文家族的不满,纷纷发动叛乱。而杨坚在此时表现出了过人的果敢机智与军事才能。他先把北周宗室的五王(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和滕王宇文逌)骗到长安杀掉,然后在韦孝宽、王谊与高颎(jiǒng)的帮助下,平定了相州总管尉迟炯、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和益州总管王谦等人联合发动的叛乱。消灭了这两个强劲的政敌,为杨坚登上帝位奠定了基础。

最终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下诏禅位于杨坚,称其“众望有归”,杨坚假意推辞后接受了禅让,登上了皇位,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隋文帝,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定都大兴城(今西安),隋朝正式建立了。
隋朝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华夏大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南方的陈朝与漠北地区的突厥仍然割据一方。于是从这时起,隋文帝杨坚便真正开始了他谋求统一、平治天下的王朝大业。
